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建军也无奈了, 对这些解开了脚上的麻绳都不愿意走的红小兵知青们说:“学校都还没建好呢,现在招不了老师!”
“我们自己大队还有四个知青呢,隔壁建设大队、和平大队还有五个, 光是我们自己这边都有九个知青了!”
被关在大队部房间里的红小兵知青极力想留在临河大队,根本就不想走, 可他们不是临河大队的知青, 甚至都不是分到水埠公社的知青, 按道理说,他们确实参加不了临河小学的老师招聘,甚至都不能留在临河大队。
但他们也不完全认命, 尤其是几个女知青,“实在不行,我们去找知青办!要是知青办不管, 我们就找市里的知青办!”
她们心里想的,是找吴城的革委会。
可她们现在因为闹革命的事被关在临河大队, 根本不敢再提闹革命的事,她们想的是, 如果知青办和原来的大队不放人,她们就去闹,她们坚决不回她们原来下乡的大队了。
不说吃不饱了, 就说住的, 哪怕她们在临河大队, 几个红小兵知青被关在一个房间里, 大队部的房间也比她们下乡的大队住的土坯房茅草屋好了百倍不止!
这里的地板是青石板,这里住的房间是高墙大瓦,夏天能遮阳,雨天能挡雨, 她们睡的床是木质高床。
哪怕她们现在住的房间是废弃多时无人住的,收拾出来,那也像个人住的地方,甚至比她们一些人在城里的房子都要好很多倍,这里的吃食就更不用说,随便在河里拉点菱角菜和芡实藤回来,就比大山里缺衣少食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还是她们以犯人的身份被关押在这里,要是她们也是插队在临河大队的知青……她们的目光不由的透过窗户,看向在后院里他们用石头自己搭的简陋的小炉子,炉子里烧的是煤炭,锅里煮的是菱角菜粉丝汤,虽没有油,可盐和粮食是不缺的。
她们不由自主的咽了咽口水。
她们在这里被关押的时间不长,可从叶甜几个人谈话中也知道,临河大队有了自己的养鸭场,水电站也在建设当中,想必过不久,就能通电了。
想到她们在山里黑洞洞的景象,尤其是到了晚上,远处是连绵不绝的狼嚎,近处是山风吹动树枝树叶时发出的呜呜咽咽宛如鬼哭般的声音,更别说夜里还有狼群来村里,用狼爪抓懂破土屋、破木门的吱吱声,简直听的人心惊胆战,然而更恐怖的,还是周围人看她们的眼神,仿佛她们不是人,而是一种她们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她们不敢想,只要想到就作呕,就想哭。
她们情愿在临河大队捡石头,也不愿回到她们原来下乡的大队了。
和叶甜一样,家里稍微有些关系的,已经在想着,等临河大队的人不再关着她们了,她们就去城里发电报给家里,让家里人给她们想办法,把她们从原本下乡的大队,调到临河大队来。
她们并不是不下乡,她们只是把关系调到离原来下乡的大队不远的临河大队,想必不会太困难,毕竟只是调位置,下乡的名额是不变的。
不光是女知青,男知青们想的也差不多,他们这段时间当红小兵,各个大队串联,见过了不少大队和村子,临河大队是与他们之前见过的大队精神面貌完全不一样的大队,听说他们未来还想再建厂子后,他们觉得在这里,才附和他们乡下时振兴农村,发展农村,支援农场建设的伟大目标。
而且真的厂子建起来,他们这些知识分子也能发挥他们的作用,能够进厂,哪怕就是当个喂养鸡鸭的人呢?
江建军和许明月此时还不知道这些红小兵知青们想的这么多,就在蒲河口和临河大队都在风风火火搞建设的时候,双抢来临了。
双抢一到,所有活动都要为双抢让路,要抢着把地里成熟的稻谷赶紧割了,挑到打谷场,把谷子脱粒,再在暴雨前晒干稻谷入仓。
一旦稻谷收的不及时,被暴雨被泡了,那这一年就白干了,所以双抢才如此重要,要和天时抢粮食。
原本在山上敲石头抬石头的人自然也不上山了,甚至临河大队因为河圩里和河圩外加起来的三千亩两天,人手不够,让原本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挑石头到堤坝上换取粮食的山里人出来,帮着临河大队一起收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