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307章 闫春香与当地人的婚姻(1 / 2)

(' 闫春香与当地人的婚姻, 并没有在女知青中引起太大反应,更多的知青都是把目光放在临河小学的教师考试上,马上又是新的一年招生考试, 男知青那边也没有任何想要在当地娶个女孩子,减少自己劳动的想法, 整个临河大队、和平大队、建设大队的知青们, 全部心神都在关注新的一年, 还会不会招新老师。

知青们的目光整天都是在往校长室那边瞟,他们已经为新一年的老师招聘考试准备了一年之久,都在摩拳擦掌。

校长这边目前也不清楚, 之前说了,今年招生,会招隔壁五公山公社的学生, 但五公山公社很大,下辖的几个生产大队, 远的,丝毫不比临河大队距离水埠公社近, 很多还在更远的山里,想要到临河小学来读书非常难,且消息不一定能通到大山里面。

近一点的, 就是隔壁石涧大队。

趁着过年, 休息了十来天的许明月也在思考, 她当上了公社书记后, 要怎么带领公社发家致富的问题。

为此她在家里休息的日子也没有闲着,白天无事的时候,就自己在房间窗前的书桌上写写画画,将自己的想法一项一项的写在信纸上, 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都纪录下来。

他们这里最大的资源,除了大河以南的这一片一望无际的大山外,就是家门口的这条竹子河。

竹子河不论是养殖各种水产品,鱼、虾、蟹、珍珠,还是菱角、莲藕、芡实等水生植物,都是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只是竹子河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它太大了,它途经的地界并不只是水埠公社,也就是说,它的所有权不在水埠公社,水埠公社想要发展竹子河,还要得到邻市政府的支持。

竹子河暂且无法利用,就只能利用大河以南的大山。

大河以南就有一座现成的茶山,只是现在这座茶山因为特殊年代的原因,几近荒废。

许明月想把这座茶山再利用起来,再栽种开发新品种,请专家过来科学种茶,培育管理。

上班第一天,她就将自己的想法先给许金虎提了,土生土长的许金虎对于种植水生植物并没太大的信心,从他出生以来,这些水生植物于当地人来说,就是平常到再平常不过的东西,他们很难想象,外地人是吃不到这些东西的,是需要买的,在他们眼里,这些都是没人吃的东西。

“你坐你坐,你赶紧坐。”许金虎生怕她累着了,对肚子里娃娃不好,赶紧让她坐下,给她倒了杯热水:“叫你在家里多休息几天,你也是闲不住。”

许金虎如今对她提出的任何意见都不反对,而是认真思考是否能实施的可行性。

“竹子河不是我们一个水埠公社的,想要用起来,隔壁公社,邻市他们怎么想还不知道。”许金虎沉吟地说:“你想种茶,我倒是不反对,可这么多茶叶种出来,要往哪里销,这个问题你考虑过没有?”

茶叶和水稻小麦不一样,茶叶树种下去,并不是马上就能见到收成和效益的,短时间内看不到收成和效益,社员们不一定愿意在繁重的农活之余,还去种茶,打理茶园。

许明月说:“销量这个问题,我会去跑,先去市里看看,市里不行再去省里,省里不行再去外省,茶叶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市场,没道理现在种出的茶叶就销不出去了。”

他们本地人依然保持着喝茶的习惯,就比如许金虎,一天不喝一杯浓茶,吃东西都没味道。

可本地人吃茶产茶,就是想不到去卖茶。

在许明月的规划蓝图中,不光是大河以南的三个大队作为试验点,她还想拉着整个五公山公社一起进来种茶。

当地真正适合种茶的地方,还是五公山!

许金虎对于五公山怎么样,并不太关心,他只关心水埠公社。

他道:“这样,我先把五公山的人召集起来,问问他们的想法。”

于是开春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水埠公社和五公山公社两个生产大队长,来水埠公社开会。

五公山公社现在的革委会主任是许金虎的大女婿陈正毛,陈正毛是以许金虎马首是瞻,五公山公社书记之前被王根生等一群人搞下去批斗后,心气一下子就散了,凡是明哲保身,也不跟陈正毛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