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

第108章 卖鱼,日赚八张大团结!旧手表变新手表!(1 / 1)

麻袋口子敞开着,

里面躺着翻着白花花肚子的大鱼。

十斤大鲤鱼,三十斤的大花鲢,三十斤的大草鱼,还有一斤多的大板鲫……

一共十几条,一百六十斤。

这些肥美的大鱼,都是李浪用钓竿子,从龙门河钓上来的。

龙门河又是松花江支流,这些大鱼,就等于是从松花江那边下来的河鲜了。

松花江水质极好,水草丰茂,在里面长大的野生鱼,那叫一个鲜!

这个鲜,可不是城里的养殖鱼能比的!

山珍海味河鲜,这“河鲜”是跟“山珍”“海味”同一个等级的!

因此,城里那些吃多了鸡鸭猪肉的领导,就特好这一口河鲜。

冬天天气冷,山珍难寻,长白山又远海,山珍海味吃不到,松花江的河鲜那就是一绝!

张卫民上头的大领导,也就是红星轧钢厂的杨厂长,前天来采购部下达采购任务,让采购员多收一些山珍河鲜。

“好好好!”

张卫民大笑,望着麻袋里的大鱼,连说三声好。

“大侄子,还是你牛逼,叔没看错你。”张卫民丝毫不吝啬对李浪的夸奖。

李浪和老爹对视一眼,两个人都很困惑。

卫民叔这是咋的了?

怎么这么开心?

“卫民叔,你这是……”李浪起了好奇心。

“哦,光顾着看鱼了,忘记说大事了。”张卫民把麻袋口合上,

他正要继续说,李大海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搪瓷茶杯,拉开厚重的门帘子,从厨房走出来。

“卫民,你喝茶。”

“好。”

张卫民接过搪瓷杯子,随手放在了炕桌上。

他重新回到火炕上,盘腿坐下,

“小浪,是这样的。”

“前天下班前,我们轧钢厂的厂长,专门来了一趟采购部。”

李浪没说话,坐在炕桌对面,静静听着。

他有眼力见,能让卫民叔这样慎重对待,那肯定是一件大事。

而且这大事,十有八九跟他钓的这些河鲜有关。

“厂长发话了,说过几天市里面有大领导下来视察。”

“那大领导是南方人,去年才调到我们市工业局,打小在江南长大,喜欢吃鱼,尤其野生的河鲜。”

李浪一听,这才恍然大悟。

感情轧钢厂那位厂长,是为了拍市工业局大领导的马屁,才让采购部的采购员,下乡去收河鲜。

李浪对官场里这些门道不感兴趣,但他看张卫民这么激动,就知道这活儿要是办成了,张卫民肯定有好处拿!

“懂了吧?你这些河鲜,今个儿可是帮叔一个大忙了!”

“叔在附近几个村子转了一圈,都没收到大鱼,”

“听卫国说你小子钓到了一百多斤大鱼,这才专门过来找你。”

张卫民看着李浪,笑呵呵说道。

这小子真大方,十斤的大鲤鱼,说送卫国就送了。

这一点,他就很欣赏李浪。

对兄弟大方,说明做人可以的,人品这方面,杠杠的!

“卫民叔,你要是喜欢这一袋子鱼,我就低价卖你了。”李浪开口。

张卫民今天送的一批物资,全部加起来也要十块打底,他做人有数,卫民叔这么有诚意,他不好再漫天要价。

“瞎说啥呢!”

“刚才不是说了吗?公是公,私是私!”

“花钱跟你买鱼的又不是我,是我们厂子。”

“你这半袋子的大鱼,我全要了,按照市场最高价收了。”

“咱们松花江的河鲜,那滋味,可不是菜市场那些养殖鱼能比的!”

张卫民笑呵呵说道。

他大手一挥,从裤兜口袋里,掏出一沓钱。

“这麻袋里的鱼,一共多少斤?”张卫民手指沾了点口水,一边数钱一边问。

“没算过,估计有个百来斤吧。”李浪随口回道。

“这样,大海哥,你去找个杆子秤,咱们量一下。”

杆子秤,是这个年代常见的计量工具,

大多数用木棍子制成,里面雕着秤花,每十个小秤花,就是一斤。

李大海“哦”了一声,很快跑去了厨房,拿来了秤和秤砣。

他也是个老猎户,经常和野兽打交道,狩猎队打到了肉,就要分肉,这分肉,每家每户分多少,那是有讲究的,

必须精确到几斤几两,

不然这家多分了二两,那家多分了半斤,

村民们可是要吵架的!

于是,秤和秤砣就派上用场了。

李浪正好有一个杆子秤,还是他爷爷传下来的,老古董了。

李大海把挂钩扣在麻袋上,又去找了个扁担,穿在杆子秤上的圆圈上,把秤砣穿了进去。

“儿子,来,帮把手。”李大海把扁担另一头递给李浪。

李浪一把接过,放在肩膀上。

“1,”

“2,”

“3!”

“起!”

李大海大喝一声,父子俩用力,抬起了这一麻袋子的大鱼。

李大海把秤砣在秤花上滑动,

当杆子秤和麻袋子,处在90度,也就是杆子秤处于水平线时,就能算出来这一麻袋子大鱼的重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多不少,刚好160斤。”李大海沉声道。

“好,我记下来了。”张卫民点点头,也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和铅笔,在本子上认真记录。

“城里的国营菜市场一斤鱼卖4毛钱,咱们这是松花江里的河鲜,叔一斤多给你一毛钱,”

“按五毛钱一斤收,可以吧?”张卫民开口,看向李浪。

“可以。”李浪点头,同意了这个单价。

一斤鱼五毛钱,那可是顶天的好价格!

别的就不讲,城里的人,一天工资才不到一块钱,一斤鱼四毛钱,一条鱼顶多三四斤,

城里人干一天,去菜市场逛一圈,一条鱼都买不起!

当然,那些国营工厂的干部领导厂长,不算在里面。

当领导的,工资高的呢!

可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能比的了!

“一斤五毛,一百六十斤,八十块钱。”

“大侄子,你数一数。”

张卫民点出八张崭新的大团结,递给了李浪。

“不用数了,卫民叔我放心。”李浪笑着点头,随手把钱收了起来。

“对了,卫民叔,我那个表修好了吗?”李浪想起一件事来。

童玉书当初给吕安娜买飞龙,是拿一块坏表跟他换的。

“哎哟,差点把这事忘了,”

“修好了修好了,给你。”张卫民往裤兜里一摸,摸出一块表。

表有点泛旧,但表盘里的指针分钟,在顺时针转动。

修理工还给搭配上了一块颜色相似的表带。

这原本的破表,经这么一改造,俨然变成了一块新表。

李浪神色一喜,把这块表带上了手腕上,

“一块手表,这回可真是捡大漏了!”

一块手表换一只鸡,太值了!

喜欢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