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兵皇

第十一章一统六国的战略方针(2 / 2)

失去嫪毐的赵姬,本就鬱鬱寡欢,如今又听说吕不韦也死了,想到与他共度的几十年风雨,已是痛不欲生,最终在有心人的引导下,也饮鴆自尽。

嬴政重掌大权,踌躇满志。

其后,虽然秦王政听从秦国贵族所言,下了《逐客书》,逐出六国食客,但被李斯的《諫逐客书》所劝阻,其后他还是重用了尉繚、李斯等人。

秦王嬴政政掌权后,第一个就是封熊俊为上將军,任用尉繚和李斯等人,积极推行统一战略。

嬴政上早朝,与眾位大臣商议,秦国灭六国的第一次会议。

“眾位卿家,天下即將大定,对於六国战事,大家有何见解?”一番礼仪后,嬴政开口问。

“灭诸国,成帝业,为天下一统。”丞相李斯站出来道。

“如何统法?该先攻那国?”嬴政再问。

“大王,六国皆弱,已无抗秦之力。微臣諫,由近及远,先取赵国、魏国、韩国,再取燕国、楚国、齐国.方可一平天下。”相国昌平君站出来諫言。

“不。赵乃强国,虽长平战落,却也不是说灭即可灭之。六国无力抗秦,如强行灭赵,怕会適得其反,让六国联合统一战线。”熊俊站出,摇头否决道。

“熊上將,觉得当如何?”嬴政望向熊俊问。

“第一,灭韩国。”熊俊斩钉绝铁道。

“灭韩国,何解?”嬴政再问。

“韩国的实力在六国中最弱,但地理位置却是秦国统一道路的最大障碍,不拿下韩国何以出兵?”熊俊道来:“攻韩可探其他几国的態度,以及验证他们的外交策略,可更换的找到出兵的理由。”

“嗯,那就先攻韩国。”嬴政点头赞同。

“大王,相国所言有理,熊將军諫言可行。我们可以来个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秦国国尉尉繚站出,抱拳道。

“如何个笼络燕齐,稳住魏楚呢?”嬴政望过去问。

“以秦国的强大,诸侯好比是郡县之君,我所担心的就是诸侯『合纵』,他们联合起来出其不意,希望大王不要爱惜財物,用它们去贿赂各国的权臣,以扰乱他们的谋略,这样不过损失三十万金,而诸侯则可以尽数消灭了。”尉繚將心中所想道来。

一番话正好说到秦王最担心的问题上,秦王觉得此人不一般,正是自己千方百计寻求的人,灭六国不可缺少之人之一。

“好。如此甚好。那么此事交於你与丞相去办。攻韩之事,就有熊將军掛帅,王翦辅之,李信、王賁、章邯三人掛先锋军,领军十万一举拿下韩国。”嬴政朗声下令。

“臣等领命。”眾位將军齐声领命。

“笼络燕齐,稳住魏楚之事,就全权交予国尉尉繚与丞相李斯处理。”嬴政又道。

“臣等领命。”李斯与国尉尉繚应声领命。

“大王,攻韩,不难。只需我与王翦將军,共同领兵五万,进攻南阳,方可一战定韩。”熊俊諫言道。

“好。灭六国,全权由熊元帅决策,寡人定全力支持。待战机到来,元帅可自行决策领兵出征,但出兵得有封口理由,此定要能站稳脚跟。”嬴政点头道。

“领命。”熊俊对嬴政抱拳道。

一番商议,最终得出了这么个决策,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先攻韩国,再灭赵国,然后是灭魏、楚、燕、齐四国。

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九月,秦国再次挑起上党郡爭论,藉机以此事由出兵。

秦国大军围了上党郡,韩国害怕被秦所灭,无奈向秦国求和,便將上党郡割让於秦国。

可上党郡太守不愿归顺秦国,有一名为冯亭之人,便提出將上党郡交予赵国,引发秦赵大战,藉此保全上党。

秦国旧事重提,熊俊以此为由,怒责韩国是看不起秦国,率领五万军兵,开拔向南阳进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