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

第87章 燕王在西域的口碑...偏黑化?(1 / 1)

刘旦这也算物归原主。

中书令一般由宦官担任,而尚书令一般由郎官担任。

刘旦贴心的只归还了兼职,没有归还主业。

否则迁儿的鸡儿又得凉凉。

相比于尚书令,如今的中书令更惨!

刘彻现在是动不动就杀一个中书令玩儿玩儿。

今天可能是因为言语冒犯、明天又可能是因为行为逾矩。

到了后来。

直接懒得找借口。

你今天那只脚先进门?左脚?大胆,拖出去砍了!

反正如今的中书令是绝对的高危职业。

比以前的宰相还危险。

宰相好歹还能当个一两年,如今的中书令,谁当,谁就活不过三个月!

现任的中书令不知是那个倒霉蛋。

他要是听到燕王扒了他的职位,现在应该是在感恩戴德、痛哭流涕!

刘旦换了三个职位。

就属最后一个辅政大臣副手最重要!

是三者中权力最大的。

霍光担任了辅政副手,霍去病自然就降为一般的辅政大臣。

至于弟弟抢了兄长位子这事。

让他们俩兄弟自己回去掰扯吧,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打解决不了的。

如果一顿不够。

那就再来一顿!

反正三个职位,都是身居要职。

三位现任都没有意见,陛下也没有意见,那便算正式敲定了!

随后。

辅政小朝会的新式操作流程正式形成。

一般的政务。

一律先由辅政大臣给出意见,由纸条形式呈现,再由辅政大臣的首脑和副手审阅。

但他们只是给出意见。

剥夺了之前辅政大臣可直接批阅的权力!

这一步骤在明朝有一个名字。

叫票拟!

刘旦的这一改变,比刘彻之前的更彻底!

以前还有宰相时,这类政务,无论大小,都是宰相在自己的府邸处理。

刘彻不立宰相,改用辅政大臣。

等于是把这项权利从宫外,收到了宫内!

但是收的还不彻底。

辅政大臣依旧有很大权力。

一般奏折的审阅、决策还是由辅政大臣一手处理。

但是刘旦这一改。

相当于收回了决策权!

辅政大臣只有审阅权。

随后奏折上报刘旦。

由中书令张让,按照辅政大臣的意见,批红其中不重要的奏折。

就例如某某郡守逛青楼被举报此类事。

而刘旦亲自批注重大奏折。

例如刺史密报、军队调动等事。

这类事不会多。

也不会天天有。

要是这类大事多,那大汉估计就是出问题了。

刘旦这一改,效率顿时提高了不少。

每一方的工作负担都降低了。

原本应该是一天的工作量,堪堪半天就处理完毕。

一群辅政大臣走出宣室殿时。

仍还有些不敢置信!

众人心中都冒出一个疑惑:

“燕王这才刚接触政务,就对政事处理如此熟稔,难道他有神鬼莫测之能?”

没有几十年浸润官场的经历。

是不可能做出这等精妙的政务细化的。

而且不止是细化了流程。

还加强了皇权!

这一群人精,拔一根头发丝儿下来都是空的。

他们早就看出来燕王在收缴他们的权力,从而加强燕王自身的权力。

或者说是在加强皇帝的权力!

不过看出来归看出来。

众人也不敢吱声啊!

没看到殿内的陛下一直眼神微眯,时不时精光乍现嘛。

千万别以为陛下离开龙椅,就不再是陛下了。

反而离开龙椅的陛下。

更危险!

一群辅政大臣心里跟明镜一样。

以前陛下坐的高,看的远。

如今坐的低,难免就会看清他们这些离的近的人!

众人相识一眼,默契的各自离去。

以后谁要是想钻空子。

难喽!

大臣们已经散去。

殿内闲杂人等也被驱赶一空。

宣室殿内只剩下刘彻、刘旦父子。

没了外人在场,刘旦便不敢再放肆了,怕挨揍。

他赶忙把龙椅让了出去,笑着说道:

“父皇,您坐。”

“哼!”

刘彻不咸不淡的哼了一声。

一屁股坐了下去,开始翻看今天的奏折。

先看了刘旦处理的重要事项。

刘彻点了点头。

随后拿起张让批红的那些奏折,看了几份,他不动声色的说道:

“你改的这一套好是好,不过....”

“那个中书令权力是不是太大了?”

