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地窖黑洞洞的, 两个许家村的妇人也看不见下面情况,就用天女散花的手法旋转着泼的,这样泼洒的效果没有兜头泼那样汤, 水在空气中散了一圈,会散去些热量, 可它攻击范围大啊, 里面原本就拥挤, 一看地窖口的青石板被挪开了,都跑到地窖口这里来了,妇人一葫芦瓢热水浇下去, 下面顿时惨叫连连。
王根生首当其冲!
两个妇人朝里面啐了口:“该!”又忙将青石板给盖上了,还不忘压上大水缸。
她们两人都是大山里面嫁出来的,对于能嫁到到大山外面最大村子的许家村, 两个妇人都很得意,尤其是这几年许家村陆续出了个革委会主任和蒲河口主任, 威势在大河以南越发声威赫赫,连带着她们回娘家都备有面子, 旱灾三年,更是没少往娘家带东西,养活了娘家一大家子。
她们都知道她们现在的好日子是谁给带来的, 不禁说道:“我们都没去找他麻烦了, 这小畜牲还敢来我们临河大队撒野, 真是老鼠掉茅坑, 找屎!”
因为天热,刚开了地窖,厨房里散出一阵恶臭,她们把厨房的窗户全打开了透气。
两人之前就是大食堂做工的老手, 很快一大砂锅的粉丝汤就煮熟了,大铁锅里还煮了一锅红薯。
罗喻义他们也用稻草绳捆了芡实藤提着回来了,因为人多,今天他们割的芡实藤格外的多,一群过来串联的红小兵知青们,此时一个个全都蹲在大队部门口的石板上,剥着芡实藤外面的刺皮。
他们都是城里长大的青年,之前又插队在了山里,哪里吃过这玩意儿?连见都是第一次见,一个个被刺的嗷嗷叫。
芡实藤的刺和别的植物的刺还不同,它不仅锋利,外表不知道是不是还有一种什么植物汁液,刺到肉里钻心的疼。
偏偏他们又饿的不行,是一边剥刺皮,一边吃生的芡实藤。
生的芡实藤口感和藕带类似,清甜脆爽。
罗喻义他们是一边剥一边阻止他们:“别吃光了啊,这是晚上我们做菜吃的,你们要是想吃可以去河圩里割,那边满满一河圩的,到处都是!”
芡实藤和野生莲藕的生长地方还不同,一个长在堤坝左面,一个长在堤坝右面,互不干扰,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布。
几个男红小兵倒是想去,几个抱着木仓的民兵们都站在大队部的周围看着他们呢,他们哪里敢走?
许明月在家也没闲着,院子里的黄瓜已经挂了满架子,许明月摘了一盆新鲜黄瓜出来,拍了整整一搪瓷盆的凉拌黄瓜,在蒜泥、小米辣、小葱上浇了一大勺热腾腾的花生油,热油激发出蒜泥小米辣的香味,绿的清脆、红的鲜艳,喷香扑鼻。
因是夏日,她也没做热菜,又用家里腌制的松花皮蛋和虎皮青椒、茄子,做了一盘皮蛋青椒擂茄子。
这其实不是他们这里的做法,而是一道有名的湘菜,本地人从未这样吃过,许明月也是前世在湘菜馆里吃过,正好教做菜的视频火爆全网,她也跟着学了。
她留了些自家和爷爷家吃的,叫阿锦用菜篮子给舅舅舅妈家送一盆去,自己手和腰间挎着一个装满了凉拌黄瓜的搪瓷盆,手里拎着个用草绳帮着陶盆口的青椒皮蛋擂茄子,送到大队部。
大队部刚打完饭,民兵们正一人抱着个陶碗或坐,或站,都呼啦呼啦的喝着粉丝汤呢,老远就见许明月提着什么东西来了。
站在门口的周宗宝多机灵的人,忙放下手中的碗,招呼自己手下的民兵跑过来接她,还没走近呢,就闻到了她手中搪瓷盆内散发出来的热油激发的蒜泥小米辣的香味,口水差点都流出来了,忙叫道:“还是老大好,跟着老大有好东西吃,我老远就闻到香味了,我来我来!”
两人忙将许明月手中的搪瓷盆和大陶盆给接过去,提溜着一路小跑往大队部跑,一边跑一边喊:“兄弟们,老大给我们送菜来了!还不快谢谢老大!”
一听是老大送菜来了,再大队部里面院子里吃东西的民兵们全都一溜烟的跑出来,一边跑一边喊:“谢谢老大!”
“老大义气!”
这些人全是许明月的死忠。
这年头,想要收服部下特别简单,吃的给够!
所有蒲河口的民兵们都想跟着许明月出差,只要是跟着老大来到临河大队,老大在吃食上就没短过他们,哪怕没有肉,可老大烧的菜,那是比肉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