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230章 这些知青老师们是听半(1 / 2)

(' 这些知青老师们是听半天才听懂一个字, 听到最后,他们已经不管了,除了姓一定给他们搞对, 叫什么名字他们说了算。

主要是很多女孩子根本就没有名字,很多都大丫、大妹、招娣、带娣的喊, 好些的, 例如‘草丫’, 名字里至少还带个草字,便可以记下名字叫‘孙小草’,可叫小花小草的也特别多, 把登记的名单一看,一串下来,除了姓不一样, 女孩子们名字大同小异,完全分不清谁是谁。

报完名事情也没完, 临河、建设两个大队的小孩报完名就被他们的父母领回去了,可远些的和平大队和更远的大山里的孩子, 晚上就要住在学校的宿舍了。

光是和平大队和大山里出来的学生,加起来就有一百多人,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男孩子, 女孩子只占到两成。

不是大山里的人不愿意把女孩子送出来换糠米, 实在是没有了, 她们生出来就没有活着的权利。

不到三十个女生, 被老师们排成两队,带去剪头发、洗头、洗澡。

几乎每个小姑娘头上都有虱子!

男孩子还好,头发短,虱子好除, 女孩子都是长头发,这要是睡在集体宿舍里,今后这集体宿舍就别想有安生日子了,被子、衣服上得全是虱子。

虱子可不只是吸血,它们咬在身上,头皮上,还钻心的痒!

所以这些女孩子除了洗澡外,还得剪头发。

小点的女孩子还好,老师让她们干嘛就干嘛,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已经知道爱美了,她们知道自己过两年就要嫁人,死活不愿意剪!

学校的校长目前是由许家村的老村长代理着,本来是想安排孟福生兼任的,孟福生不愿意,村里但凡还算能写会算的,不是被许金虎当初带到了蒲河口,就是后来被带到了水埠公社,许红荷又太过年轻,高中都还没毕业,当个老师还行,当校长还少了些资历,没办法,就只能把老村长请出来。

老村长当年好歹是正经上过私塾的。

老村长别看六十多岁了,身体却健朗的很,眼不花耳不聋,不光嗓门大,脾气也特别大,对那些不愿意剪头发的女孩子们说:“不愿意剪就叫她们滚!把糠米都拿回来!在学校不听老师的,她们是想干什么?有免费的学都不愿意上,那活该一辈子烂在泥里!”

知青老师们听不懂老村长的话,当地的女孩子们可都听得懂,被老村长那暴躁的脾气吓得一声都不敢吭,就这么眼泪汪汪的被老师们带走,将她们的长辫子剪了。

发的糠米都已经被她们的父母带回去了,她们是不可能再有糠米还回去的,况且她们很多都是带着照看哥哥弟弟的任务来的。

有了第一个被剪头发的,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叶甜虽听不懂老村长的话,却能感受到老村长身上的气势很凶,吐了吐舌后,安抚着那些抽泣的女孩子们:“放心,我来给你们剪,保证把你们剪的好看!”

她其实也没有剪过头发,却有审美在,给所有十二岁以上的女生剪的头上民国时期的女学生头,齐耳的短发,剪到眉毛以上的刘海。

这样的头发其实还是长,不利于除虱子,但相对于长发来说,这已经算好的了。

老村长看到还是不满意,对叶甜她们几个女知青说:“留什么头发?全都剪了!头发剪了难道不会再长啊?被子上染上虱子算谁的?”

这要不是冬天,他全部让她们剪成光头!

对老村长来说,有虱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原本他不应该这样大惊小怪,可这是许明月的要求,为了学校的学生宿舍,大兰子那丫头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批粗麻布和棉花被子,那雪白的棉花被子,虽说薄了点,可那是新棉花啊,就这么给了这些丫头、小子睡了,这新被子新被单,谁舍得给它染上虱子?

只要想到这么好的被褥上染上了虱子,老村长就心痛!

学校在建设之初,就是仿造蒲河口监狱,建造小学的建筑工人也是和当初建蒲河口监狱的是同一批人,学校和蒲河口监狱除了楼层低一点,窗户大一点,没有瞭望塔外,基本没什么不同,不光有厨房、宿舍,连集体大澡堂都有,洗完澡直接就进有大炕的宿舍烘烤头发。

被剪完头发的小姑娘们被叶甜、李欣、闫春香等几个女老师分批带到大澡堂内洗澡,没有莲蓬头,只有一只只的木盆,大些的孩子还好,七八岁的小姑娘洗头洗澡还需要老师们在一旁辅助,不是她们自己不会洗,是怕她们洗不干净。

浴室内一块块没有味道的乡下土肥皂在竹制肥皂盒里,这些肥皂并不是许明月车里刷新出来的精油皂,她车里每个月只能刷新一块精油皂出来,自家都不够用,更别说分享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