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424章 荣养与交代(2 / 2)

其实他无所谓的。

他在洛阳、汴梁都有宅邸,还很气派,在江陵城郊还置办了庄园。南下大潮愈演愈烈,他并未落于人后,遣家将南下巴陵,开辟污莱,营建庄宅,已然小有成果。

而在担任单于大都护期间,收到的胡部孝敬更是堆积如山,都发愁在何处安置那些牛羊马驼了。

钱财,对他而言只是个数字,他也不热衷这些。若非妻子实在喜爱一泉坞,说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他都懒得关注。

“一泉坞既归你了,就好生经营。”邵勋说道:“少府会拨发五千匹绢,助你将此坞改造一番。一泉坞我很熟悉,位于山岗之上,风景绝胜,就是住得不太舒服,需改造一番。此事你不用管了,居家守孝即可,叔父帮你办。大成之后,比洛阳、汴梁的宅邸都要富丽堂皇,更有自然野趣,足慰晚年了。”

邵慎欲言又止,最后只能应了一声。

叔父都提到“晚年”了,他还有什么话说?接下来的日子,大抵就是在家闲居了。

政治和军事上的人生,已然结束。

对这个结果,不能不说没有遗憾,但事实如此,只能尝试着去接受。兴许不太难吧,也就是一开始难受一些,但他已经在家居丧数月,似乎已经没开始那般不习惯了。

“走,去用饭吧。”邵勋看了看里面,拍了拍邵慎的肩膀,起身说道。

“好。”邵慎面色平静地起身,跟在邵勋后面。

他的一生,与王弥在弘农反复缠斗过,与索头在中陵川亡命搏杀过,进过蜀中,到过塞外,也算是足够丰富了。

就此荣养,似乎也不错。

******

上元节过后,诸衙署逐步恢复上直。

平章政事羊曼重病请辞。邵勋去其府上探望了一番,着其安心养病,职位仍替他保留着,并以其子、雕阴太守羊札为冗从仆射,调入京中。

氾袆、刘闰中二人倒还身体不错,邵勋将二人召入太极殿,交代诸般事项。

“朕西巡之际,关东当镇之以静。”邵勋首先定下了基调。

“徐州三年治河,邗沟大为改善。开春之后,余下的四万男女老少编为役户,连同平定拓跋鲜卑时虏获的丁口,计九万余人,悉数发往新兴、雁门二郡,整治滹沱河。都水监已经派人去看过了,兴许要两年。那就准备两年所需资粮,用心整治。完工之后,太原、岢岚、西河、上党、乐平、平阳、河东诸郡陂池、河道需要整修的,亦时间整治。”

说到这里,邵勋沉吟一番,道:“这么多人开挖沟渠、疏浚河道、修建大堤,不是什么小事。需不需要出动禁兵、府兵看守?”

刘闰中一听,立刻说道:“陛下高看他们了。徐州治河三年活下来的人形容枯槁,早就没了反抗的心气。索头之众,虽言数万,然为朝廷大破,已然丧胆。既无马,又无弓刀,便是有匹夫鼓动挑唆,又能如何?并州诸郡多有郡兵在哪处治河,把郡兵集结起来便是。若郡兵不足,臣便调发蕃部劲骑,保管没人闹事。”

邵勋点了点头,道:“还是并州之事。军学、县学、郡学阙员甚多,朕不要你们今年就补上,但多少补一些,让并州军民看到朝廷在努力解决此事,可明白?”

氾袆躬身应道:“移风易俗,国之大事,政事堂明日便召集三省官员会商,列出条陈,尽快操办。”

“第三件事。”邵勋继续说道:“今北地豪族纷纷南下,稍有些乱,酿出了不少事端。政事堂议一议,或可派员南下,指导一番。朝廷确实不管他们,任其开荒,但有序强于无序,不能一点不管,你们看着办吧。”

“是。”氾、刘二人齐声应道。

刘闰中可能还没反应过来,但氾袆已经琢磨出一些味道了。

天子大概意指两事。

其一是南下豪族看到某处比较不错,一窝蜂涌上去,争斗不休,伤了和气,反倒拖慢了开荒进程,得管一管。

其二则是不少江东豪族正往扬州南部诸郡迁徙。晋安、建安二郡这两年就多了不少人,于山中平地开垦,慢慢落脚。他们也有些混乱,更激起了蛮夷的敌视,需要朝廷管一管,甚至支援部分钱粮、器械,驻军可能也需要配合。

这事比较繁杂,得好好琢磨一番。

“第四件事。”邵勋扫了二人一眼,道:“不少北地俊彦去了南方后,有些耽于享乐。朝廷或可想想办法,令其钻研崇有新论、穷究宇宙道理,革除士林弊风。此事倒不急于一时,但需常抓不懈,尔等仔细了。”

“是。”氾、刘二人再度齐声应道。

“还有最后一事。”邵勋说道:“政事堂与少府协商,交广、扬广之间的海运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如何航行最安全,什么样的船最合适,该形成条文了。尤其是沿途重要的海浦,都水监好好派人查一下,诸般情状,登记造册,以利后人查阅。”

“是。”

邵勋想了想,没什么该交代的了。

饭要一口口吃,每一年都有进步就非常不错了。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