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淑宁嗯了一声:“去了趟银象苑,郡主生辰,为她庆生去了。郡主返还不少东西,还有金豆子呢,不然我才不舍得买那样大的两条鱼。”
司马炼再点点头:“真是多谢你。”
“谢我做什么?不过一顿饭罢了,我还是管得起的。何况这段时日你也帮了我不少忙。”沈淑宁想了想,又道,“不过,快要秋闱了,你还是专心看书吧。”
司马炼颔首,转身回了家。
又过两日,清枝胡同口多了一辆马车。应萧扶光邀约,沈淑宁欲同她一起出城避暑。
沈淑宁临走前特意敲开了司马炼的家门。
“这两日我不在家,同郡主一起出城。你自己随便对付着吃吧。”她说罢便离开了。
司马炼点头说好。
沈淑宁离开,他也回了房中,过了午时才出门,朝着长安街的方向而行。
老郑的面馆可谓是蒸蒸日上,每到饭点儿,店中人满为患。除了之前的伙计外,他又新招了一位,三个人勉强忙得过来。
过了饭点还好些,总算没几个人了。老郑得以坐下来歇息一会儿。
小伙计正擦着桌子,见门口走进来一位客人,笑着迎上来问:“客人要吃面?”
客人点头:“三碗。”
听到这个声音,老郑立即从柜台后站了起来。
果不其然,他又见到了小阁老的那张脸。
第328章
千金不换(四)
小伙计再问:“客人要吃什么面呀?猪肉臊子?油泼?咱们还有…”
“你下去吧。”老郑离开柜台,卷起袖子亲自下厨。
三大碗,臊子一半面一半,少辣少盐,外加一壶放凉的开水,这是小阁老惯爱的口味配备。
小伙计凑过来一看,见老板肉给得不少,还亲自拌匀了,再回头看看那位客人,除了身材高大模样不凡,穿戴皆中下品,不像是什么有钱人家的主儿,不禁挠头问:“师傅,您认识那位客人?他什么来路,值得您这样下厨?”
老郑将三碗面放进托盘,道:“没什么来路,故人而已。”
小伙计摸不着头脑,给客人上了面。
这回老郑没上前,只是站在柜台后静静地看着他。
一碗…两碗…等他吃第三碗的时候,老郑来到他对面,再次坐了下来。
“我开始就想说,这段日子以来您怎么瘦这么厉害呢。后来一想,应是缺了面食的缘故。这人啊,不吃面不成,看那些南齐的小孩儿,打小没吃过面,长大了伶仃一串,又瘦又小,跟猴似的…扯远了,我说您啊,不管碰到什么事儿,只要回来就好。只要我老郑还能下厨,每一顿都端到您跟前来…再过俩月就秋闱了吧?您是打算重头再来?好好,从前常听阁老大人说,您这辈子靠着父荫入的阁,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儿呢。这次您来,肯定能一下冲进殿试。到时候再入阁,就没人说您是靠爹了哈哈哈哈哈…”
老郑说着说着便笑了,再看他,已经吃完了最后一碗。
老郑也不继续添面,只说:“您的饭量就三碗,吃多了容易积食,我记着呐。”说罢收拾了碗就要走。
司马炼将铜钱放在桌上,老郑听见了又回头,皱眉道:“您来了吃饱就行,不用这个,从前您给的工钱够多了。”
司马炼笑了笑,起身道:“应该的,因为你又将我认错了人。”
老郑眼睁睁地看着他离开,频频叹气。
小伙计又围了上来:“师傅,师傅,您怎么还不收他钱啊?”
“有你什么事?!”老郑将托盘往他手中一放,“刷你的碗去!”
司马炼自长安街出来后,买了匹马,紧接着便出了城。
-
天气燥热,萧扶光与云晦珠、沈淑宁三人来到天仪山庄避暑。
这阵子萧扶光可谓是真忙,景王不仅将奏章交由她批改,似乎有放权之意。这将懒散惯了的人杀了个措手不及。
不过她也总算知道了为何父亲总是早出晚归,一日忙过一日,吃睡都没个点儿。政事压在心头,即便睡着了也感觉有一把刀悬在头顶,叫人时时刻刻都难受。
好在入夏后天气热了起来,眼下除却防旱防洪,再就是八月秋闱。想来大家都热,没有闲心搞事。
沈淑宁坐在太湖石上钓鱼,萧扶光头顶顶着一片荷叶,坐在一边小憩。
鱼上了钩,沈淑宁钓了条胖鲤鱼上来,碧圆拍着手笑:“郡主不吃鱼,咱们有口福了!”
萧扶光摘下头顶那片荷叶,道:“哦?待会儿我想烤羊来着,听你这么一说,你们既有自己那份口福,便不用来蹭我的饭。”
碧圆瞬间蔫儿了下来。
萧扶光吩咐清清:“山脚下不是养了不少羊?扛两只肥的上来。”
云晦珠一听,当即道:“我也要去!”
萧扶光奇怪地看着她:“你去做什么?你那小胳膊小腿能扛得动?”
“我又不抗,我看看还不行了?”云晦珠涨红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