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真的有用!
这一刻, 这六个字的含金量在四个少年男女脑海中具象化了。
原来,读书真的有用,读书真的能找到工作!
一直以来的户口限制问题, 让农村孩子无法进城进厂找工作,因为进厂是有户口要求的, 要非农业户口, 哪怕像许红荷这样读过高中, 像江家村的记工员一样,读过初中,依然无法在城里找工作, ‘读书无用’四个字,仿佛要刻在大河以南的人基因里!
除了极少数干部家庭,依然坚持让家中个别男孩读书外, 整个大河以南都找不到几个识字的人!
后来国家建立扫盲班,刚开始, 扫盲班的作用,就好似村里妇女们集中在一起纳鞋底、编草鞋、编竹篮的地方,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每人抱一捆竹篾,坐在大队部门口的地上, 上面老师讲课, 下面人手如蝴蝶穿花般在青黄色竹篾间飞舞, 讲课的老师都是大队里的会计, 为人温和,课讲的都无奈。
这种现象一直到许明月穿过来,先自己成为了记工员,再带着许凤台和许凤发成为了大队部的记工员, 情况才慢慢好转,到许明月成为了大队部主任,许凤台成为小队长,许凤莲嫁人后,也成为了水埠公社财务部会计后,扫盲班就再也不是摆设,所有的人,中午吃完饭没事,就去大队部,夏天就在大队部里面,江地主家的宅子极好,冬暖夏凉,穿堂风极大,堂屋也大,地面都是青石板铺就,又干净又凉爽,坐在上面,躺在上面听老师讲课。
有年纪大的记忆力不行,听不懂老师讲课,就在青石板上一躺,或者靠着墙眯会儿午觉,这么多年下来,无法进学校读书的人,就在扫盲班扫盲,一眨眼时间,这样的习惯,他们已然坚持了有七八年。
七八年下来,哪怕他们平时不写字,凭着印象,也让他们大致的把试卷做完。
许二丫激动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回到家的时候还忐忑呢,没想到全家全都喜气洋洋,从来都是家里活干的最多,饭吃的最少的,今天她爹妈都难得的给了她笑脸,给她打了一碗浓稠的野菜粥,夸她道:“二丫不差,那么多人考试都没考中,二丫考上了!”
许二丫正欣喜着自己终于被爹妈看到,就听她妈满脸喜色地对坐在她爹下手的青年男子说道:“明天你就替代二丫去上工,一天十个工分呢,以后就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烈日下干活了,那夏天的大太阳,晒死个人!”
炎炎夏日,‘晒死人’三个字不是形容词,而是实事。
谁都知道双抢辛苦,中暑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些人中暑了及时休息,情况就缓解了,有些人中暑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人就没了。
许明月的外婆就跟着她的婆婆学了一手救治中暑、刮痧的本事,受到十里八乡的人尊重,实在是他们这个地方的医生太少了,大山里就更少了,许明月从小就听着妈妈和她说,谁谁谁中暑快不行了,去找外婆急救的事情。
实事上,她外婆连个土郎中都算不上。
许二丫前一秒还因为得到了母亲给她盛的一碗稠粥,在被夸奖了的高兴中,笑容还没来得及加深,下一秒就僵在了脸上,不敢置信的抬头看着满座的家人。
家里人人都一副喜气洋洋理所当然的表情。
二丫母亲见到许二丫脸上僵硬住的表情,一巴掌拍在了她的后背上,她刚吃进嘴里的一口野菜粥,就这么被她母亲给拍了出来,呛咳了起来。
二丫母亲一边嫌她埋汰,一边骂她:“你那什么表情?你还不愿意咋地?你也不看看你多大了?再过两年就得给你说亲嫁人了,到时候工作你还能带得走不成?到时候不还得你哥哥来接手?还不如一开始就让你大哥去干呢,你大哥好了,以后你嫁人,不得给你撑腰?你婆家要是知道你大哥是养鸡场的正式工,不得高看你一眼?说不得还能嫁到河对面去呢!”
哪怕如今临河大队‘富裕’了,嫁到河对面,依然是大河以南人的执念,只要说起嫁人,最大的向往就是嫁到河对岸的炭山。
许二丫好不容易止住了呛咳,却低着头,把头埋进了碗中,一句话不敢说,不敢回嘴。
她已经被打压的习惯了,习惯了处于家中食物链的最底层,习惯了被掠夺,心里甚至也顺着她母亲的话想着,是了,大哥要是有了工作,婆家会高看她呢,大哥当上了工人,以后就能替她们姐妹们做主,不会被婆家欺负了去。
可泪水依然止不住的蓄满了眼眶,一颗一颗的落入碗中,她却不敢抬头,让家人看到她哭泣的样子,害怕让他们知道她不甘。
不甘。
是的,不甘。
明明,考上的人是她,工作是她的啊!
为什么……为什么……
另一边,江荷花家中同样如此。
江荷花是家中长女,她下面还有个小她两岁的弟弟,其它弟弟妹妹年纪都小,不符合养鸡场的招工要求,她弟弟十四岁了,个子比她都高了,去养鸡场工作却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