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建国和许凤莲订了婚没几天, 就到年三十了。
和前两年有人在荒山的路上烧香烧纸不同,今年难得的下了大雨,又下了大雪, 自入冬后,连绵的雨雪基本就没有停过, 如此丰沛的水量, 已经让临河大队的人知道, 明年定不会再旱下去了。
三年没有上山祭祖,这次祭祀,可以说是整个大河以南都出动了, 一时间,漫山遍野都是人。
就连在公社,或是县里工作的人, 也都回来了。
王根生也回来了。
这三年,王家要不是靠着王根生, 肯定要饿死人的,王根生在城里工资也就那样, 可他胆子大,敢倒卖纺织厂里的物资,这物资全是紧俏之物, 他全是靠着倒卖的物资, 才换的一些红薯, 过了这三年, 绕是如此,这三年他日子也不好过。
本来他的钱就被许明月讹走大半,好不容易赚了点钱,到荒山下的裤子都被扒了, 剩下的完全是靠着哄他二婚的妻子和老丈人家,加上继续倒卖纺织厂的布匹,这才回了血。
他平时都吸家里几个姐姐的血习惯了,可这三年大旱,他几个姐姐的日子过不下去,全都得靠他,他这人自私自利惯了,自己爹娘都不想管,以前许凤兰还在的时候,是许凤兰子养活着他爹娘,许凤兰没了后,他爹娘就靠着嫁在村子的大女儿,和嫁在隔壁村的小女儿管。
两个闺女都是伏地魔,自然是不能不管老子娘的。
可他们都大女儿王盼弟是个恋爱脑,她虽然想往娘家扒拉东西,可因为她当年嫁到婆家的方式不光彩,哪怕她一连生了两个儿子了,她婆家还是不待见她,平时把她使唤的团团转,别说往娘家扒拉东西了,还整天被她男人哄着,从娘家把东西往婆家扒拉。
王老头和王老太想使唤一下大女婿,那是比登天还难。
他大女婿在自己家都懒到什么事都不想干,什么事都指望着王盼弟,只一张嘴巴会哄人,怎么可能愿意去给老丈人家干活?他又不傻?
拿捏不了大女婿一家,王老头和王老太就只能被大女婿一家拿捏。
也幸亏他们还有小女儿夫妻俩。
小女儿王招娣看着厉害,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伏地魔,愚孝女,她不光自己愚孝,还带着她丈夫谢二牛一起。
她自己被娘家爹娘弟弟拿捏的死死的,她则将从小一起长大的谢二牛拿捏的死死的。
娘家所有的事,都被王招娣夫妻俩包了,自己都没得吃了,还要摸河蚌,给老子娘送去,将晒干的河蚌肉给在县城工作的弟弟送去,生怕他在城里没东西吃。
但人就是贱的,大女儿恋爱脑,被大女婿一家拿捏的整日回娘家哭着往婆家扒拉东西,他们反而对大女婿一家客客气气的,王老太更是觉得大女儿可怜,被亲家一家欺负,大女儿回来打秋风纯属无奈。
反而是对养活他们老两口的小女儿夫妻俩,大约是谢二牛实在太老实太好说话了,王老头反而是对小女儿非打即骂。
动不动就被王老头抽耳光的王招娣,明明恨王老头恨的要死,发狠的时候简直想跟王老头同归于尽,可她老娘的两滴泪,就让她心软了,整天嘴巴上发狠的对王老头说:“我再管你一次我就是狗!”
可只要她老娘过来抱着她哭两句:“我滴儿哎,是娘没用,是娘对不起你们几个嘛!阿娘的命就是苦,一辈子受苦的命,怎么办呢?儿哎,你别怪他,他是你爹,他就是这么个狗脾气,一辈子都这样了!”
哭的王招娣流泪不已,然后又任劳任怨的拉着谢二牛去给娘家干活。
问题是,谢二牛他也愿意。
王招娣从小就看着自家老子是如何打她娘的,所以这找对象上,她找了和她老子性格截然不同,对她言听计从予取予求的谢二牛。
她明明很痛恨她爹,可就像是被洗脑洗进了灵魂一样,一边抗拒,一边逃脱不了。
她逃脱不了,拉着谢二牛一起给娘家当牛做马,可她公公婆婆却不是傻子。
她公公婆婆恨死了王招娣,却拿二儿子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句话叫有了媳妇忘了娘,在谢二牛身上是彻底践行了这一点。
她公公婆婆没办法,只能把谢二牛一家分了出去,和大儿子一家住在一起,把他们分到村子的另一头,眼不见心不烦。
可两个村子只隔了一条山涧,自己儿子整日把丈人丈母娘当亲爹娘养着,比亲爹娘还亲,她公公婆婆看着心里又怎么是滋味?只说这个儿子说白养了,心底无比后悔,当初同意二儿子娶了王招娣。
实际上,他们不同意也没用,谢二牛就认死了王招娣。
真正让王根生日子不好过的,是他被卖到大山里的二姐王来娣。
原本被卖到大山里的王来娣,是和娘家老死不相往来的,可这次大旱,旱情最严重的,便是大山里面,他们种地面积本来就少,取水本就困难,三年大旱,让山里的人颗粒无收,死的人不计其数,且死的大多数都是女孩,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