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却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算力,而是资料储存装置、传输方法与容量,即硬盘。
这个时代的主流硬盘是5400转的ide硬盘,即ata规格,容量从几十mb到几百mb。假如追求硬盘要耐用、大容量、高转速,会去购置scsi规格的硬盘。
并且因为有scsi接口作支持,多颗硬盘使用还发展出了各种容错式磁盘阵列的玩法,即所谓的raid。
而scsi接口不光用于硬盘,可用于一切除cpu、主板、内存外的周边装置。主要是有一颗独立的处理器,分担cpu的功能,以提高计算机的整体处理效率。
当cpu的频率不断提升,效能不断强化,scsi装置的额外补充需求早晚会被消灭。甚至出现其他计算机周边装置的速度,配合不了cpu全速运转的情形。
所以cpu频率才会发展到一个阶段后,就不再朝着‘更快’的方向发展,而是朝多核多工的方向,让计算机可以同时间处理更多事情。
然而硬盘的进步,也仅仅是从ide接口升级到sata接口。直到固态硬盘的出现,才让计算机的效能在用户感官上有着显著的提升。
先前亨利在手搓各种计算机装置时,主要心思还是放在cpu、主板与内存三大件,朝着服务器等级的扩充性去发展。
其余的东西都是买现成的来使用。尤其是硬盘、软盘、光驱,这些发展相对成熟,也没有多大跳跃式进步的周边装置。
先前主攻的项目是协助网络上的一群同好,建构linux的生态系。亨利就像个加砖添瓦的工人,负责规划与指挥的工程师另有其人。
而linux的一大特点,就是要想办法让一些旧计算机也能顺利的运行,延续这些旧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所以追逐计算机效能,不过是满足氪星人的一点成就感而已。自己手搓出来的东西,就是比市售的,甚至是别人的实验室产品还要优秀。
其实linux系统根本发挥不了多少效能。
但要真正实战运用的时候,亨利这才发现整体上还是有拖后腿的部分。那么把这处短板补上,就是不得不为的事情了。
只是正在工作台前,把原有硬盘拆开来改造加工的亨利,正思索着后世可用于ssd的nand_flash技术,想着是不是该弄一些固态硬盘出来。
刚升级成金属外壳不久的bb,又被凯蒂追着玩到没电,摊在了脚边。亨利只能换电池,现在想让bb安稳待在充电座上充电,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在读取老虎脑电波方面还没有相当进展,这个小家伙已经懂得到固定地点便溺算是个好消息。但精力旺盛的牠,似乎无法满足于在屋子里跑跳。
跟老盖瑞租的这间房子,可是能够满足一个小家庭的需求,空间算不小的了。但是音响设备、计算机设备、沙发、电视、厨房用具,这些东西可也不少。
为了不让那些设备被小老虎破坏,亨利当然是做了点非伤害性的防护措施。基本上就是做个隔离层保护起来;被咬烂、扯烂的,也只会是那个隔离层,替换掉就好。
但这么做也压缩了凯蒂的活动空间。让亨利认真思考起,是不是做个猫爬架之类的东西,让凯蒂的活动更立体一些。
就在他分心多处的时候,远在洛杉矶南区的黑诊所,那颗唤人铃又响了起来。
这是生意又上门了。亨利没二话,去换了修补匠的装扮,再度出发。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