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四年的深秋,决定李自成一生成败的三大谋臣终于集齐。
李自成的大营驻扎在河南境内一片开阔的平原上。营帐连绵数里,旌旗猎猎,战马嘶鸣。中军大帐内,李自成正在听取各营将领的军情汇报。他左眼上蒙着一块黑布,那是去年在开封城下被陈永福一箭射瞎的伤痕。此刻,他仅存的右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案几。
"报——"帐外传来亲兵的通报声,"牛举人求见。"
李自成眉头一挑:"让他进来。"
帐帘掀起,一个身着儒衫的中年男子缓步而入。牛金星约莫四十出头,面容白净,一双细长的眼睛总是微微眯着,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他躬身行礼,姿态恭敬却不显卑微。
"学生牛金星,拜见闯王。"
李自成打量着这个前明廷的小官吏。牛金星原是宝丰县举人,曾在县衙任职,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奔义军。与其他粗犷的将领不同,此人言谈举止间透着读书人特有的文雅气度。
"牛先生不必多礼。"李自成示意他坐下,"听闻先生有治国良策要献?"
牛金星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纸:"这是学生草拟的《劝进疏》,请闯王过目。"
李自成接过展开,只见上面用工整的楷书写着:"臣闻天命无常,惟德是辅。今观天象,紫微移位,当有圣人出而抚万邦..."
这篇奏疏文采斐然,将李自成比作汤武再世,字里行间暗示其有帝王之相。李自成虽识字不多,但也能领会其中深意。他独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彩,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竹纸边缘。
"好文章!"李自成拍案称赞,"先生大才,我得先生如得孔明。"
牛金星立即起身长揖:"谢闯王,学生自当尽力辅佐闯王成就霸业。"
牛金星加入李自成的谋士团后。他深谙官场之道,很快就摸清了李自成的脾性。每次议事,他总能恰到好处地迎合李自成的想法,又不露痕迹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渐渐地,他在军中的地位日益稳固。
寒冬腊月,义军大营飘起了鹅毛大雪。牛金星裹着厚厚的棉袍,踏雪来到李自成的寝帐。帐内炭火正旺,李自成正在与刘宗敏等将领商议军务。
"闯王,"牛金星恭敬地行礼,"属下有一奇人要引荐。"
李自成抬头:"哦?何人?"
"此人姓宋名献策,江湖人称'铁口神算',精通天文历法,善卜吉凶。"牛金星眼中闪着精光,"更有一句谶语,专为闯王而作。"
李自成独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带他来见。"
三日后,一个身材矮小的男子被引入中军大帐。宋献策约莫五十岁上下,面容瘦削,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他身着灰色道袍,手持一柄铁算盘,走起路来算盘珠子哗啦作响。
"草民宋献策,拜见闯王!"他的声音沙哑却洪亮。
李自成打量着这个其貌不扬的术士:"听说你能窥测天机?"
宋献策咧嘴一笑,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不敢说窥测天机,只是略通阴阳五行之理。"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卷发黄的帛书,"这是草民夜观天象所得,请闯王过目。"
李自成展开帛书,只见上面用朱砂写着六个大字:"十八子,主神器"。
这本是钦天监就推算出来的天象,上一次就被用在李长风身上一回了,这些李自成等人自是不知。
"这是何意?"李自成皱眉问道。
宋献策上前一步,铁算盘哗啦一响:"回闯王,'十八子'合起来正是一个'李'字。'主神器'者,执掌天下也!此乃上天预示,李氏当兴!"
帐中顿时一片哗然。刘宗敏等将领面面相觑,眼中露出惊异之色。李自成独眼圆睁,手指不自觉地抚过左眼的伤疤。
"好!好一个'十八子,主神器'!"李自成突然大笑,声震营帐,"来人,赐座!"
从那天起,宋献策的这句谶语就像野火般在军中传播开来。士兵们交头接耳,都说闯王是天命所归。李自成的威望因此更上一层楼。
随着牛金星和宋献策的加入,李自成麾下形成了以李岩、牛金星、宋献策为核心的谋士团。这三人各有所长,却也暗藏矛盾。
李岩是举人出身,精通兵法政务。他主张"均田免赋",在占领区推行仁政,深得民心。这日清晨,他正在自己的营帐中审阅各地送来的文书,忽听帐外传来脚步声。
"李兄好雅兴。"牛金星掀帘而入,脸上挂着惯常的笑容。
李岩抬头,不动声色地将文书收起:"牛兄何事?"
