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爵钗

金爵钗 第243节(2 / 2)

崔之瀚眨了眨眼,道:“崔某并未离开。”

“你…你没走?!”姚玉环心中一慌,“那你可曾看到听到什么了?”

崔之瀚俯首望着她,依然是那副温和谦恭的模样。

“崔某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重要。”他慢慢道,“重要的是,我是真心想要同小姐结为夫妻,所以小姐不想看到的,我断断不会去做。”

姚玉环咬了咬牙,问:“那我若是说,我并不想同你做夫妻呢?”

“那便是我没有这个福分。”崔之瀚叹了口气,又道,“小姐为何不愿给我一个机会呢?”

姚玉环不想同他多说,却又担心他会同檀沐庭告密,于是狠了狠心,问:“你可知在我未进檀府前,都是在做些什么吗?”

崔之瀚表情十分沉静,顺着她的话问:“小姐在做什么?”

“十六岁前,我同戏班子走南闯北,寅时练功,卯时洒扫,有我台子便上去唱两声,没有便卖茶卖笑。”她咬了咬牙,继续道,“十六岁后,我做了高官的妾室。他年纪比咱俩加起来都大,可他是头一个关心我的人,我心甘情愿地跟他。”

崔之瀚看着她,神情一如既往地毫无波澜。

“我就是这样便宜的人,别人随便一句关心的话,都能叫我感动好些年,愿意死心塌地地跟着人家。什么檀家大小姐,都是假的,我做不来这等人。你人长得出挑,又有功名在身,想找什么样的姑娘找不着?”姚玉环想了想,又说,“倘若是檀沐庭利用你家人胁迫于你,这个好说,我去同他闹,管叫他不再纠缠你家人。”

崔之瀚问:“那小姐呢?”

“我?”姚玉环一头雾水,“我怎么?”

“檀大人不会迁怒于小姐吗?”

“不会。”姚玉环说罢,又补了句,“我闹了不止一次,他不会将我怎样的。”

“倘若小姐厌恶崔某,崔某此刻该掩面而走才是。”崔之瀚定定地看了她一会儿,却道,“可小姐方才句句泣血,这实在令人难以弃之而去…或许同你所言一般,我也是个便宜的人,越是得不到,越上赶着来。”他顿了顿,继续道,“过去如何,那都是过去了。阁老已经带着新夫人回了河内,他都放下了,你为何没有放下呢?”

姚玉环浑身一震:“你是如何知道的?”

崔之瀚低低地垂下了头,道:“我表兄原也是阁老门生,四年前我便见过小姐了。”他抿了抿唇,有些不好意思地道,“那时小姐未上台,在门口与人交涉。”

姚玉环愣了一会儿,仔细一回想,的确是有这么一回事——哪里是“与人交涉”,分明是有人划破了她的戏服,叫她登不了台,她气恼财路被截断,同人扭打在一起。

“你这人倒是有意思。”姚玉环乐了,“读书人说话就是含蓄,我明明同人打起来,跟个泼妇似的,到你嘴里却成了讲规矩的人了…你既一早便认出来是我,为何不早说呢?”

崔之瀚认真地道:“我说过,你不喜欢的事,我不会做。”

他倒是坦诚,却是叫姚玉环扭捏了。

“我极少同人说谢,今日却要谢你了。”姚玉环道,“今日之事,我希望你能保密。”

姚玉环拖了他半日,料定藏锋已经平安出府,便是崔之瀚打算告密,檀沐庭也不敢去定合街兴师问罪。

崔之瀚却道:“我一直在同小姐说话,什么都不曾看到。”

姚玉环满意了,同时又有些惆怅——这崔之瀚,倒是比她想象中的还要难甩脱。

第424章

帝都雪大(二十)

藏锋背一身夜色而归,回银象苑时动静不小。

“藏锋回来了?!”碧圆等人看猴似的看他,“去了这样久,我们险些都要忘记你的模样了——咦,怎么瘦成这样了?!”

清清备了茶水膳食,看着他清瘦的模样,也跟着心疼:“檀家那样富庶,竟不让底下人吃饱饭不成?”

藏锋细嚼慢咽地用完了一餐,没有说话。

“咦?”碧圆鼻子动了动,“你们有没有闻见什么味儿?”

“我早闻见了。”宜宙接道,“是有一股怪味,像是粪坑里的味儿。”

“我就知道,眼瞧着小冬瓜不在,下头人一个比一个懒,连茅厕都懒得清理了。若是郡主回来熏着她可怎么办?!”碧圆说着,怒气冲冲地向外走。

“不必去了。”藏锋放下筷子,神色坦然道,“是我身上的味儿。”

碧圆脚底一顿,宜宙已经上来嗅了。

“好兄弟,你是逃出来时拉裤里了么?”宜宙蹙眉道,“那檀沐庭竟这样可怕,能逼得藏锋大人如此…”

藏锋忍无可忍,将他们赶了出去,随后闻了闻自己身上,的确是有些异味。

他去冲了个澡,洗得干干净净后再来,发现萧扶光也已经回来了。

“藏锋?!”萧扶光见到他后大喜,“你终于回来了。”

藏锋当即便要跪地叩首,却被萧扶光一把扶起,“难为你蛰伏这样久,我好几次都提心吊胆,想着干脆接你回来。”

“臣原早该回银象苑,但深入檀府后发现檀沐庭并不像臣想象得那样简单。”藏锋道,“不过,幸而臣留下了。”

萧扶光屏退所有人,只留下她与藏锋二人,问:“怎么说?”

藏锋道:“臣在檀府埋伏时发现,檀府有两处禁地,一是锁凤台,檀府至高之处,登高可望帝都八方。其二是一处高墙所筑宅院,院落并不大,四壁光滑,日夜有人看守。锁凤台是檀沐庭平日登高饮酒作乐之处,而那所院子才是他腹地。”

“所以你在檀府这样久,就是为打探那座院子是做什么的?”萧扶光道。

藏锋道是:“那处宅院先前困了个人,后来檀沐庭又将一人囚禁于此——第一个人,郡主识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