刘彻今天默不作声的观察了半天。

起先老三搞的这一套,刘彻还以为是他为了偷懒弄出来的。

可是。

看着看着,刘彻就明白过来。

这是在加强皇权!

当时刘彻差点惊叫出声:

秒啊!

大臣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便能很大程度杜绝臣子做大。

而且这种模式还能加快处理奏折的效率。

不错不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当的好!

还好今天他心血来潮,让老三做了一把龙椅。

不然还没有这等高效流程的问世。

不过刘彻也不是全盘满意。

比如那个中书令的批红权力!

“老三,决策权你分给一个太监,你这是为了偷懒,还是为了偷懒?”

刘旦眨眨眼。

无辜的看着刘彻。

您都知道答案了还问?

“过来。”

刘彻招招手,和善的笑道:

“看朕不打死你!”

呵呵。

刘旦尴尬的笑了笑,往后退了两步。

实践证明,朱瞻基搞出来的太监批红确实好使。

皇帝的工作量大大降低。

只是他这么搞。

刘旦不知道他太爷爷老朱啥态度,反正老刘是发火了!

这个批红权下放太监。

绝对是把双刃剑!

这样做确实可以分化朝臣,但是也培养出来一批权宦!

比如刘瑾、冯保、魏忠贤之流。

一个弄不好,这些权宦就会反噬皇帝自身。

而这一切。

只要皇帝勤勉一些,自己批红奏折。

便能全部避免。

一向勤政的刘彻显然就是这么想的!

但是刘旦这么做就没啥问题了。

一则,他就是个临时工。

这个偷懒的法子也是他临时凑活着用一用。

老刘还活碰乱跳呢,人家才是正牌皇帝。

二则。

张让绝对忠心他,刘旦不用担心养虎为患。

不过这一特殊缘由没有普遍性。

所以刘旦的建议还是:

“父皇,您要是没有绝对信任的太监,儿臣还是不建议您这么干的。”

“哼哼!”

刘彻没好气的冷哼两声。

即使有绝对信任的太监,朕也不会这么干!

况且还没有。

之前宫内随时暴毙的中书令便说明了一切。

处理了外戚之祸,对于这阉宦之祸,刘彻一时间还没想到好的办法。

只能先用以前处理宰相的法子。

那就是:杀!杀!杀!

有一点不好的苗头,刘彻就给他杜绝在萌芽之中。

但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他还需要再想想对策。

不过无论如何应对。

像老三这种,把决策国家大事的权力分给太监,他是绝对不会做的!

刘彻斜睨了一眼刘旦:

“行了,没事儿你就可以滚了。”

“好嘞!”

刘旦爽快的应了一声,拔腿就走,这逼班他是一分钟都不想上了!

只是他刚跑下台阶,便听到刘彻的魔音传来:

“以后三日一次的小朝会你来主持,大朝会朕来,怎么样?”

“分工够明确吧?”

刘旦脚步一顿,哭丧着一张脸转过身,正要狡辩几句。

“闭嘴!”

“除了主持小朝会,在府上你也别闲着。”

“西域那块儿事情你负责,朕打算不动刀兵,和平拿下西域诸国。

这事你好好办!

听到没有!”

我听你奶奶个腿儿!

刘旦回府的一路上都在骂窦太后贤!

这老妖婆不是好人呐,以前竟然拿捏我父皇。

良心大大的坏了!

刘旦要狠狠的谴责。

....

你奶奶个腿儿!.

刘旦的嘴很硬,一直说着不要不要。

但是身体也很诚实。

当纵横家门人按照刘彻的命令登门时,刘旦也只好叹了一口气。

那就来吧!

燕王府正厅内。

刘旦装模作样的喝着陶冶情操茶.

几个中年人恭恭敬敬的站在下首,丝毫不敢打断燕王品茶。

如今燕王坐龙椅的事情,早就传开了!

陛下此举,让人浮现连篇!

这几日,燕王党可是活跃了不少,车骑将军走到哪儿都是笑意盈盈。

就连又臭又硬的太史令也笑脸常开。

谁让他儿子是燕王长史呢。

以后燕王登基,他儿子太史令的位子那是妥妥的!

是的。

现在人人都认为燕王会登基,而不是现任的太子。

无他。

太子现在都是燕王党。

他还登基个屁!

