(' 第604章 离谱,股价跌至5港元每股!
但如今东亚银行的局势,大山实在是有种有力使不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力感。
除非得到外部势力的帮助,比如老板的另外一家企业置地集团。
身为置地集团金融项目的高层管理者,他对置地集团当前的财务状况了如指掌,自然清楚集团资金雄厚、运营稳健。
以置地集团的实力,出手拯救东亚银行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
要知道,东亚银行当前面临的困境,仅仅是部分资金因贷款发放出去而暂时无法回笼,并非背负了数十亿的巨额债务。
因此,即便置地集团出资援助东亚银行,也不会承担任何风险,反而还能从中获取利息收益。
但是,老板已经表示过,暂时不考虑将旗下公司的资金业务转移到东亚银行来。
所以,大山如今面对这种局势也无计可施,只能期待能够从老板这边看看能否有新的转机,又或者能争取到哪怕一丝更为灵活的助力可能。
然而,林浩然却是笑了笑。
挤兑潮对他而言,根本不是一个什么难题。
以他如今的财力,直接从置地集团那边暂时调动个三十亿进来,东亚银行的挤兑潮危机便能迎刃而解。
至于客户都跑光,更不是什么问题。
只要他把置地集团、港灯集团等公司的资金业务都转进来,那么东亚银行便能够过得很滋润了。
再加上郭河年那边也承诺可以在必要时候将汇沣银行的业务转移到东亚银行来,所以林浩然心里早已然有了十足的底气。
汇沣银行作为香江金融业的霸主,他短期内的确很难让东亚银行直接在整体实力上超越。
但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先稳住东亚银行当下危机四伏的局面,再逐步图谋发展,也未尝不能在这复杂的香江金融棋局中闯出一片新天地。
客户而已,即便如今跑了,以后也能回来,这些都不是问题。
至于那在背后推波助澜的不明势力,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肯定是汇沣银行在背后搞的鬼罢了。
“大山先生,你就照我说的做,接下来这段时间,你们核心任务就是全力应对客户挤兑潮,能挽回多少客户就尽量挽回,真的要提现也尽量给人家办好,把我们的服务做好,别的不必分心去管,我已经另有筹谋布局。”林浩然笑着说道。
稍作停顿,他接着吩咐:“你即刻以东亚银行的名义对外发布一份正式公告,内容就是即日起,李富书、李国斌等人不再担任东亚银行任何相关职务。
公告发布后,要迅速扩散传播出去,尤其重点在股市那边发力,你亲自打电话去和四大证券交易所沟通协调,请求他们把这份公告张贴在证券交易所最醒目的位置,务必让所有投资者都能第一时间看到!”
林浩然心中明白,汇沣银行一心想要置他于死地,那他何不借势而为,主动制造一场“风暴”。
如此一来,下午东亚银行的股价必然会如断线风筝般一泻千里。
毕竟,在这银行风雨飘摇、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李富书这样被外界视为灵魂人物的角色却选择“离场”,这对市场信心以及东亚银行的打击,简直如同雪上加霜,其严重程度不言而喻。
而对他而言,若想在短时间内以轻松且低代价的方式将东亚银行私有化,这无疑是个绝佳契机。
股价跌得越狠,他私有化所需付出的成本自然就越低。
所以当下,他不仅不会采取任何稳住股价的措施,反而要顺势推波助澜。
虽说这般操作隐隐有操纵股市之嫌,但一切不过顺势而为,皆是基于当下局势作出的现实考量罢了。
反正一切的源头都是汇沣银行,股民们怎么也不可能怪到他头上来。
见老板如此说,大山选择听从老板的。
虽然他不明白为何老板不仅仅不救市,甚至是还要在这看似火上浇油的节骨眼上做出这般惊人之举,但是这既然是老板的选择,他也只能选择无条件信任与执行。
“好的老板,我会按照您的吩咐,尽量去做到最好,如果您没有其它事情,那我就先下去主持工作了,现在各大分行排队取现的客户越来越多,我怕会出乱子!”大山神色匆匆地说道。
突如其来的挤兑潮,让整个东亚银行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比如有些分行的现金储存量不足,需要从其它银行调动;
比如比如部分员工面对汹涌的挤兑人群,心理压力过大,出现了操作失误和情绪波动,导致服务效率降低,客户不满情绪滋生;
再比如,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趁机大肆渲染东亚银行的困境,制造恐慌氛围,使得更多听信流言的储户加入到挤兑队伍中来。
所以,大山作为如今东亚银行的临时执掌人,所要应对的难题远不止资金调配和客户安抚这么简单。
林浩然微微点头,目光中带着几分安抚:“去吧,大山,稳住局面,一切按计划行事,若有突发状况,及时向我汇报。”
大山得到老板的回应,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
等大山离开之后,林浩然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到下午一点钟了。
也就是说,午休即将结束,股市即将再次开盘了。
东亚银行这边,暂时也没有他什么事情,有东亚银行原本留下来的高管团队,以及置地集团那边过来的团队,他倒是不担心会出什么大乱子。
留下来的那些东亚银行高管,林浩然也看过了他们的忠诚度,基本在七十多到八十多之间,都是可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