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锢魂叹》
洛水呜咽,宫墙外、寒鸦啼血。
看太学、三万青衿,义薄云月。
宦官当道乾坤暗,清流饮恨山河缺。
最可悲、赤胆换铡刀,忠魂灭。
陈蕃殁,窦武绝;李膺死,范滂别。
问苍天何忍,贤良尽折?
钩党罪名遮日月,黄门毒手催肝裂。
到如今、碑碣没荒烟,风悲切!
永康元年的秋风裹着血腥气漫过太学石经,李膺的白衣在诏狱天窗下泛着冷光。这位天下士林领袖正用指甲在墙上刻字,石屑簌簌而落,渐渐显出"欲以微身奉纲常"七个篆文。狱卒送来的鸠酒在陶碗中泛起涟漪,倒映着十年前他在洛阳桥头杖毙张朔的旧影。
那时的司隶校尉何等意气风发!青骢马踏过阉党门庭,朱笔勾决的名单能止小儿夜啼。太学生们传唱着:"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殊不知未央宫深处,中常侍王甫正把玩着刻有"党人"二字的玉珏,嘴角浮起阴冷笑意。
南宫嘉德殿内,十二岁的汉灵帝歪在龙椅上,看着张让指尖翻飞的傀儡戏。彩绸小人儿头戴进贤冠,被黑衣宦官扯断丝线跌落尘埃。"陛下请看,"张让细声如毒蛇吐信,"这就是党人要害陛下的把戏。"小皇帝拍手大笑时,殿外槐树上正挂着太傅陈蕃血淋淋的头颅。
城西夏门亭,范滂扶着母亲踏上流放囚车。老妇人颤抖的手拂过儿子颈间铁锁:"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道旁送行的汝南名士郭泰闻言,手中玉麈柄竟生生折断。他望着烟尘中远去的车队,忽想起月前在袁闳竹林中听到的预言:"虹霓贯日,贤人将殒。"
北寺狱最深处,窦武之女窦妙褪下皇后玺绶。这个曾母仪天下的女子,此刻正用金簪在素帛上书写《陈情表》。忽然铁门洞开,曹节带着五色诏书冷笑:"先帝遗诏,窦氏当诛。"话音未落,宦官们手中的鸠毒已灌入她口中。帛书飘落火盆,烧焦的"汉祚"二字腾起青烟,与南宫方向升起的狼烟混作一处。
太学生郭泰在槐市设下祭坛。三千学子白衣素冠,将写满"钩党"姓名的竹简投入火中。火光映着郭泰手中《党锢传》的残稿,其中"匹夫抗愤,处士横议"八字格外刺目。忽然马蹄声如雷,侯览率缇骑破门而入,带血的铁索套住最前排的贾彪:"诽谤朝廷,结党营私!"
邙山刑场上,杜密望着刽子手的鬼头刀大笑:"使天下善人尽死,恶政谁止?"刀光闪过时,血溅在"熹平石经"的残碑上。碑文"君子和而不同"的"同"字,渐渐被染成暗红。远处太学废墟中,几只乌鸦啄食着散落的《仪礼》残简,恰似当年阉党分食朝权的景象。
生存法则解
党锢之祸暗藏三重替罪玄机:其一,宦官集团将社会矛盾转嫁清流,把制度腐朽说成人品问题;其二,皇帝借"钩党"之名铲除外戚势力;其三,地方豪强趁机攫取士族资源。正如王符《潜夫论》所言:"衰世群臣,诬罔以虚言。"
清流士人犯下三忌:
1. 道德锋芒过露:李膺"天下模楷"之称反成催命符
2. 舆论阵地失控:太学生议政授人以"结党"口实
3. 实力根基虚浮:陈蕃欲除宦官却无兵权倚仗
观此当悟:
除奸须备"双刃剑":如阳球既掌司隶校尉印,又握北军虎符
舆论当设"护城河":效法郑玄注经不入仕,保学术清誉
进退要有"双全法":学黄琼"峣峣者易折",外圆内方
破局要诀
范晔在《后汉书》中暗藏机锋:党人虽败,其精神不灭。破替罪困局当如荀爽《申鉴》所言:"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1. 暗度陈仓术:似蔡邕校书东观,借修史培植门生
2. 金蝉脱壳计:如申屠蟠隐居治《易》,避祸山林
3. 移花接木法:效法许劭月旦评,掌握话语权柄
最耐人寻味者,当属张俭逃亡途中"望门投止"的传奇。百姓甘冒灭族之险藏匿要犯,实因"党人"二字已成民心向背的符咒。这正应了《盐铁论》那句:"公卿尸位,而庶民议政。"当清流鲜血染红竹简时,替罪羊的悲鸣已在史册化作惊雷。
刑场血未干,太学废墟中已有新苗破土。少年郑玄拾起半焦的《毛诗》残卷,在月光下轻声吟诵:"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二十年后,这位大儒注经百万言,将党人风骨化入字句之间。而那些曾耀武扬威的宦官,终化作《后汉书·宦者列传》中几行墨迹,供后人唾骂千年。
正如仲长统《昌言》所叹:"存亡以之迭代,政乱从此周复。"替罪羊的血肉或许会腐朽,但其中蕴藏的正义精魂,终究会穿透历史的阴霾,照亮后来者的路途。
喜欢堪破三千世相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堪破三千世相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