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瑶坐在家门口,细细地想自己的金手指,其他的年代文女主,类似白秋玲这样的,她有重生经验,靠着经验,摆摊赚钱,开厂卖服装,建立自己的品牌……发家致富做生意。
就这金手指,不开养殖厂太亏了,又是动物亲和好感度,又是“祝你好孕”的下崽生机,她开猪场得发大财。
猪本身下崽多,其实并不需要她的金手指,真正需要的,大概是那种个体繁衍艰难,濒临灭绝的品种,比如说大熊猫什么的……
秦瑶开始去县文化馆上班,她所在的办公室叫做文艺办公室,平日里没什么具体事物,全看上面的宣传安排,比如上面要求写什么方面的文章,他们就得按要求写,其他的没什么,灵活变动。
文化馆里有不少多才多艺的人,具体还有诗歌朗诵室,舞蹈室,手风琴室,歌唱室,很多年轻的男男女女,上班时间也不固定,全靠自觉,大部分人九点十点左右才上班,下午三四点下班,大把的时间练习文艺活动。
秦瑶来这里,被安排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分享创作《女民兵叶子》的心得体会”,一开始,只是在文化馆跟单位里的同事分享。
“习惯了就好,老张刚来那会儿,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他得意宝贝的不行,后来每次聚会总要念这首诗,在外一提到他,就说这首诗……现在再听人念这首诗,他就是一副死人样,说这诗写出来,只配拿去厕所擦屁股。”
许卢有个漂亮的女知青对象,两人谈两年了,还没有结婚,许卢在单位里说话风趣热情,跟谁都能说几句,是文化馆里的“顶流男明星”。
其他单位的年轻小姑娘,也喜欢找文化馆的人打听许卢,他的话剧很受人欢迎。
许卢很喜欢拍照,作为一个男演员,他的工资大半都花在了自己的身上,吃喝上他省吃俭用,穿衣打扮上花费必不可少,时鲜的料子总要穿在身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在文化馆很受欢迎,是这个时代的小镇“男明星”。
是女孩子们主动来跟他说话,又不是他去纠缠小姑娘?能跟文化馆的“男明星”聊天说话,那可是你的大福气。
“有对象了。”
“没有。”
……
秦瑶在文化馆低调上班,刚来一个月,也没把家里的两个孩子带过来,她在单位里把工作做好,回到家里跟沈桂香交替看孩子,顾呈回家,夫妻俩一起带娃,陪着两个小崽子玩游戏,日子倒是过得顺遂。
都是些说酸话的。
“你丈夫是军人吧,是不经常在家,但你不能乱来。”
——这些还是明面上的话。
“女人嘛,都这样,再漂亮的女的,都喜欢咱许老师。”
……
“我跟你只是正常的男女关系。”
许卢倒不是看上了秦瑶的美貌,而是喜欢秦瑶的身份,一个年轻结了婚的女人,丈夫工资补贴高,不着家,肯定很寂寞,能从她手里捞些钱。
可现在许卢花销越来越大,一个女人的供养已经不足以维持他的“英俊”,他又想买衣服买鞋子买皮带了。
许卢逮着机会,就对秦瑶“孔雀开屏”,自认为风流帅气,比得过秦瑶家里那个不着家的粗糙老男人丈夫。
“你们别误会秦瑶,我跟她真的没什么,别再说这些伤害感情的话,秦瑶她有自己的家庭,我也有我的对象,我跟我对象感情很好……”许卢主动跟其他人解释。
这个女文秘,叫蓝白玉,短发,最喜欢戴自己做的各种布艺发箍,长发必须要编辫子出门,齐肩短发则能披头散发,她喜欢戴发箍,不爱梳辫子。
蓝白玉则生得苗条漂亮,很多男人追求她,可她都没瞧上,只说还没遇上缘分,平日里最喜欢缠着许卢,问他跟他爱人黄明丽的恋爱细节,嘴里说着羡慕他俩之间的“美好感情”,总以打探许卢女朋友的借口来跟许卢接触。
其他不清楚几人关系的,总把蓝白玉误会成许卢的对象,蓝白玉为此窃
除了佳蕙和蓝白玉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小巧玲珑的娇俏妹子,生着娃娃脸,非常讨人喜欢,笑起来露出一对小虎牙的崔盈,也是许卢的拥护者之一。
佳蕙、蓝白玉、崔盈,这个三个女人,是许卢身边的“哼哈三将”。
许卢有了这“哼哈三将”还不满足,意图吸纳“秦瑶”这个野外分子,改组成为自己麾下的“魔家四将”。
另有对象的佳蕙跟他打闹,从来没有人说闲话。
“小蓝,你跟秦同志应该成为好朋友,我觉得你们很有话说,你多接触接触秦瑶同志,就能解除误会。”许卢给蓝白玉和秦瑶牵线搭桥,希望她们能成为融洽的好姐妹。
女人最不能嫉妒,只有不嫉妒了,几个女人才能和谐相处一家亲,好好地为同一个男人服务,许卢很佩服老祖宗发明了“女人善妒”这个词,就是用以来警告规训这些女人,千万不能互相嫉妒,要老实本分。
蓝白玉冷哼了一声,她对秦瑶满是防备,生怕秦瑶抢占了自己在许卢身边的位置。
在她看来,黄明丽虽然是许卢的对象,可她离得远,两人估计结不了婚;而佳蕙样貌普通,有个条件还不错的干部对象,只是一个人寂寞,爱跟许卢调调情,占占便宜罢了。
秦瑶虽然结了婚,可她有美貌,有身段,还年轻,还有一个不着家的丈夫,万一她跟许卢相处,彼此之间擦出了真正的火花,不管不顾了怎么办?
秦瑶:“我不掺和哄抬猪价。”
第一更
蓝白玉愣神,她不可思议道:“你说许卢是猪!”
她的脸上青青红红,秦瑶说他们“哄抬猪价”,这形容既犀利又精准,可许卢条件这么好,多难得的美男子,蓝白玉不相信秦瑶不迷恋他。
“别告诉我,难道你不喜欢吃猪肉?”蓝白玉用同样属于这个时代的播音腔质问道。
她的头上冒出三个问号,蓝白玉这下还神气上了,也是秦瑶不懂目前市场,在她成长的环境中,猪肉价格便宜,而六七十年代的人,个个都馋一口猪肉。
把许卢类比成猪,在蓝白玉看来,竟然不算是贬低,而是另一种夸奖。
“那头猪还得一心一意地对我好,我不要吃里扒外的猪。”
她跟秦瑶聊不下去了,这一来一回,总把许卢代入换算成猪,她受不了了,秦瑶还讽刺许卢是“吃里扒外”的猪。
秦瑶诚实分析道:“我就不扯别人,你不觉得给许卢拍照的那小汤模样生得更好?他只是不太会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