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需要谢大哥和谢五哥搭班子,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对也是老搭档了。谢五哥常年在彬山搞育种,工作上离不开谢大哥的支持,此时两人眼神交流了一下,谢大哥才说,“问题不大,不过,你最好把冯丰收也调来。”
冯丰收是谢大哥原本的副手,现在担正成了彬山的驻地主官,谢双瑶一语否决,“不行,他要坐镇彬山,除非咱们在鸡笼岛的育种基地开辟出来,否则他不能走。管彬山的必须是我熟悉的人。”
现代农业对于育种的重视,是此时的敏人难以想象的,主要是谢双瑶的高产作物几乎都无法自留种,这给他们带来了战略上极大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育种上的压力。不管发生了什么大事,育种工作都不能停,就算育出的良种一时用不完,那也要好好储存起来,保不准什么时候就派上用场了。譬如现在的鸡笼岛,一开荒就有种子能种,这种子就得靠日常的培育,不能从天上掉下来。
谢双瑶把谢五哥调到鸡笼岛上,就是为了让他建立买活军的二号育种基地,将来当然还有三号、四号……她在这件事上非常有华夏族的传统喜好,高筑墙、广积粮——积的不但是入口的粮食,还有落地的粮种。“五哥你也别打郑财气的主意了,他那帮人必须在福建道指导生产,那里的人更多。”
“好吧。”两个谢家哥哥只能沮丧地接受工作量无法分摊的事实。“伐木——准备阴干造船,还要先平整出晾晒场来,烧荒、种地、堆肥,开班、造房子,防备土人来找事,还有什么?”
“还有修路啊。”谢五哥叹了口气,不由抱怨道,“一天怎么这么多事呢?还得管他们吃喝拉撒,还要防疫病,这要没有公式谁能算得出人手分配啊?”
的确,只要是抓过军队后勤的人都知道,上千人的移动和调配,首先就意味着要造出足够他们使用的厕所,烧饭的灶台那都是其次了,之后还有组织生产,防止斗殴,要在一片几乎是无人区的荒野中进行大规模的开荒,没有老道的官吏居中协调,只能事倍功半,甚至失去秩序之后,整个开荒队伍陷入内乱都不稀奇。谢大哥一边吃早饭一边在看账,他吃完饭准备带人去盘库,至少在完全接收此地之前,要对几个重要的战略物资心里有数:铁农具、牛、粮种,这三样东西要是不能对上账,那有人的脑袋可就要落地了。
“怎么感觉虽然土地扩张了,但我们一点好处都没得啊!”
谢五哥不像是老大,在彬山每天也都忙着组织生产,应付这些千头万绪、婆婆妈妈的琐碎事,他基本上就是专心育种,上课搞研究,现在突然换了个环境,来到这么艰苦的鸡笼岛,下半年的工作量还加得让人头疼,很难不抱怨,“钱也没有加,吃得还变差了,这是图啥啊。”
谢双瑶看了他一会儿,但死亡凝视对谢五哥来说不管用,他满脸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公然地嘀嘀咕咕,“要是没有个手机玩玩,我是没劲头的。”
“老五,你真是……”谢大哥很无语,转头对谢双瑶说,“六妹你别管他,我有的是办法收拾他!”
说到辛苦,谢老五能和她比?谢双瑶只说了一句话,“看来是平时对你们太好了,得给你们制造一点需求。”
她板起脸来的样子还是有些吓人的,谢五哥不由抗议,“说好了不因言获罪呢?再说,我们育种组的贡献不比十八芝大啊?为什么郑天龙就可以老玩手机啊!”
原来是郑天龙惹来的麻烦,谢双瑶也很无语,但仍坚持道,“不行,功劳大的人多了去了,给了你,太多人会来要,不能再生的消耗品不能这样用,郑天龙手里的过几天我也要收回来。”
这还只是手机内置的俄罗斯方块、贪吃蛇这样的小游戏而已,还没玩过仙剑奇侠传呢,手机的魅力就已经大成这样了。谢双瑶毫不怀疑老五拿了手机会黑天白夜的抽时间玩,挤占自己的休息时间,从而不能更好地为她搬砖。“郑天龙人家给了我多大的土地啊,这是没认识我之前自己打下来的,你呢?你会的什么不是我教的,还好意思跟我摆烂。”
“我摆烂?我要摆烂我就不来了,你不能因为你自己可以随便玩手机就觉得我们无聊是摆烂,无聊就是无聊。”
“我随便玩手机?你要不要体验一下我的工作量啊,我只有比你更忙一百倍好不好!”
“那这么说你打福建干嘛呢?小日子原来过得不也挺好的吗,你这就是给自己找事!”
“你这个人一点同理心都没有的!”
兄妹两个唇枪舌剑,斗了一顿饭的嘴,谢五拈轻怕重的思想被谢双瑶无情镇压,吃完饭又去搬砖了。谢双瑶在他走后一个劲地按太阳穴,“还是得重视,领土扩张了,要让百姓看到其中的好处,如果生活没有什么变化,或者反而因此变差了,肯定会有抵触情绪。”
“对大多数百姓来说,这种消息还是挺鼓舞人心的。老五他们主要是平时的确生活得太好了,没有盼头。”谢大哥说几句公道话,“已经什么都有了,还能再得到什么呢?”
