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倾城回到宿舍,就开始翻看教授给的报纸、期刊等。
然后,她开始新买的笔记本电脑,噼里啪啦的写了起来。
大三计算机系的一个师哥,“帮忙”介绍了一个靠谱的店铺。
顾倾城有了笔记本,也就不用去电子阅览室了。
三天的时间,顾倾城写了两篇文章。
教授看了很满意,便帮忙推荐了上去。
再然后,她就顺理成章的进入到了省作协。
顾倾城的那本《南北那些事儿》在网上热度不断。
经常发一些小文,或是进行历史科普。
粉丝量突破了3万。
但,对于一个新人作家,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战绩了。
没办法,出版社为顾倾城做的包装就是九零美女作家!
然后,看到顾倾城发布的一些读书、写作时的照片时,都被惊艳到了。
真美女啊!
历史这个小众的圈子里,人传人,大家都来看美女,顾倾城的粉丝数就开始上涨。
出版社很满意,编辑也在催促顾倾城尽快推出第二本。
也有很多可以写一写嘛。
距离那一天,真的很近很近了。
就算她现在小有名气,她也不可能阻止悲剧。
但,总要努力一下啊。
于是,从进入五月份开始,顾倾城就在自己的账号上科普一些防震、避震的小常识。
她的“历史”小知识,状似没有特定的主题,看的多了,还是能够总结出规律。
这并不是说只有这么多,而是能够被记录的只有这些。
毕竟古代资讯不发达,对于地震的认知也比较少。
几乎是每隔二三十年,就会有一场。
“估计还有许多被漏记了,毕竟古代条件有限!”
“忽然想准备一些应急包,万一出了事儿,也好有个防备!”
觉得顾倾城是在制造恐慌,是在故意说些惊悚的事儿吸引眼球。
很快,周一到了。
贫穷贵公主啊(十三)
看到新闻的人,第一个反应就是震撼。
而这一次,似乎比上一次还要可怕。
“必须、必须要做些什么!”
他们又仿佛胸中聚集了太多的情感需要发泄。
他们的心根本无法平静下来。
“对!捐款!我的零花钱也都全捐了!”
“走!快去!”
“向晚,你干什么呢?快走啊!”
却发现,这人居然还拿着手机看个不停。
冯向晚抬起头,神情十分复杂。有骄傲、有担心。
这些年,爸爸和妈妈一直都在做慈善,不但捐过学校,还资助了好些贫困学生。
看到新闻后,立刻就包了车,在当地的各大超市扫货。
看到爸爸给她的保平安的短信,冯向晚本能的生出与有荣焉的骄傲。
还有余震呢。
“向晚,你别担心,叔叔一定会没事的!”
“嗯!”
“咦?倾城呢?”
“我给她打个电话!”
冯向晚又拿出她的水果一代,拨通了顾倾城的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