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之系列

第885章(2 / 2)

就在皇帝既愤恨又无奈之时,看到了守在床榻边的公主。他似乎有所意动,又犹豫不决。在夜深人静之时无意识地向身边的大太监说出了口——“若是某事,身边人皆牵扯其中,无人可信也无人可答,该如何是好?”

福安似乎是无意间给出了个回答——“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既然局中人不能解答,干脆就找个外人吧。”这话是不是有意的,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指使的,谁也不得而知,只是皇帝听后精神一震,选中了个局外人,便是裴德音的父亲——大儒裴观。

裴观年轻时和尚在潜邸里不得宠的皇帝颇为交好。等皇位坐稳后,皇帝也有意拉拢裴观。但裴观的志向是在育人教书,皇帝也喜他淡泊明志,也觉得有这么一位饱学之士为大晟朝培育栋梁之才确实不错,便下旨嘉奖了裴观。这也是裴观名声鹊起的最大原因。而且裴观学识渊博、见识不凡,朝中不少官员都是他的学生,他对朝局肯定有所了解,却也和朝政少有牵扯,正是皇帝解惑的最佳人选。

会面的地点还是在京中的秘密据点之内。裴观接旨时万分震惊,他有自己的消息来源,想到小女儿和女婿被认定为长公主的人,此刻又得皇帝秘密召见,怎么想都觉得有些微妙。他的妻子和小女儿自然会有家书来往,只是局势不明,为了避嫌,他不让妻子多给小女儿去信。他相信以小女儿的聪慧会明白当爹的苦心。果然这一年多小女儿也不过只有寥寥几封来信。其实他不知道裴德音不来信着实是因为要么太忙,要么太揪心,压根没时间去信。

皇帝并没有直接开口求助,天子的颜面也不允许他这么做。他拐了个弯,借口富家翁为子嗣继承问题担心,长成的儿子们不孝无能,幼子中到有一两个显出聪慧,只是年纪让人不安。这般明显,裴观如何应对?他暗中仔细观察了皇帝说话的神色和语调,说到幼子时口气和神色均有欣慰之意,可见皇帝心中的天平倾向幼主继位,却又担心主弱臣强的局面。

裴观瞬间想了很多,言语却不敢放肆,只是顺着皇帝的意思回道——找个忠心辅臣。不过这也是难事,即使现在忠心,但也不能保证永远忠心。果然皇帝开口说,下人们心怀鬼胎,亲戚们各有算盘,都不是最佳人选。然后皇帝话锋一转,很突兀地说起了在民间听到的女子掌家护家的故事。

须臾间裴观福灵心至,想到了自家小女儿和女婿,更是联想到长公主,斟酌着开口回道——不失为好主意。他猜测皇帝的心中所想和绝大部分人一样,女人只要不出嫁就是属于本家族,让女人替家族掌权,即使做大做强,也不怕女人会篡权,因为这世道便是如此,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没有丈夫和儿子的女人,只能听令于家族和父亲。再如何有本事,将来所得也只会归于家族的男性继承人。但凡有点异心,宗族不会同意,世道不会同意,读书人不会同意,天下人都不会同意。翻不了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