“他有这种感觉,其实一半还是靠血缘的,别的育种员会好很多,不过,不能光靠觉悟,还是要让他们有提升感,否则难免抱怨。”
如果说是买活军,拿下福建道之后,肯定是赚得盆满钵满,别的不说,光是泉州、榕城两地,那些达官贵人的家产田亩,就够滋补的了,贵金属资产一下多了一大笔。账上是宽裕了不少的,而且那些重资产,譬如说矿山、耕地、人口,对买活军来说都是大补,吃了这一口,足够消化几年的了。
但,买活军的好日子,并不代表买活军治下百姓的好日子,从谢五哥的抱怨里,谢双瑶也注意到,有一部分买活军的吏目,还是没能从扩张中得到很直接的好处。
譬如说谢五哥,育种人才在彬山的日子肯定比在鸡笼岛好过,来这里什么都没有,工作还很艰难。除了单纯的育种之外,还要四处去勘察土质、规划田地、教育农户,这些工作对于大多数育种师来说都是新的工作内容,即便有些人喜欢,也必然会有些人不能适应,而且岛上的生活水平和彬山实在无法相比。鸡笼岛如今最高级的建筑物就是荷兰人留下的要塞——这也相当的不好住,都是些低矮狭小的石头房子,别说洗澡了,上厕所都相当的不方便。
哪怕是谢双瑶,也觉得领土扩张后的工作很繁重,更别说这些育种师们了。别的吏目呢,调任后虽然工作比之前难做,但至少职级上是有上涨,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的,吏目还有管人的快乐。但对于育种师来说,也不存在什么待遇再度上涨的空间,因为本来就相当的高了,虽然尽管他们对于谢双瑶的忠心无可置疑,但这解决不了生活质量的下降,如果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还是比较容易滋生出怨言,甚至影响到工作效率。
想要再提高他们的待遇,的确是比较困难的了,由于育种师掌握了高敏感性知识,谢双瑶对他们的待遇一直是顶格的,用以蓄养忠心,同时也在育种原材料供应上卡脖子,一些育种要用的溶液,育种组不掌握配比知识,交由化学组来做。这样才能保证一人的叛逃不会让育种能力完全外泄——哪怕是在彬山,人才缺口最大的时候,她都保证化学组和育种组的相对独立,如果有人在育种组上班,那么化学组就不会把他的亲眷列入聘用考虑中。
“再提升物质待遇,效果还是不大——也是现在的商品还是不够丰富,还有我们的小年轻的确太多了,如果有家庭,他们的需求会更旺盛,工作干劲也就更足了。”
很简单的道理,小年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彬山家里人口齐全的相当少,谢双瑶培育人才的时候,考虑到寿命问题肯定也是从半大孩子开始抓起,这就造成现在育种组都是年纪轻轻的大小伙子、大姑娘,还没到婚育年龄,很多人都是孤儿。平时吃住都是官府全包了的,什么水泥小楼、采暖房、蜂窝煤、毛衣秋衣……什么都是官府发的,谢大哥和谢五哥都说物质待遇没法再提,这是有道理的,除非是把谢双瑶这里的一些超时代娱乐品拿出来,否则他们的享受在这个年代基本算是物质顶格了,要想再提升的确不容易。
但,如果育种师都成家了,有了孩子,那就不一样了,官府的补贴并不包孩子的份,有了孩子、配偶,花销可就大了,给孩子的房子得买吧?孩子的衣服、零嘴、医疗,这全都是开销,等到筹子越来越少,上班的动力可不就越来越足了吗?到时候,抱怨的可就不是能提升的地方不多,而是给他们发力的绩效点太少了。
怪不得官府都喜欢鼓励婚育……谢双瑶一边犯着嘀咕一边给自己记待办事项,“尽快丰富消费品的生产——还有就是精神上要给予积极分子一定的满足感。”这一切都是为了百姓们更好的搬砖。
“今年的春节联欢操办得大一点?”谢大哥建议,但很快自己否决了,“不行,那得年底,还好几个月呢。”
“除了老五以外,其他人应该情绪暂时还好,毕竟老五身份比较特别,脾气也大一点。其他人肯定和他想得不一样,”谢双瑶说着就扭脸叫新秘书小马——这个是新提拔上来的,专门跑腿传话,随着地盘的扩大,谢双瑶现在秘书班子都有十几个人,几乎都是彬山、云县和临城县里冒出头来,忠诚而又机灵,政审分很高的小年轻。“小马,去把张宗子找来——我有活交代给他做。”
第198章 张宗子拓展业务
“大木, 郝嬢嬢家的辣椒酱好吃吗?”
“宗子你别逗小孩了,这么小的孩子别给他吃太辣!”
