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跟在四爷身边当阿飘

第21章(2 / 2)

想到皇阿玛的在位会长达61年之久,胤禛心里越发沉重,犹豫了一下,隐晦提醒道。

“我也知道太子有太子的难处,但是不管怎么样,皇阿玛现在还属意太子的,只是皇阿玛正值春秋鼎盛,太子须得谨言慎行,韬光养晦才是,有些事情,急不得。”

但是显然,胤礽并没有在意他的提醒,有些敷衍的摆摆手道:“四弟的好意,孤心里明白,孤自然知道皇阿玛的圣意是最重要的,其他人不过都是些跳梁小丑罢了。

但是如果一味地放任这些跳梁小丑,只会让他们蹬鼻子上脸、忘了这大清的储君是谁了!”

说着胤礽狠狠地冷哼一声,不屑和厌恶之色溢于言表。

看到太子这个样子,胤禛在心中重重地叹了口气,越发觉得耿梨口中的那些历史总有一天会变成事实。

想到太子可能会在五年后被废,胤禛心中很是复杂。

对于那个位置,他要说没有念想是骗人的,但是自孝懿仁皇后去世之后,他受太子的照拂良多,即便这些年他的一些政见和太子背道而驰,但是原则上,他还是站在太子这边。

只是现在看这情形……看来他的确要好好考虑以后的出路了。

胤禛心里存了心事,太子的心情也不好,也没有留他促膝长谈的意思,两人又聊了几句之后,胤禛就从毓秀宫出来了。

“爷,咱们现在是要回去吗?”见胤禛从毓秀宫出来后神色就不大好,苏培盛小心问道。

胤禛沉默了一下,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丝释然:“不,去永和宫,我想去看看额娘。”

他有些想额娘了。

其实因为自小在养母孝懿仁皇后身边长大,胤禛和生母德妃的关系并不算亲密,甚至还有些陌生。

等到养母去世之时,他已经十二岁了,就算想和生母培养感情也迟了。加之当时德妃身边已经有了幼子十四阿哥胤祯,对幼子的关心自然更多些。

胤禛的性子也拗,自然也拉不开脸去讨好生母,母子两人的关系就僵住了。

等到他开府离开皇宫后就更不要说了,母子两人的关系越发疏离了。

不过礼法礼数到底摆在那里,加之有福晋在,这些年走动地倒是比以前勤了些,但是胤禛却知道,他们母子的关系并没有多少好转。

本来他们的关系就一直僵着,但是经历这一场生死,胤禛突然看开了许多。

尤其刚才和皇阿玛、太子这两场机锋,胤禛越发觉得他和额娘的那些别扭着实算不上什么了。

苏培盛听了不由地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之色,不过却什么都没问,顺从地跟在胤禛的后面往后宫的方向去了。

而看到胤禛到来,德妃也没有表现地太过热情,只是照例让人上了茶水和点心,又像往常一样问一些胤禛的近况。

全都是家长里短的事,平淡、普通、甚至还有些疏离,但是却让胤禛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温馨和宁静。

尤其看着这桌上的茶水和糕点,胤禛的心情越发复杂了。

以前他每次来都是略坐坐就走了,从来没有注意到,额娘给他准备的茶水是他喜欢的碧螺春,就连糕点也是平日用的最多的。

这些他平日从来没有告诉过额娘,也不知道额娘是怎么知道的。

只是当胤禛的目光从那碟桂花糕的时候,突然不由地想到了府中吃吐了那位,不由地脸色一黑。

压下心中的恶气,胤禛捻起一块桂花糕,慢慢地全都吃了下去,笑道:“今儿个儿臣府里也做了桂花糕,但是要论味道,还是不如额娘这里的香甜软糯,额娘这里要是还有的话,就让儿臣打包带回去一份吧,儿臣也给福晋尝尝。”

德妃没想到这个和自己关系一向生疏的长子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不由地微微有些诧异,但是紧接着眼中闪过一丝欢喜之意,连忙道。

“自然是有的,你要是喜欢,那就多带些回去尝尝,以后要是想吃,尽管打发人进宫说一声就是了。”

“那就多谢额娘。”看到额娘这欢喜的样子,胤禛突然觉得有些心酸,只觉得自己这些年对额娘的成见有些过去于深了。

不过他们母子常年生疏惯了,一时也很难亲近,加上两人也并不是多长袖善舞之人,没一会功夫,两人又恢复到了之前相顾无言的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