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朝她轻轻颔首,头也不回地上了马车。
萧扶光看了一会儿,出声吩咐:“回去吧。”
两队车马分道扬镳,好似从此便再无交集之日。
而与此同时,帝京城西瑶光寺浮屠塔顶层,亦有人遥遥目送阁老还政归乡。
“人走了,其实也同死了差不多。总归你今日是见他最后一面,日后再无重逢之日,死活又有何两样呢?”檀沐庭站在风口处,任寒风侵袭其身,大袖衣摆猎猎作响。
姚玉环站在一旁,早已哭成了泪人儿。
“今日排场不小,倒是救了他一命。”檀沐庭转身道,“玉环,我不追究你同郡主告密之过,但仅此一次,日后不许再有,你明白吗?”
姚玉环正欲怒骂,忽然想起某日她无意闯入后院一处高墙耸立的院落,院中有活人,那人却哭诉自己已数日不曾进食过。她开始以为那人和自己一样皆是被掳来,于是偷过门缝去看,却见里面有个蓬头垢面的青年正坐在一具满是蠕虫的尸身旁流泪。
姚玉环霎时缩成了一团。
檀沐庭朝她伸出手,姚玉环瞬间抖若筛糠。
“害怕什么?”檀沐庭掌心微微用力,轻轻抚了抚她头顶,“只要你听话,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不会怪罪你的。玉环,你是我在这世上最后的亲人了。”
他说话间甚至俯身抱了抱她,果真像一个长辈对待自己的孩子那般温柔。
姚玉环泪如泉涌,却无能为力。
-------------------------------------
人站得高了,动如雷霆,平素里日日都像在过年,然而真到过年时却没那样热闹了——当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照顾郡主心绪。
年前意外来得太多,今年过年自然就没有大操大办。
只年三十晚上景王来银象苑吃了顿年夜饭,这没滋没味的年就算过了。
正月初一时,皇帝在万清福地祭祖,景王带着几位老王爷动身去了太庙。
这日帝京城鲜少有做生意的,多数人都在过年。
老郑却不同。
一来老郑是外地人,二来家中人少,三来他千里迢迢抵京是为多挣些银两,趁着过年开店的人少,倒是能多赚一笔。
老郑自丧事办完后便离开了司马家,他在长安街西头盘了个铺子开起面馆,招了个当地的伙计,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年前小伙计回家过年,老郑便一个人在店里忙。
外间有马蹄哒哒,随后一阵铿锵脚步声传进老郑的耳朵里。
大年初一清早,哪有不在家拜年吃饺子却偏要出来吃面的?但只要有生意上门,老郑就高兴。
他在灶间忙碌起来,得闲问了句:“小店主打面食,也有开胃小菜和卤鸡卤鸭,客人吃些什么?”
那人坐了下来,身形高大提拔似松。
“三碗面,做你最拿手的。”
老郑总觉得这话从哪里听过,却不记得了。
他舀了三碗面出锅,加了满满的肉臊子,左手一碗右手两碗地端到来客跟前。
“您的面来了!大年初一食长面,客人从此福寿禄长!”
客人听后一笑,慢慢抬起头,老郑也看清楚了他的脸。
三碗面噼里啪啦地砸在地上。
“……小…小阁老?!”
第306章
镜中公子(二)
沈淑宁将除夕包好的饺子下了锅,又做了几样菜,等沈磐回家一起吃。
临近中午时,沈磐从乌台回到家中。他听到隔壁有动静,好奇地扫了一眼,见向来空着的院落有人进进出出,不禁微感诧异。
沈磐进门后,沈淑宁已等了有一会儿,见他进屋,赶紧催他吃饭。
沈磐净过手后坐在她对面,问:“隔壁搬来人了?”
“是,今天上午新搬来的,是个年轻姑娘。她说她是陪夫婿入京打算参加今年秋闱的。”沈淑宁道,“真奇怪,怎有人在大年初一搬家呢,又是从外地来,岂不是年三十晚上都在外面过?”
“咱们不也经常年节时四处奔波。”沈磐说着,往她碗里夹了一只鸡腿。
沈淑宁笑了:“好在现在不用再四处跑了,这些年真是辛苦哥哥。”
兄妹二人吃得差不多时,忽听有人敲响了院门。
沈磐扬声问:“何人?”
外间人问:“沈姑娘在家吗?”
“是隔壁新来的。”沈淑宁说着,起身去开门。
院门被打开,一位身着绀青厚襦的女子走了进来。她中等身材,圆润脸儿,模样秀致,看上去十分有精气神。
她笑道:“我又来打扰沈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