一大清早,营地就笼罩在郑大木洪亮的哭声中, 郑地虎敲了张宗子的脑袋一下,示意阿森把扎煞着双手, 被辣得直哭, 明显要给张叔叔一点好看的小娃娃抱走, 恐吓张宗子道,“我这个侄子记仇得很,你小心他一辈子和你作对, 你总有老的一天, 他可还年轻着呢。”
现在自觉仍很年轻的张宗子便畅笑了起来, “小孩子就是什么味儿都得尝尝, 我这也是为了他好!”
为了堵住郑地虎的训斥,他赶紧讨好地为郑地虎盛了一碗大碴子粥, “快吃吧, 现在还有鸡蛋酱, 过会儿人多了,酱一会就被吃没了, 可就只能干啃饼子啦。”
鸡笼岛现在的生活, 的确是不如云县的, 由于岛上居民陡增, 而所有的船只都拿来运兵运粮了,此地暂时执行严格的军管制,并没有太多的小摊贩, 所有人都由炊事队统一供餐。炊事队要做几千人的饭, 菜色可以说是相当简略, 从早到晚他们都在不断地打杂面饼子,这样才能腾出人手在饭点熬粥,杂粮粥、杂面饼子,大锅里蒸的鸡蛋酱,这就是食堂供的饭食了,若说要给这么多人都供上肉,供上青菜,杀了炊事队也是办不到的,主要是灶和大铁锅有限,人数也不足,就算这些都给制备齐了,原本的那数百人家种的地,又哪里够呢?
就连屋舍,也是显然不足的,是以这段时间,先行迁移来的流民们,都被编成了两个班次,其中一班在买活军处来的师傅带领之下,大量的伐木,也为将来的烧荒做准备,另一班就是学着摔泥坯,摔好的泥坯子在一旁晾晒着,等到云县来的工程队造好了烧砖用的大砖筒,便要用前段时间伐下来的木头大量的烧砖。
这样的话,等到建房的时候,之前伐木的人手,就又要去挖地基了,在此之前,买活军已经勘察好了地方,把城镇的位置都规划了出来,直到房子建好了,才会有更多的人去平整土地,翻土拔草根……开荒就是这样,所有的工作都是配套的,而且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十八芝在鸡笼岛经略了好几年,才堪堪招来这么数百上千人,也不是没有原因。
这段时间,买活军的船拼命的在云县和鸡笼岛之间来往,便是在运建材,运这些人的口粮。而很多流民只能暂且睡在帐篷里,好在此地天气炎热,虽然已经是八月里,依然热得只能穿短袖,而且来到鸡笼岛之后,无论如何总是可以吃饱的——一天还可以吃两个蛋,这日子不论是对东江的流民还是泉州的灾民,都是极大的提升,因此众人的士气还是很足的,每天都下死力干活,建设着自己未来的家乡,而且也尽可能地抽时间来学官话和算学:不管开荒多紧急,这个是一定要先学会的,只有学会了,将来拿到的工钱,得到的田地才会多,做事的效率也才会更快一些。
条件如此艰苦,便是首领们也没有太多的特权,从谢双瑶开始,大家都在食堂打饭吃,最多是差人去原本的小镇上买点青菜回来,让厨师做一做,这种程度的特权,是可以让百姓们感动的程度——别处的百姓们,哪个不是习惯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里的首领不过是在住处上稍微宽绰些,吃上居然大致能和百姓们看齐,已经是贤明至极了。再者说,这鸡笼岛原本也是他们献出来的,如郑天龙老爷这般,住在自己原来的房子里,便是百姓也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当然了,谢六姐一行人占据一个别院,那也是理所当然。如张宗子这样的采风使,也仗着和郑地虎的交情,至少能住在房子里,而不是每天钻帐篷,也因此拥有一个自己的马桶,不必跑到野外挖的茅坑去上厕所——买活军管清洁是很严格的,这么多流民都住帐篷,但聚居地的气味却并不是很难闻,便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谢六姐喜欢清洁,所以大家都不敢像从前一样随地便溺,而是都严格地去厕所解决自己的五谷轮回,同时也为堆肥场贡献原料。
不过,这也就是十八芝首领唯独的特权了,是以除了天龙地虎两兄弟在岛上陪伴谢六姐之外,其余大海贼都宁愿出去贸易办差——至少在船上还能吃好喝好,比在岛上要强,在岛上明明镇子里好东西不少,可就因为谢六姐吃得简单,大家都得陪着,大海贼们是享受惯了的性子,连着这么熬一两个月,哪里坚持得下来?很多人老借故去云县,那里哪怕不能喝荤酒,但架不住好吃的好玩的多啊。
张宗子这辈子就没有过过岛上这么清苦的日子,他这一阵子以来瘦了一些,人也晒得脱了几层皮,但还是白生生的——他是那种天生晒不黑的人,最多被晒红了,回来就脱皮,脱完皮就又白回来了,不过脱皮时很疼痛,所以他学游泳总是一大早太阳还没出来时赶着去——不过,他一边嚼着饼子,一边走到谢六姐身边时,还是满脸的快活。一听到谢六姐的问题,他便立刻嚷着回答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