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

第49章(1 / 2)

秦慕修看出她的疑惑,笑着摸了摸她脑袋,“我的病已经好得差不多,你们一个个的都下地干活,我总不能还在家闲着。你去试试看,能卖掉的话,再买些空白门联纸回来。”

“你打算写门联?”

“是啊,还有十几日就过年了,镇上的人家肯定要买门联过年。”

赵锦儿有些心酸,公公生前留下遗言,让阿修读书识字,是为了让他出人头地,而不是做这些笔墨生意的。

暗暗咬唇,等明年开春,一定要让他回书院重新读书。

当晚,赵锦儿果然找秦老太讨了写颜色庄重的碎布,按照秦慕修的指导,把他的手稿一一装订起来。

不装不知道,一装,竟然整整装出了五本厚厚的书来。

都是蝇头小楷,可想大家出门的时候,写得有多辛苦。

赵锦儿又是一阵心疼,“你写可以,但不能再这么拼命了,眼睛熬坏了不值当。”

秦慕修笑道,“你们下地都没人喊过累,我写几个字哪里就累出毛病了?”

翌日,三个姑娘都起了一早,因为也不买啥大件,怕驴车太招眼,三人便步行去镇上。

路上,章诗诗一改之前的高冷傲娇,拉着赵锦儿说个不住。

那亲热劲,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家子亲姐妹。

秦珍珠在旁看着都咋舌。

到了镇上,章诗诗突然道,“啊呀,我好像吃坏了,肚子好痛,得找个茅房如厕。”

秦珍珠指了指一个小巷,“那边有个茅坑,专门给来赶集上街的人用的。”

“你陪我一下吧,我不认得路。”章诗诗挽住秦珍珠的胳膊,“嫂子你就别去了,在巷口等我们就行,这种公用的茅坑,气味难闻得很。”

赵锦儿便道,“那你们去茅厕,我在那边的品雅书局等你们。”

章诗诗面色微变,该死,小巷子里才好办事啊!

不过,相信春风楼的龟奴也不是吃素的,等会她在茅坑里多赖一会,不怕不成事。

第70章 金贵的手稿

赵锦儿刚走进品雅书局,便闻到一阵阵扑鼻的纸墨香,整个人不由神清气爽,怪不得人家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老板是个三十来岁的儒雅中年人,笑眯眯的问道,“姑娘,想买什么书?”

赵锦儿腼腆一笑,从包裹中拿出秦慕修写的那五本手稿。

递到掌柜手中,“我不是买书的,这是我家相公写的手稿,特地嘱咐我带到这里,看您收不收。”

老板闻言,疑惑的“哦”了一声,笑道,“打算卖手稿给我?”

大部分顾客都是来买书的,也有小部分来卖些旧书或者孤本什么的,卖手稿的,还是头一次接待。

赵锦儿点头,但看老板的样子,没抱几分希望。

不料老板翻开其中一本,刚看两眼,眼睛就开始发亮。

又迅速的往后翻,不过片刻功夫,就把五本都大致翻了一遍。

“冒昧问一句,你相公在哪个书院读书?”

赵锦儿如实道,“他因生病,如今休学在家。”

“不可能啊,休学在家,怎么会有应天书院的教学稿?”

这时,一个少年也走进来选书,一听到应天书院四个字,连忙问道,“老板这里有应天书院的教学稿?”

老板笑道,“应天书院乃是皇家书院,教学稿之所以受广大学子追捧,因为是由太子太傅带着夫子们编的,说不定考题就是从这教学稿中出。

正因如此,京中那些贵胄学子相互都商议好了,应天书院的教学稿绝不外传,为的就是保持住他们的优势,我这里自然是没得卖的。

只是前年去京城时,有幸从一个在应天书院中念书的远亲家里窥视一眼而已。”

“那您手中的……”少年的眼神求知若渴。

老板也不隐瞒,笑道,“我手里的是这位姑娘相公的手稿,确实是应天书院的教学稿。我打算高价给她收过来,再定向独家售给墨云书院的学子们。”

少年一听,急得眼睛都红了,“老板您这样,对其他学子岂不是很不公平?”

老板坦然笑道,“我不过是个生意人,做生意,肯定要利益最大化啊。”

少年听着老板的意思,他这种连书院都进不起,只能在家自己摸索温书的穷学子,是不可能买得起这份手稿的,不由丧气万分。

赵锦儿在一旁听着,只觉得他们口中的应天书院,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而自家相公手写的这几本,正是这家书院绝不外传的教学稿。

而且,老板要花高价收手稿?

“老板……您打算出多少钱收这份手稿?”

老板长得虽然儒雅,但绝对是最精明的生意人做派。

当即反问,“姑娘打算多少钱出?”

赵锦儿歪头想了想,买笔墨纸花了一两左右,阿修拖着尚未好全的病体,每天枯坐在小桌上写啊写,着实也是辛苦。

那就……五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