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272章 可这一回,老校长却强(1 / 2)

(' 可这一回, 老校长却强硬的很,许明月说要给每个教室都通上电,老校长就要通电!

在老校长看来, 临河小学建在了他们许家村,那就是他们许家村的学校, 现在学校的一切支出都是大队部在承担, 那为啥不不通电?反正这钱不花在学校, 也是要花在别的地方的,花在哪里不是花?

许明月也说:“主席说过,再穷不能穷教育, 再苦不能苦孩子!”主席说没说过这句话许明月不知道,在座的其他大队干部也不知道,反正许明月说主席说过, 那就是主席说过了:“主席又说: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这教育孩子,培养人才, 就和我们大山里种树一样,是重中之重!”

老校长听许明月这么一说,坐在大队部的会议室主位上, 猛地一敲拐杖:“对!再穷不能穷教育, 再苦不能苦孩子!你们一个个的也别眼皮子钱, 舍不得花这点钱, 你们也不想想,你们在座的谁家没孩子?没孙子?今后子子孙孙后代都是要在临河小学读书的!给学校多花点钱,都便宜给谁了?难不成是便宜了我这个土都埋到脖颈子处的老头子了吗?还不是便宜你们的子孙后代!”

许明月也跟着说:“对对对,校长说的对, 主席说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啊!”

在座的不少人都是背过《红色宝贝书》和《主席语录》的,不禁疑惑他们好像也没从这两本书里看到过主席说过这样的话啊?可许明月现在是整个临河大队级别最高的干部,只比江天旺和许金虎低一级而已,她在临河大队素有威望,哪怕大家心里疑惑,也不禁思考,是不是小许主任的话语,毕竟从她以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看出,最后的结果都是带着临河大队乃至整个水埠公社越走越好!

这样想着,许红桦和江建军等人态度就不由软化了,许红桦率先举手说:“既然校长和小许主任都这么说了,那我也支持给临河小学每个教室都按上灯泡,毕竟跟着党走,跟着主席的指示走,总不会错的。”

江建军见他这么说,也开口说:“小许主任这些年为我们临河大队做的每一件事情大家都看在眼里,很多事我们现在可能不清楚,但就像主席语录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主席都这么说了,那就跟着做吧。”

大队长和大队书记一表态,其他干部也只能举手表态支持。

施胡万三个村子的小队长就更没话说了,他们三个村子,包括小江家村,目前就只有他们三个在拿工资的小队长家里是确定通电的,其他人家他们说破了皮,人家也不远通电,说交不起一个月一毛五的电费。

简直放他的臭狗屁!一个月一毛五的电费都交不起了?

但他们不愿意通电,他们也不能强拉他们来通电,毕竟后续电费是要他们自己交的,山里本就贫困,要不是近十来年成立了生产大队,他们三个村子被划分到临河大队,和许家村、江家村绑定在一起,抱紧了许家村和江家村的大腿,跟着这两个村子混饭吃,他们三个村子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了。

至于江家村和许家村,愿意通电的人家就多了很多了,主要是这两个村子一向爱攀比,不光是村子与村子之间的攀比,还有他们各自村子的内部,大房、二房、三房、四房之间,也喜欢攀比,那个房要是通电的人数比别的房少了,就跟输了一样,他们各自小队的小队长,就挨家挨户的去聊天,去做思想工作,这个思想工作自然不是什么要支持大队部的建设,支持国家建设之类,而是很原始的:“他们二房有五十二户要通电的,咱们大房只有四十一户,足足比二房少了十一户,咱们可是大房,老祖宗传下来的长子嫡孙!”

“还有哪家没通电的,赶紧过来报名,一个月一毛五的电费都掏不起了?你家里是穷疯了,哪怕是去炭山干上几天活,一年的电费也交清了!我们大房不说通电的人家比二房多,可也万万不能比二房少!”

另外两房则是:“大房和二房都有五十多户通电的,咱们就算比他们少,也不能少太多吧?这三十户都没有,像话吗?我也不要太多,四十户总要有吧?”

这时候人的家族宗族观念极强,尤其宗族内部,攀比之风更甚,最后许家村和江家村两个村子,都凑足了差不多两百户要通电的人家,不过他们家家户户都只要求开一个电灯泡。

大队部也不管他们,把要通电的人家都记上名单,每家每户还要交一块钱拉电线用,可把这些人家给心疼坏了,也幸亏本地有炭山在,家家户户的壮劳力在农闲期间,每家每户出一个壮劳力去挑堤坝,剩下的壮劳力就去炭山钻碳洞挣钱,他们家里实际上是不缺钱的。

交了钱,大队部又安排村里的壮劳力们去山上的杉树林砍杉树做电线杆。

本地的水杉树生长的又高又直,很适合当电线杆。

一棵棵的杉树从山上砍下来后,还不能马上用,而是全部堆到了水电站下面的河道里泡着,要好好泡上一段时间才能用。

水埠公社那边,江天旺也将临河大队要用的电线给拉来了。

陈卫民他们一日都不得闲,先是安装发电机设备,还要实验,试用。

等水电站全部安装完毕,又开始装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