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月就笑着打哈哈说:“我都当干部了,还穿花布?”
“花布咋了?干部就不能穿花布衣裳了?”他用拐杖扫了好几件阿锦的拜年服到许明月脚边:“你多拿两件,改一改,给你和阿锦都改一件。”顿了顿,他又说:“给你哥哥家也多挑几件。”
今天来的都是各村的村长,下面的小队长就没叫过来了。
老校长是心疼许明月就生了一个姑娘,那不得把姑娘当儿子养?
许明月原本不想挑花布棉袄的,棉衣别看厚实,又重,保暖效果也没有羽绒服好,许明月就喜欢穿鹅绒服,穿在身上又轻又保暖,四肢也能伸展开,不沉重。
可想到这些花布棉袄小雨、老太太、许凤莲应该是喜欢的,便也就没拒绝,从里面挑了几件霉斑少的,确实如老校长说的,这年代的审美还是花布衣裳好看,主要是明亮的色彩在这年代太少见的,在这个沉闷的时代,需要这样鲜亮明媚的色彩来点缀一下。
一样的花布袄子,穿的人少了,或许有人会指指点点的背后说你,可这么多花布袄子呢,到时候估计都要成为临河大队的人手一件的队服了,穿的人多了,也就不起眼了。
几个大队部干部挑完了衣服、鞋子,除了老校长说的校服,和明显只有孩子们能穿的裤衩子外,其它衣裳也没有留在这,他们还是有些防着外来知青的,毕竟是黑市买回来的,他们本地人不觉得这有啥,可外来的人可不这么想,他们又全都又装回了袋子里,用牛车拉去了大队部,顺便把许明月的那一千两百块钱中,剩下的钱给结了。
当初他们以为有五百块钱的瑕疵布就已经不得了了,哪晓得她拉回来这么多!
教师宿舍距离学校大门口隔着八个教室的距离,在大门的右边那一排,这里的夜晚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哪怕有听见外面有动静的,也不敢出来瞎看,怕出什么事。
毕竟山上的狼嚎声,几乎夜夜不断,他们只是因为住在拥有坚固水泥砖石墙的学校里,夜晚才能不受狼嚎声的影响,睡得安稳而已,但到了晚上,他们也是不敢乱出门的。
女知青就更不用说了,她们除了防备野兽,还防备本地人,明里暗里不晓得多少人打过她们的主意了,不过是因为有蒲河口农场的小许主任镇着,没人敢动手动脚而已,都是家里女人来试探,或是暗地里送些家里的鸡蛋、山楂、野柿子,或是一把树莓。
要是插队到大西北、北大荒那样的地方,一年干不完的农活、吹不玩的风沙,她们或许还会因为受不了下乡的苦,会在当地找个农村人嫁了,可现在有临河小学的老师岗位在吊着她们,她们全都在卯足了力气想要考老师岗位,觉得只要考上老师,日子就不会那么辛苦了,一个个都拼命学习,谁要嫁在农村啊?
也因此,晚上有时候有村里的男青年来她们女教师宿舍墙外面吹口哨学鸟叫,想叫她们出去,她们一个个呼噜震天响,没一个吱声的。
许明月就这么带着一大包衣服、鞋子和一千两百块钱,回到了荒山。
孟福生还没睡,点着昏黄的油灯在等许明月回来。
今晚的行动涉及黑市,孟福生作为外乡人,哪怕‘嫁’在了本大队,这事大队部依然防着他。
当然,许明月早就告诉过他了,他也知趣的没去大队部凑热闹。
第二天一早,许红桦和江建军就把村里各队的小队长叫到大队部,财务拿着账本,开始给袋子里的衣服定价,定的都是顶便宜的价格,毕竟大队部也没有想靠卖衣服赚钱的想法,当然,老校长那里的几袋子‘校服’没算在里头。
饶是去除了老校长那里的几袋子校服、裤衩子,这些衣服的价格依然便宜到不可思议,尤其那女式皮鞋。才八块钱一双,还不要票!
市面上二手皮鞋也不止这个价格啊!租一双皮鞋穿两天都要五毛钱了,还要交押金!
只要是家里有条件的,几乎都至少拿了一双。
像几个入了级,有工资的村干部,都拿了两双皮鞋。
十六块钱两双皮鞋,真跟白捡的一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