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292章 楚秀秀还不知道阮芷兮(1 / 2)

(' 楚秀秀还不知道阮芷兮以为她是和学校的哪个男知青在幽会, 才大晚上出去待了这么长时间。

实际上她去老校长家待的时间并不长,但若是用上厕所的借口,显然又太长了, 毕竟老校长家在许家村村中心,距离村尾高地上的学校, 起码也要走六到十分钟呢, 一来一回加上在老校长家说话的时间, 除非的掉进厕所去了。

且这么长时间待在厕所里,哪怕临河小学建的厕所已经足够干净了,可进去久了出来, 身上依然难免沾染臭味。

可楚秀秀身上,哪里有一点臭味?

楚秀秀走后,许红桦媳妇看到堂屋靠墙的竹床上放着的一大袋子棉花, 伸手拎了拎,不禁诧异道:“不轻呢, 起码有1八九不离十重!”

楚秀秀空间的棉花说是亩产百斤,但数字没有那么精确, 实际上是超了一点的,这一袋子棉花既没有晒过,也没有去籽, 许红桦媳妇管着大队部后勤的事, 经常给去大队部用工分兑换粮食的人秤稻子, 棉花有多少斤, 她上手一掂量,就能估算个八九不离十。

“也不知道她一个新来的知青,哪里搞来这么多棉花的。”许红桦媳妇说。

老校长抬了抬眼皮,“她说是家里给她寄来的!”

许红桦媳妇撇了撇嘴, “骗鬼呢?刚好这么巧,新来的几个知青家里都同时寄棉花来了,寄棉花还不做成被子,寄新鲜棉花来!”

几个人都心知肚明,肯定是黑市上来的。

老校长原本就不算直的背脊有弯了几分,叹气道:“这么多的棉花被她一个知青遇上了。”

他看了几个知青在学校楼顶的露台上晒的棉花,每人都起码有小十斤,他估算一下,这些棉花加在一起也得有四五十斤了。

他对许红桦说:“这段时间你叫人在大河上留意一下,看那买棉花的还来不来。”

老校长是想着,今年的棉花刚成熟,人家能一次拉过来这么多棉花卖,后面说不定还有。

早上来学校,在大河口里见到正坐在船上吹着晨风的许明月的时候,老校长喊了她一声:“大兰子,你天天在大河上跑,顺便打听下最近有没有卖棉花的商船来我们这边,这马上冬天要到了,娃儿们没被子可不行。”顿了顿,老校长又补充了一句:“也不需要多,别把学校里的娃儿冻出个好歹来就行。”

买太多了,他也心疼。

好在买回来的棉花弹成被子后,那就是学校的被子,用个十年二十年的都还是学校的。

这样一想,老校长又舒心起来,现在怕的不是买多与少的问题,是怕买不到的问题。

许明月略有些诧异的看了老校长一眼,笑着点头,声音爽朗道:“大爷爷,我晓得啦,会留意的!”

老校长现在对许明月是格外满意,点头说:“你办事,我放心哦~!”

以前也没发现凤台这几兄妹是能人,哪晓得这丫头离了个婚,回来就跟变了个人似的,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要不是他亲眼看着她一点一点的蜕变成如今这样的,回想起过去的她和现在的她,简直不敢相信是同一个人。

还是她前头那个克她!

想到这里,他目光又不由落到站在船尾,沐浴在晨光中,安静的摇着浆的孟福生身上,满意地摸了摸胡子,想:还是现在这个旺她,看他们两人结婚后,日子过的是蒸蒸日上,这么多年都没听两人拌过一句嘴,对阿锦也好。

随着许明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喊‘阿锦阿锦’,现在整个临河大队都没有再喊阿锦‘大丫’了,大家都知道阿锦是许明月的掌上明珠,疼宠万分的那种。

等船走远,许明月望着波光粼粼的河面,脑中却想刚刚老校长的嘱托,和前些天新知青楚秀秀来找她问弹棉花的事情。

难道这新知青的棉花不是家里寄来的,是黑市上买的?黑市上最近有棉花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