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买活 第133节(2 / 2)

这么说她也想去,冯犹龙便和叶昭齐约定道,“你写一篇,我也写一篇,到时我们比一比,谁写得好!谁输了,便做谁的老师!”

众人自然大发一笑,如此宴至中夜,叶华生吃不住酒劲,已经颓然醉倒,叫叶家人安顿到小客房去了,冯犹龙还好些,便由叶仲韶亲自送他回客栈去,叶仲韶拿了个玻璃气死风灯笼出来,把水泥路照得雪亮,冯犹龙踩着脚下这平整地面,又望着那一团如小月亮一般明亮的灯火,不由叹道,“仲韶,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我今日恍惚分不清了,我们这到底是在云县,还是在天堂?”

叶仲韶哈哈一笑,和冯犹龙把臂而行,走了一段,忽道,“老龙兄,多谢你!”

冯犹龙奇道,“多谢我什么?”

叶仲韶只含笑不语,冯犹龙寻思一回,也明白他的意思,因叹道,“仲韶啊,你就是太在意旁人的言语了,你自昂起头过你的日子便是,旁人的想法,与你何干——”

话虽如此,但天下间能完全不在乎他人看法的人,又有几个?便连冯犹龙,不也被小说家、戏曲家的称呼给迷得团团乱转吗?叶仲韶原本过的是没有任何人能指摘的生活,唯独的瑕疵,只是几次科举均未中第而已,来到云县这里以后,不到一年的光景,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他自然也怕受到老友的非议。

叶华生、冯犹龙二人,一个是族亲,一个是老友,非但没有片语指责,反而是羡慕、跟进,这给叶仲韶的精神显然带来了极大的宽慰,他长叹了一声,道,“老龙,你有所不知,我和若思只怕是要绝交了。”

袁若思是叶仲韶至交,如亲兄弟一般,两人从小在一家长大,及长,叶仲韶方才归还本家,冯犹龙也记得,叶家和袁家定有一门亲事,看来便是叶昭齐和袁家子了。叶昭齐不情愿嫁给此人,冯犹龙只看戏便知道了,但没想到居然已经到了写信退亲的地步——再一想却又是十分合理的,以叶仲韶的性格,不可能拖着袁家子不放,既然亲事已经不成,那就必须要早日说明才好。

他道,“其实此事也未必没有转圜的机会——昭齐现在到底还小。”按说,拖个十年是不成问题的,其实可以先写信说明原委,故意凸显自家的无奈,暗示袁家主动退亲,也免得坏了双方的和气。

叶仲韶道,“本来是可以的,但既然写了这本戏,那就不得不说实话了。”

冯犹龙一想也是,叶昭齐的心理,在戏中是十分昭然的,说实话,袁家虽然生气,但不过一时,若是这般玩弄小巧,愚弄人心,那两家是真要反目成仇了。

因便宽慰叶仲韶道,“此事实在已和你无关了,既然已经来了买活军这里,仓促间也难走脱回去,那便只能按本地的规矩行事。那么昭齐一定是只有23岁才能成亲,便是你愿意,官府也不愿意让她提早完婚。”

“再说,这里讲究婚姻自主,昭齐平时也充当学校老师,自有自己的收入,实际上她已完全是个独立的少女,婚事连父母亦不得置喙,她已经完全脱出了你们的控制,那你又何必还将她的决定背负在自己身上?儿大不由娘啊,仲韶。”

话虽如此,但要承认昭齐已全然自主,似乎对叶仲韶在传统士林中的名声也将有极大的损害,便是他治家不严的证据。叶仲韶长出一口气,反而坦然起来,道,“老龙,不必多说,我知道我现在这样子,若是传回老家去,在亲友间他们会是怎么样想——叶仲韶算是完啦!糊涂了,发疯了,谁也管不了了,一家子只是瞎胡闹。”

