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夫跟二姐顾清是姐弟恋,属于“女大三,抱金砖”。
他的亲儿子才五岁,只读幼儿园。
顾二姐一家过来了,陈宝珍高建国夫妻俩带着女儿回去了,让他们一家子团聚,秦瑶站起身,指使顾呈出门买肉,二姐一家来了,总得好好招待。
顾呈点了点头,正要直接出门,又想起自己身上的套头衫,他揪了一把衣领,回房间换了身旧军装出门。
顾呈淡定道:“不用,我来做饭,我知道该买什么,用不着老妈子操心。”
“老妈子说的就是你。”顾呈大步走出门,二姐夫在后面追上去,陪小舅子去买肉。
铭铭是个自来熟,叽叽咕咕爬到大表哥的身边,嗯嗯啊啊跟他比划说话。
他的回应让小铭铭十分高兴,小话痨逮着大表哥使劲儿说,画面就像是调戏良家妇女。
说罢,她跟秦瑶转移话题去说别的,儿子不愿意多看一眼。
她弟弟结婚之后是越活越年轻了……
“最难忘的?你说最难忘的……就我一个队员跳伞……他……”
“就村里的那种露天旱厕你知道吗?”
“对,他正好掉里面了,我们好多人捞,才把他捞出来。”每次想到这件事,顾二姐一言难尽,这件事恐怕她能记一辈子。
“你会写书?还是个大作家?能不能让我看看你写的东西?”
她半开玩笑道:“要不你也给我写个自传?”
让秦瑶凭空编个故事还挺难,要查很多资料,可如果只是写一个根据二姐经历改编为主角的爽文,那就不难了。
“你你你……你真能写?”顾二姐震惊住了,从小到大,她也见过不少文化人,课本上的名人也没少见,可她从来也没见过这种,说能写,她就真能写的人。
除去上面要求的宣传文章,秦瑶有一段时间没写小说了,七十年代能写的题材不多,很多都不能触碰,为了减少麻烦,秦瑶向来是“不熟不碰”,必须得深入了解了,她才写,至于别的想写的,不如留着八十年代再写。
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最忌讳写陈词滥调,她渴望新鲜的空气,哪怕写出来打发时间,也是一种乐趣。
“行。”顾清点点头,她又是诧异,又是惶恐,想到家里的几个顾姓男人,包括她爷爷,目前还活着,她爷爷跟其他家里几个爷爷叔叔的,嘴上天天扯着旧日的光荣经历……然而,家里第一个有“正经自传”的,竟然会是三十多岁还未到四十的她自己吗?
顾清心下汗颜,一个名叫谦虚的词蔓延上心头,觉得自己的过去完全不值得一提,还是谦虚点吧,“弟妹,不用写我的自传,给我用个化名,写个故事。”
“好。”秦瑶微微一笑,这对她来说并没有任何区别,写成故事,还能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秦瑶从来不嫌弃他做的难吃,都以“鼓励”为主,愿意下厨房的男人就是好男人,她光吃不叫唤。
顾二姐吃了弟弟做的饭菜尤为诧异,再见顾呈熟练地抱起两个儿子,脸上的神情更为诧异。
“我都没想到,我弟结婚后,还能是这么顾家的好男人,厨艺比你还好……”
儿子成成,大抵是两两相加的结果。
秦瑶想着顾二姐一家子千里迢迢过来,总不能让她吃这些个普通的菜色,应该让二姐一家子领略更多的异域风味。
在秦瑶看来,唯独少了几分剑走偏锋感,顾呈偏爱大众传统菜,顾及多种口味。
顾呈从小到大就吃机关大院的食堂,哪怕他的嘴挑,挑来挑去还是食堂菜,把食堂菜刻进了骨子里。
创新会有翻车,也会意外开拓新的菜谱。
岛上有华侨农场,从五十年代开始,六十年代,七十年代都曾有过好几批归国华侨,被安置在华侨农场,有的人出生在南洋国家,如今也在华侨农场生活,仍然保留了南洋风格饮食习惯。
像是国内其他沿海地区的华侨农场难以获得咖啡,岛上却是种有咖啡豆,秦瑶家里放
秦瑶尝试做了些虾酱虾膏,煮了两种咖喱,一种稀咖喱,一种偏浓稠的咖喱,用稀咖喱做咖喱萝卜牛肉,还尝试做了咖喱椰浆虾。
顾二姐尝了咖喱后十分捧场,她喜欢偏甜一些的咖喱,“这个用来拌饭好香。”
“二姐,来,自给自足做烤鱼。”海里捕捞上来的鱼,海腥味很重,烤鱼不用重料不好吃,但若是在烤鱼上浇上新鲜的柠檬汁,那就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清新的果酸味完美去腥,果香的味道,也完美遮盖了烤鱼的热气。
“弟妹,还有吗?我还想吃。”
过年时节家家户户都有糯米糍粑,秦瑶把糍粑切成小块,裹上黄豆粉,浇上红糖汁,院里的孩子争抢个不停,不仅孩子喜欢吃,大人也爱吃。
岛上最多的,还是鱼丸,新鲜的鱼肉便宜,部队里有专门的捕渔船,买鱼肉不要票,价格低,赶早去,能买到很新鲜的鱼。
秦瑶做了不少鱼丸,纯手工打制,冻在冰箱里,吃了一段日子,也没吃完,得亏顾二姐一家来了。
对顾呈来说,让他吃一条海鱼,已经是虐待他的胃;吃鱼丸,则是加倍的虐待,加倍的腥。
顾呈紧闭嘴唇,坚决不吃。
“我去烤,我不吃。”
“我要是你啊,我就庆幸自己身在天堂。”
秦瑶语重心长:“如果抵抗不了生活,不如坦然学会接受它。在海边,爱吃鱼,总比不爱吃鱼好。”
“你媳妇儿我重点培养你对鱼类的热爱。”
秦瑶笑着跟他打嘴巴仗,“抓到你一个把柄,要是敢惹我生气,就逼你吃鱼。”
“舅妈!舅妈好香香!”
“你舅妈好香,你舅舅就是狗屎运,出门踩着狗屎,才好运气碰上你们舅妈。”顾二姐非常嫉妒自家小弟,凭什么让他白捡一个漂亮老婆,这老婆又会做菜,她还有才华,天天在岛上过得是神仙日子。
咖喱从来都没有固定的配方,全凭各个家庭的喜好,很多华侨家里都会备着多种香料,以及石臼和石杵,手打香料做咖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