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224章 这是他们第一次感受到(1 / 2)

(' 这是他们第一次感受到南边的冬天, 他们下乡的这个地方很尴尬,南不南,北不北, 又多山多河,又湿又冷, 那是和他们过去在家乡经历的冬天完全不一样的冷, 像是有一股不详的阴湿之气在往他们骨头缝里面钻, 冻的他们一个个的缩着脖子,双手揣袖,往大队部里跑。

他们今天的任务主要是在学校的四面外墙上刷上宣传标语。

许明月拿着写好的宣传标语递给他们, 在墙上比划这字要写多大,要怎么写:“字一顶要写大,不能潦草, 字体最好全部都统一,要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她问会议室的所有知青们:“宋体你们会吗?”

大队部的其他人全都站在会议室里看着许明月, 他们啥体都不知道,干脆地说:“小许主任, 怎么写你教一下子,你说怎么写就怎么写!”

许明月从初中到大学,干过语文课代表、通讯员、宣传委员, 后面黑板的板报一直都是她负责的, 写字画画她全能, 什么艺术字、花体字, 为了让后面黑板报美观,她都是各种自学,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在黑板上一笔一划的教他们写这种宣传字体的技巧。

许凤台学的最认真!

他个子高, 大队部的外墙和别的建筑不一样,非常的高,需要他这样的大个子来写,那些知青们就先负责临河小学的外墙。

等字教会了他们,大队部就留下了罗喻义、李欣、叶甜等四个人,其他人都拿着许明月刚刚在黑板上写的各种对联和口号出去挖石灰浆去了。

石灰就在临河小学不远处的稻场边上一个挖好的四方形坑里,雪白的石灰在里面用水泡着,此时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雪,让人分不清究竟是雪白,还是石灰更白。

这是之前临河小学建好后,用来刷所有教室和外墙的墙体用剩下的,许凤台拿着凹锹将石灰铲到木桶里,让他们先拎着一桶到临河小学大门口进门地方的空地上搅拌石灰浆。

这里有楼梯上面的房屋遮挡,淋不到大雪,但外面的风雪吹进来,依然冷的叫人直打哆嗦,有人提议将石灰浆拿到宿舍里去搅拌,宿舍里一直烧着炕,温度要比外面要高一些,没那么冷。

又有人反对说:“拿到屋子里搅拌,睡觉走路怎么办?”

他们的宿舍现在都打上了炕柜,十个女生九个男生,每个人都有单独的柜子,角落里还放着个盆架,靠墙的窗户旁还打了一排长桌和几条长凳,长桌上面是几层长长的置物架,置物架的形式有些像现代厨房的顶柜,每个顶柜都有单独的柜门,柜门上有锁扣,总共十个柜门,可以当做书架,也可以放一些日常用品,宿舍门口还给他们用竹子打了一个简单的鞋架,可以说是将宿舍不大的空间利用到极致了。

有了这些炕柜、书桌、置物架,放置他们的衣物、行李、书籍,整个宿舍看起来都干净整齐了不少,但也因为有这些家具的加入,导致宿舍内能够自由使用的空间越发的狭小,要是拎石灰浆进去搅拌的话,那真是踏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他们冷的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两个人拎着木桶中的石灰浆就往宿舍里跑,进了宿舍关上门,感受到宿舍内的温暖,他们才呼了口气。

他们的宿舍也都刷了石灰的大白墙,虽是冬天,又关着窗户和门,但看着还算亮,眼睛在适应了一阵屋内昏黄的环境后,就能看得见了,此时他们都将手伸到火炕上的被子里捂着手,看着放在地上的石灰浆,这才哀嚎出声:“这大冷天的,刷什么标语……”

话还没说完,就被宿舍内的另一名男生重重的咳嗽了一声,眼睛警惕的看着如今宿舍内唯一的外人沈志明。

他们自己之前就是红小兵,在那几个月中学会了上纲上线,抠字眼批斗,从去年6月1号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发表在《人报》上后,就连名字取得不对都要拉去批斗,就更别说说错话了。

这些标语可都是小许主任写出来响应国家号召的积极口号,刚刚那男生那样说,就是犯了大忌,这要是沈志明说的,他们拉他去批斗都不为过。

可惜沈志明是个铁憨憨,自下乡到这里后,又没有离开过临河大队,完全没有反应过来那个男生说的话有什么不对,见他们看着他,以为是等他干活,接过木桶就开始搅拌了起来。

这些刚从石灰池子里挖出来的石灰浆还处于原始的石膏状态,还敲碎了搅拌成泥浆才能用。

其实写这些标语最好的方式,是先将墙刷白了,再在白墙上用红色颜料写宣传标语才最显眼,可惜现在临河大队只有石灰,红墨水倒也有,但这样的墨水都是用来写字的,哪里舍得拿来刷墙?况且一瓶墨水才五十毫升,这么大的墙,得用多少用墨水啊!

许凤台也在搅拌石灰浆,不过他不是在临河小学,而是在大队部。

大队部没有火墙火炕,同样很冷,许明月就在他身边放了两个火盆,许凤台看着妹妹脸上全是满足的笑:“不用,不冷,热乎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