倘若没有亲来买活军这里生活一段时间,那么从旧眼光来看的话,叶家的行为似乎诚然便应该如此评价,冯犹龙也陪着苦笑了一声,还要再劝,叶仲韶却自己说道,“但我觉得,现在的日子我很开心。”

“如君庸所说,我能以自己的一点学识,去从事一个营生——如此正当地赚钱,甚至是赚许多钱,老龙,我心里实在是很开心的。惭愧我不是真君子,未能存天理、灭人欲。上个月,补贴银子到手,戏班的分红也算回来了,我为内子买了一对手镯,说来不怕你笑话,老龙,这是成亲十几年来,我第一回 用自己赚的银两给内子买首饰,往年来总是内子操持内务,典当首饰供我读书……”

叶仲韶大概是有了酒了,被风一吹,拉着冯犹龙絮絮叨叨地说起了家中琐事,“来这里以前,我竟不知道君子之困局在何处,在云县这里,我们一点戏曲上的认识,竟也能换来银子,抬头挺胸,完全正当的钞票……为宛君把她从前当掉的嫁妆慢慢地都买回来……我很开心啊老龙。”

“还有宛君和昭齐,她们自己也挣了银子,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自在,靠自己的本事挣钱花,我看她们行动都仿佛带了风声,真好啊,老龙,真好……”

冯犹龙一边听着酒鬼嘀咕,一边连忙接过那玻璃灯笼,怕叶仲韶失手跌碎这贵价东西,一把将叶仲韶搀牢了,苦笑道,“还是我先送你回头罢!”

便带着叶仲韶又返回叶家方向,叶仲韶已不大在乎这些,而是反过手一把抓牢了冯犹龙,忽地问道,“老龙,为何在国朝,没法子这样快活,为何?”

“难道……难道买活军所说的不假,这和社会体制有关?哎,我不明白啊,老龙,我实在是有些不懂……这都是很好的事,为何原来从没有这些快活……为何会有那些莫名其妙的规矩,为何我们、我们又对这样的规矩深信不疑……”

他突然又站住脚步,幽幽地大声叹息了起来,“老龙啊老龙,今日我们是到了这里,可那些没有到这里的人呢?那些葬在了规矩下的人呢——”

月明星稀,路上行人已少,黑暗中叶仲韶的叹息声竟显得鬼气森森,仿佛是多年老鬼,借着叶仲韶之口,发出了幽怨长鸣,“他们死得好惨,死得好冤啊,老龙……”

冯犹龙毛骨悚然,直出了一身白毛汗,半晌方才平复下来,回神强笑,“仲韶,你醉了!别说啦!”

半推半扶,勉强把叶仲韶推回叶家,自己返回客栈,打来热水擦洗身子,回思今夜路中醉语,不免也想起生平所知那些葬于规矩之下的冤魂野鬼,不由得心潮起伏,竟夜难免,第二日还是叶华生返回客栈把他叫了起来,匆匆梳洗一番,用了早饭,便赶到了收容所里去,要对那帮逃离姑苏,将做手术的小脚女子,进行统一采风——

第271章 放足促进会

“来了来了, 放脚促进会的管事来了!”

一大早,女娘们暂住的宿舍前头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今日是来说放足手术的事情!”

“当真?”王琼华一下就从床上蹦了起来,脸也没有洗,便冲到了走廊上, “手术已可以做了吗?”

“反正是又多了一个可以做的医生了!”

一条走廊上立刻便充满了女娘们叽叽喳喳的声音, 有些还是姑苏土话, 有些则已经是生涩的官话了。“什么时候开会啊?”

“今天还上课吗?”

“没考过的是不是不能做?”

“早饭开出来了没有?”

问早饭的女娘立刻便受到了大家的嘲笑, “开了, 开了, 快去吃吧, 手术就别做啦!”

