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宫门血》
玄武门前刀影,临湖殿外弓鸣。
兄弟阋墙千古叹,父子猜疑九鼎倾。
鹡鸰染血腥。
史笔能描骨肉,墨池可洗刀兵。
贞观长歌起处,隐太子魂绕西京。
残碑记旧盟。
武德九年的晨雾漫过太极宫檐角,李建成勒马玄武门前,金甲上的露水泛着冷光。这位大唐太子忽然按住腰间蹀躞带——昨日齐王府送来西域葡萄酒时,元吉附耳说的"秦王欲效周公"犹在耳边。他望着紧闭的宫门,忽见宿卫常何的陌刀闪过寒芒,惊觉这心腹将领的甲胄下竟露出天策府独有的玄色内衬。
两仪殿内,李渊正把玩着突厥进贡的狼头箭囊。裴寂匆匆闯入,手中急报落地:"太子与齐王谋反!"老皇帝手一颤,箭镞划破指尖。血珠滴在昨夜批阅的《谏猎疏》上,将"兄弟宜和睦"的朱批染得模糊不清。他猛然想起三日前世民入宫痛哭时,那袭被撕破的紫袍下隐约可见的金丝软甲。
临湖殿西阁,李世民抚着龟兹琵琶的断弦。这柄曾随他征战薛举的旧物,此刻正映着窗外三千玄甲军的铁光。"殿下,时辰到了。"长孙无忌捧来武弁,却见秦王指尖渗出血珠——那是方才折断太子所赠玉韘时划破的伤口。晨风穿堂而过,吹散案头《兰亭序》摹本,露出底下泛黄的《霍光传》。
玄武门洞开的瞬间,李元吉的箭矢擦着李世民耳畔掠过。尉迟恭的槊尖刺穿元吉咽喉时,太子府的薛万彻正率兵猛攻重玄门。李建成且战且退至临湖殿,忽见湖面倒影中有人张弓——多年后史书记载这致命一箭出自世民,却无人知晓当时李世民正被元吉死死扼住手腕。
东宫崇文殿的烛火在风中明灭。李建成长子承宗抱着五岁的弟弟蜷缩在书柜后,听着外头禁军的脚步声渐渐逼近。"别怕,"他指着墙上《汉书》中的戾太子画像,"伯祖父也是太子..."话音未落,侯君集的横刀已劈开屏风。血溅在班固手书的"巫蛊之祸"四字上,与三十年前玄武门血迹如出一辙。
弘文馆的铜灯树突然爆出灯花,魏征手中的《春秋》简册"啪嗒"落地。这位太子洗马望着窗外冲天火光,忽然大笑出声。月前他在显德殿讽谏秦王"喜鹰犬",今日方知真正的猎手早已张网。案头未写完的《谏太宗十思疏》被风卷起,飘落在北衙禁军的马蹄下。
生存法则解
玄武门之变暗藏三重替罪玄机:其一,李世民将权力斗争包装成"清君侧";其二,李渊默许政变以转移立储矛盾;其三,史官将建成丑化为昏庸储君。正如《吕氏春秋》所言:"胜者为王,败者为史。"
李建成之失有三:
1. 轻信"血缘护甲":以为同母兄弟不会手足相残
2. 忽视"军功反噬":放任世民培植天策府势力
3. 误判"道德枷锁":以为忠孝之名可阻刀兵
观此当悟:
储位当备"双刃盾":如康熙立太子同时扶植八爷党
军权需设"离心轴":似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史笔要留"清白符":学明成祖重修《太祖实录》
破局要诀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暗藏春秋笔法:"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破替罪困局当如范蠡泛舟:
1. 功成身退计:如张良随赤松子游
2. 养寇自重策:似桓温留慕容氏制衡朝廷
3. 金蝉脱壳法:学刘伯温归隐续《郁离子》
最耐寻味者,当属魏征转身事唐太宗的戏剧性。这位前太子谋臣在凌烟阁上位列第三,恰似当年管仲射钩反成齐相。正如魏征后来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替罪羊的冤魂,终成了新朝堂的镇殿石狮。
昆明池畔的残碑上,隐约可见武德年间的刻痕。渔阳鼙鼓动地来时,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打的正是"为隐太子复仇"的旗号。这出历史轮回剧,恰应了杜牧《阿房宫赋》那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正如吴兢在《贞观政要》中记载的太宗泣语:"天下愚人好谤圣贤。"玄武门前那支改写历史的狼牙箭,终究射穿了大唐盛世的道德帷幕。而那些被《旧唐书》抹去的真相,正如李建成墓志铭上刻意空缺的"武德九年",永远沉默在昭陵的阴影里。
喜欢堪破三千世相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堪破三千世相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