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月明[探案]

第178章(1 / 2)

乐声悠扬,舞蹈登场,舞者们柔美而高雅,仿佛天女下凡一般,每个动作都带着力量与韵味,仿佛从绝美画卷中走出来的。

朱懿德对万灵安说:“首辅大人,好久都不见你了,身子可好些了?”

“回皇上,臣已经无碍了,多谢皇上挂念。”万灵安声音沉着道。

“朕给你赐下的婚事,不知首辅大人可还满意?”朱懿德说这话时手指敲了两下御座的扶手,默默地注意着万灵安的表情。

“陛下的赐婚,臣自然不胜感激。”万灵安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波澜,只是从善如流道。

太皇太后张氏说:“万大人,你姑母明贵妃一直记挂你的婚事,如今婚事已定,她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了,你说是不是啊,明贵妃?”

明贵妃一怔,旋即说道:“太皇太后说得是,苏小姐文采斐然,性情柔顺,确实是灵安的良配,臣妾也替灵安谢谢陛下了。”

“爱妃不必多礼。”朱懿德笑了笑,说。

太皇太后又说:“李太后又生病了吗?今日的寿宴怎么不见她?”

“母后这些天身体不适,太医每日都过去给她号脉,却还是不见起色,所以今日才没有过来。”朱懿德解释道,“不过,她还是给太皇太后精心准备了一份贺礼,恭祝您福寿安康,长命百岁。”

“难得她有这份孝心了,让她好好养病吧,养好了身子最为要紧。”太皇太后倒也没有不悦,只是挥了挥袖子说。

李太后一向体弱,仿佛药罐子一般,她不是皇帝的生母,与朱懿德关系也不亲近,但毕竟是他名义上的养母,所以朱懿德继位后,她便由先帝的淑妃变成了当朝太后。

朱懿德补充道:“皇祖母,百官也给您送了贺礼,要现在看看么?”

“好啊,让哀家看看吧。”老人家似乎很高兴,饶有兴味的样子。

内侍们鱼贯而入,捧着贺礼一项一项地给她介绍,她微笑着点头,“甚好,让大家费心了。”

在展示到其中一个礼物时,太皇太后却神色一变。

这是一座中兴龙灯,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由三名内侍捧着进来。

“这是……谁送的?”

“回太皇太后的话,这是锦衣卫佥事景暄和所赠。”内侍回答道。

“景大人今日来了么?”太皇太后问。

景暄和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朝她施了一礼,“微臣在此,见过太皇太后。”

她穿了一身赤色的官袍,上面绣满了鲜艳的织锦,头戴云纱冠,冠上饰以金丝和珠子,难得地打扮了一番。

“景大人,早有耳闻啊,今日初次相见,果然不同凡响。”太皇太后说。

“多谢太皇太后夸赞,微臣惶恐。”

“你是怎么想到送我中兴龙灯的?”

“微臣知道,太皇太后是山东邹平人,此地最为兴盛的便是中兴龙灯了,臣想着,太皇太后离家许久,一直住在紫禁城中,应是思乡心切,便送给太后一座龙灯,聊表心意。”

“好孩子,有心了。”太皇太后脸上的皱纹似乎都舒展了,“皇帝,景大人很是用心,当赏,哀家很是中意这个礼物。”

“皇祖母开心就好。”朱懿德孝顺地说,又吩咐道,“来人,景大人有功,赏南海玉如意一柄,大红织金胸背麒麟罗衣一袭。”

说实话,他一直都对这位老太太有着很深的感情,当年他在冷宫中时,除了明真儿一直在他身边,还有太皇太后不时给他送去一些御寒的衣物和煤炭,他才得以挺过寒冬。后来先皇驾崩,也是太皇太后力排众议推他上位,他才得以做了大明王朝的君主。

“臣谢皇上,太皇太后赏赐。”景暄和从容道。

明贵妃却突然捂住嘴,干呕了几声。

太皇太后关切道:“明贵妃,你也身体不适吗?”

朱懿德拉住明贵妃的手说:“之前一直都没有告诉皇祖母,真儿,她有孕了,已经三个月了。”

“贵妃有喜,这可是大好事啊,皇帝,应该早叫哀家知道才是啊。”太皇太后抿嘴笑道,又说:“女子有孕理应好好照顾,叫御膳房当点心,多做些补品,太医院也应经常给贵妃开些安胎药,可要让哀家的曾孙顺顺利利地长大。”

“多谢皇祖母挂念,孙儿一定照办。”朱懿德点头微笑道。

又有两名内侍抬出一个木盒,这木盒很大,精美无比,上面雕刻着福禄寿神仙,还有吉祥莲花纹,蝴蝶、翠鸟环绕,很是喜庆。

连木盒都如此精致了,真不知里面的礼物该是如何华美!

内侍慢慢地将盒子打开,突然不受控制地尖叫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