不过,被她这么一打岔,大家虽然还兴奋着, 但手上的活儿也不再怠慢,而是先后走出房间,到门外的盥洗台处,排着队盥洗了起来:这些女娘住在这里, 也不是不付钱的, 她们中大多数人都进厂做织工, 或者是做绣娘, 房租是一月两百文,倒不算贵,附近的孤儿院还包了这些小脚女娘的用水,每日早上担水来将大缸倒满, 而女娘们也照应这些孤儿们, 会为他们缝补衣裳, 做些针线活。

王琼华一行人, 来到买活军这里算来也有一个多月了,已经很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早起吃饭,吃完饭就在院子里上扫盲班,下午做活,织布、洒扫、绣花,如果官话说得好,懂得买活军这里的规矩,还能出去做书记员,不过,住在这个宿舍里的折骨缠女娘,多数还是选择在院子里做活,主要是她们虽然有了拐杖,但走路上下班还是很大的负担。

并非是所有从姑苏来的女娘都住在这里,逃出来的女娘中,折骨缠的才会停留在云县,裹长足的,只需要定做好矫正鞋,便可以去泉州、榕城等地谋生,现在买活军治下各处都很缺工,只有没人做的活,没有找不到工作的勤快人儿。

若不是很计较报酬,又肯吃苦,那么不论聪慧还是愚笨,总是能找到自己的生路。像是王琼华,她的字写得很好,那至少还可以去上培训班,做抄写员,若是考试的分再高一点,做个扫盲班的教师,也是可以的,甚至可以就教姑苏来的女娘,这样她可以听得懂姑苏土话,教学上会方便得多。

折骨缠的女娘们,也不是每一个都停留在云县的,若不想做手术,又能忍痛上下班的话,那她们的路也还是有很多的,找工作这方面,只能找一些相对静态,不需要走动的工作,但也还算是有,譬如绣花、抄写,工作时是不用走得太多的——如果连班都不想上,那也还有很直接的办法,就是在本地找个男人嫁了。

在男多女少的时候,女娘不管怎么样,找个人嫁了总是不成问题的。买活军这里老光棍虽然不比别处多,但想找个愿娶她们的男人还是很容易,毕竟这年头,折骨缠的女娘中,好人家出身的几乎是万中无一,凡是裹了折骨缠的女娘,几乎都可以认定是受过软红风月的训练。

在婚介所的长桌后一坐,将那风情手段略加卖弄,要给自己写一份好婚书,并不是什么难事——买活军的扫盲班,若是能开婚书这堂课的考核,这些女娘一定都能得高分的,她们研究这东西的热情,可比上其余课要更高得多了。

这些找了工作的,嫁了人的女娘,很快便离开了宿舍。留下来的折骨女娘,便都是在等着排队做手术,王琼华和报喜也是为了陪王婉芳才留下来的,她们几乎已经很熟悉宿舍里的味儿了——这些折骨女娘,以前在老家,或者是有侍女照顾,或者是不走什么路,不吃什么东西,至少是不吃什么肉,自从到了这里之后,第一个无人服侍,第二个要走路,第三个,吃的‘蛋白质’比以前多,新陈代谢旺盛了……

总之种种理由,形成的结果是显然的,那就是宿舍里总有一股脚臭味儿,每个房间都有,难以去除,除非是做了手术,或者一辈子有人服侍,自己很少挪动,否则这个味儿显然是要跟一辈子的。

都是想做手术的,但急不来,做手术的前提条件很多,买活军在课上也反复说明了:第一,必须从扫盲班毕业,要能看得懂手术告知书上的文字,知道手术的风险,并且能写下自己的名字,按下手印;

第二,必须要养好身子,有炎症的,要消炎,不能在炎症厉害时做手术,再有比如身高150厘米的女孩子,体重必须高于70斤,如果低于70斤是不敢给做手术的,害怕根本就熬不过手术后的恢复关卡——按买活军的说法,这个数字算是严重营养不良了;

第三,医生要有空,手术室要能建好,因为现在要做放脚手术的女娘有近千人,一个医生自然是做不过来的,所以买活军现在正在培训新的大夫来做这个事,也要制造一些新的乙迷——这个都是要等的事情,什么事人数多了都得好好安排,没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