一想到这个戏剧性的场景,大汉的一些老臣就唏嘘不已。

想当年。

太子声势那是如日中天!

上有陛下悉心培养,下有大将军、骠骑将军的外戚支持。

那时,人们何曾想过有这一天。

太子竟然成了一个陪衬!

如今陛下对太子已经不再言传身教,外戚势力也烟消云散。

虽然大将军、骠骑将军还在。

但是外戚一说却早已不复存在!

再加上燕王强势崛起,太子完全不敌,他自己本人都投靠了燕王。

呵!

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啊!

本就只手遮天的燕王,如今又明确了继承权。

试问谁敢不敬!

谁敢不畏!

反正他们这几个刚刚翻身的诸子百家是不敢。

就算是燕王喝一个时辰的茶,他们也要乖乖的等!

刘旦瞥了一眼屋内的几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他们一直都毕恭毕敬,慢悠悠喝完一口茶后。

这才淡淡说道:

“能放得下以前你们纵横家的骄傲,能沉得住气,也能受得了委屈,将来才做的好事!

如今不是诸国混战的时期。

你们即将要去的西域虽然小国众多。

但战乱也不频繁,反而诸国有些醉生梦死的安逸。

所以你们这趟去。

想挑拨他们斗起来,注定不会很快就见效。

说不定你们还会吃些苦头!”

刘旦瞥了一眼这几人。

“不过看你们刚才的沉稳劲,是早有心理准备的,那应该不会枉顾本王为你们做的谋划。”

屋内几人躬身行礼,沉声道:

“我等绝不会辜负燕王期许!”

“此一去,不为大汉拿下西域,绝不回国!”

“好!”

刘旦点点头,招了招手。

身后的王波上前一步。

“这是本王的亲信,在西域有几分能量,他之后会把你们送进西域各国担任大臣。

到时如何办。

就看你们的了!”

“是,燕王!”

几人神情明显有些激动。

本以为此去西域是走孤胆英雄路线,没想到燕王给他们准备了神豪开局!

担任诸国大臣!

如此高的起点,他们要是还不能搅的西域天翻地覆。

那纵横家趁早歇着算了!

如今的西域各国,汉人大臣可是比比皆是。

那些人正是刘旦赶去西域的世家大族!

这些人去西域时。

虽然是怀揣着一颗称王称霸的心。

但他们也没有直接嚷嚷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然后自立为王。

无脑的和西域诸国开战。

这不是他们这群文化人的做事方式。

世家造反,可不会这么糙。

得先融入进西域各国,然后谋求官职,再提携子弟,随后控制住大部分要职。

上蛊惑国王,下积蓄力量。

静待时机。

时机一到,那就是他们替天行道的时候了!

这个步骤熟不熟悉?

就是他们在大汉搞得那一套!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换了一个地方,世家照样玩的溜!

而且比在大汉还如鱼得水。

那些小国一听他们来自强大的大汉,而且以前还都是大汉的贵人、贤者。

饱读诗书,琴棋书画、经史子集信手捏来。

世家好一番神秀后。

把那些孤陋寡闻的国王,唬的一愣一愣的!

大汉不要这些世家。

西域小国求之不得啊!

争相聘请他们为官。

都想熏陶熏陶天朝上国的璀璨文化!

当然。

世家能混的这么开。

这一切都离不开‘王爷’的鼎力支持。

如今‘王爷’想安插几个臣子进西域各国,那就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王波,把人插进去就行。”

“你不要露面,免得引起西域各国的忌惮。”

刘旦小声的嘱咐了一句。

“是,王爷,小的有分寸。”

王波躬身应了一声,随后带着几个纵横家门人离去。

王波在西域的名头太大。

又是打着燕王的旗号行走。

不巧的是燕王在西域的口碑...偏黑化?

如果是王波直接安插人进去,估计那些国王半夜都睡不着觉。

得时时刻刻紧盯着自己的王后!

免得被人掳走。

世人对刘旦的误会太深。

他已经不屑解释了。

处理完纵横家,刘旦顺便把小说家的人一并叫来。

“朝廷邸报的事情以后你们接管。”

刘旦看着面前这毕恭毕敬的汉子,吩咐道:

“先抄写朝廷的政策、旨意,记得,这次是发放天下,而不是像之前一样。

某一政策只传给特定的郡守。

要保证各地县令都要人手一份。

最好是二百石官员都能看到。”

喜欢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