牛金星自顾自地坐下:"听说昨日宋献策又给闯王占了一卦,说是三月内必破开封。"
李岩眉头微皱:"军国大事,岂能尽信术数?"
"李兄此言差矣。"牛金星眯起眼睛,"宋先生的谶语,可是让全军士气大振啊。"
两人正说着,帐外突然传来喧哗声。他们走出帐外,只见宋献策被一群士兵围着,正在表演占卜之术。他手持龟甲,口中念念有词,随后将龟甲掷于地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吉!"宋献策高声宣布,"天象显示,我军当向东南进军!"
士兵们欢呼雀跃,有人甚至跪地叩拜。李岩见状,脸色愈发阴沉。
"装神弄鬼!"他低声对牛金星说。
牛金星却笑而不语,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
崇祯十五年九月,李自成大军再次围困开封。城墙高耸,守军顽强抵抗,战事陷入胶着。
中军大帐内,李自成焦躁地踱步。左眼的伤疤隐隐作痛,提醒着他去年在此受挫的耻辱。
"报——"探马飞奔入帐,"黄河水位暴涨,堤岸已有溃决之象!"
李自成独眼一亮:"此话当真?"
宋献策立即上前:"闯王,此乃天意啊!'十八子,主神器',连黄河都要为闯王开路!"
李岩却面色凝重:"若黄河决堤,城中数十万百姓..."
"李将军多虑了。"牛金星打断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此乃天助我军,机不可失!"
李自成拍案而起:"传令各营,撤至高处,静观其变!"
三日后的深夜,惊天动地的轰鸣声震撼了大地。黄河大堤终于溃决,滔天洪水如猛兽般扑向开封城。站在高处的义军将士目睹了这一骇人景象,有人惊恐,有人欢呼。
宋献策跪倒在地,向着洪水方向连连叩首:"天意!此乃天意啊!"
牛金星则趁机进言:"闯王,此乃上天助您成就大业!当速取开封,以应天命!"
李岩站在一旁,望着被洪水吞噬的城池,眼中满是悲悯。他想说些什么,但看到李自成狂热的表情,最终选择了沉默。
洪水退去后,李自成大军轻松占领了已成废墟的开封。随后,他乘胜追击,接连斩杀明将傅宗龙、汪乔年,声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庆功宴上,李自成高坐首位,牛金星和宋献策分列左右,不断敬酒献媚。李岩却借口军务繁忙,早早离席。
回到自己的营帐,李岩取出《资治通鉴》,就着油灯细细品读。忽然,他长叹一声,将书卷重重合上。
"将军何故叹息?"副将问道。
李岩摇头:"牛金星精于逢迎,宋献策长于蛊惑,却无人真正懂得治国安邦之道。"
"不是还有将军您吗?"
李岩苦笑:"我一人之力,如何抵得过谗言媚语?你看今日宴上,闯王已被'天命'之说冲昏头脑。"
副将压低声音:"听说牛金星正在劝说闯王称帝..."
"时机未到啊。"李岩忧心忡忡,"我们现在虽连战连捷,但根基未稳。若贸然称帝,只会成为众矢之的。"
与此同时,在欢闹的宴席上,牛金星正凑在李自成耳边低语:"闯王,宋先生又占得一卦,说是'龙飞九五,当在甲申'..."
李自成独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手中的酒杯不自觉地捏紧了。他没有注意到,帐外漆黑的夜空中,一颗流星正划过天际,转瞬即逝。
尽管李自成集齐了李岩(战略)、牛金星(权谋)、宋献策(谶纬)三人,但——
李岩虽有才,却过于刚直,难改李自成暴虐之性;
牛金星精于算计,却只会逢迎,无治国之能;
宋献策虽懂蛊惑人心,却无真才实学,终是江湖术士。
若论运筹帷幄、治国安邦,这三人加起来,也比不上一个刘伯温!
喜欢明风再起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明风再起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