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老实、愚孝的季三郎,背着一百两银子,抖着双腿,去双头山赎人。
季大郎虽然鼻青脸肿,可全须全尾。
咳咳,仔细一问,又是季大郎的锅!
兄弟俩顺利的下了山,在官道边的茶棚歇息的时候,在山寨又是受惊又是挨饿挨打的季大郎,攒了一肚子的火气。
那行人看着是外地人,可对上“本地人”季大郎一点儿都不退让。
季三郎老实、胆子小,可他“傻”啊。
看到季大郎被群殴,季三郎虽然害怕,却还是冲了上去。
卡察!
季三郎直接昏死过去。
季大郎到底还有那么一丢丢的良心,没有把季三郎丢下不管。
季三娘子直接哭昏过去。
他一脸麻木的看着季家的吵吵闹闹、哭哭嚎嚎。
季三郎一家被分了出去。
季三郎已经因为伤口而发了高热,整个人都是迷湖的。
他迷茫了。
“我孝顺父母,友爱兄长,为了一家和睦,明知道儿女跟着受苦,也要让他们忍着。”
恍忽间,季三郎似乎陷入了幻境之中。
自己断腿,被赶出家门。
长子接过养家的重担,整日被困在那个又矮又黑的作坊里干活。
小儿子和小女儿被爹娘接走,偷偷卖掉了,下落不明,生死不知!
季三郎又是惊惧,又是愤怒,还有身体上的疼痛,他忽然大喊一声,整个人竟醒了过来。
床前,季三娘子一边抹泪,一边絮絮叨叨的说着:
“万娘子也是极好的,她家在书院前街还有个小院,正好租客租期满了,暂时空着,就让咱们先搬了过来!”
“小四请了大夫,大夫给你接了骨头,说是只要好好养着,就能养好!”
离了季家老宅,一项低着头,满脸麻木的季三娘子竟仿佛活了过来。
季三郎清晰的看到了妻子的神情,也深刻感受到了她的变化。
季三郎抬手就给了自己一个耳光!
我、我混蛋啊。
以后!以后我断不会这样了!
而他的两条腿,也算是全了兄弟的情分。
他要为自己、为妻子儿女而活!
他会努力干活,让妻儿过上好日子。
不过,季三郎很快就发现,长子似乎有更好的前程。
季三郎夫妇又惊又喜。
“还有,先生给我取了名字,以后我叫季克己。”
季三郎已经开始读论语,所以很清楚这个成语的典故,以及它的寓意。
季三郎夫妇都不识字,也不明白这个名字是个啥意思。
真正的有大文化的人,他取的名字,当然是极好的。
季三郎不到三十岁,却苍老得厉害。
他的儿子,也读了书,将来或许就能当大官儿!
可他还有儿子,他儿子有出息啊。
她忽的想到,郑先生家还有个女儿,今年才七岁。
ps:这个故事是不是节奏慢了些?都四十章了,感觉还有许多剧情没写,亲们觉得如何?
季三郎一家经此劫难,日子过得竟愈发好了。
但她遇到了心软的顾娘子啊,每日除了给些工钱,还会送给她一些吃食。
还有万娘子,自打知道自家夫君收了季克己为弟子,对他就像半个儿子一般。
万娘子还会给季克己做衣服,也不是用特别好的布料,但都是簇新的,穿着也舒适。
还有其他的邻居,也都可怜季三郎一家。
日子好了,有了奔头,季三郎夫妇仿佛心里燃烧着一把火,愈发勤奋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