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一个糙县令

嫁给一个糙县令 第154节(2 / 2)

“陈兄,世人皆有隐秘,我亦不能免俗。我可以向你保证,这秘密与你无关,更不会害你与家人受牵连。我仍是你认识的谢遇欢,你依然可以相信我。只是这个秘密……我想自己留着。”

*

之后数日,沈京墨愈发忙碌起来——

从燧州出逃的长寿郡百姓越来越多,他们不敢再往南走,又无法北逃,只得围聚在流云峰附近。燧州官差知道流云寨这帮人专杀欺压百姓的官吏,不敢靠近,这些流民才暂得喘息。

大概是得了盛流云的吩咐,和尚和洪山这几日下山的次数多了起来,每次都要带回七八个人,其中有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也有亟需照料的老人和伤员。

新来的人都要登记造册,领用的器具也要过账,幸亏还有书生和谢遇欢帮忙,沈京墨才没累倒。

今日一早,和尚他们又带人回来了。

沈京墨还在账房点数,就听见院外远远传来他的大笑声。她将手里的账册一放,来到院门口瞧了一眼。

和尚打远就看见了她,冲她挥了挥手,大步走上前来,一指身后的人群:“燧州城的狗官都疯了,敢追到咱脚底下抓人!要不是我跟老洪带了些人在附近转悠,这么多人都得让他们给抓走咯。”

沈京墨看着他背后灰头土脸的人群,少说也得有二十来个,不禁面露难色:“这么些人,寨子里无处安置啊。”

“大当家说了,先让他们在聚义堂休息会儿,吃点儿东西,她会一一过目,不会全留下。刚才是形势所迫,才把他们都带上来避避风头,等那群官差撤了就让他们下山。”

沈京墨边听边点头,目光一一扫过他身后这些人,随即露出一丝疑惑之色,小声询问和尚:“这些人都是从长寿郡逃出来的?”

“是啊,问他们都是这么说的。”

沈京墨听罢没再接着问,把人数仔仔细细清点了一遍后,让和尚先带人去聚义堂,她会告诉隔壁方大厨送些吃食过去。

和尚咧嘴一笑:“得嘞,你办事哥哥放心!先走了!”

沈京墨笑着应下,目送这些人离去后,眉头又不禁皱了起来。

思考片刻,她转过身回了家。

陈君迁今日不打猎,在屋中陪着陈大。沈京墨也不忍心让父子俩分开太久,将陈君迁叫到门口来与他说话。

这些天陈君迁一直守在陈大身边,冷落了她,见她此时突然找他,立刻起身走了出去,却未将门关严,留了半个背影好让陈大安心。

沈京墨将和尚带回许多长寿郡流民的事告诉了陈君迁:“可我看其中有些人不大像是从长寿郡出去的,想叫你与我一道去看看。”

“哪里有问题?”

“我们离开长寿郡前曾断粮多日,城中百姓面黄肌瘦,这短短半月哪能养得回来?那里面有几个人不像受过这等苦的。”

陈君迁听罢沉默了片刻。

沈京墨耳尖一红:“你是不是觉得我有些小题大做了?”

“不。燧州城在抓长寿郡流民,警惕些不是坏事。我和爹说一声就走。”

沈京墨点点头,陈君迁便回屋去了。

不多时,他打开门,与她一道找到方大厨,与他说了几句话。

方大厨虽不理解,但很配合地照办了。

一刻钟后,方大厨和陈君迁抬着一口大锅来到了聚义堂,沈京墨跟在最后,手中抱着高高一摞碗。

“山上能吃的不多,大家排成一列来领。”

陈君迁说罢,与方大厨一并分发吃食。

沈京墨则站在队伍一侧,静静观察着这群人。

这些人大概已经很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挪动起来有气无力,摇摇晃晃。

沈京墨的衣袖忽得被人轻轻一扯,将她拉到了人群最后的一根足有两人宽的立柱背后。

“小姐。”

沈京墨先是一惊,可那声音似乎有些耳熟,待她看清面前这人的长相时,不由震惊:“霍一?你怎会在此……”

“公子不放心小姐,特命霍一来接小姐回京。”

沈京墨一时怔然。

先前分别时,他急需回京勤王,不想竟半道分兵回来接她。沈京墨知道,傅修远手下虽有三万大军,但都不是他亲自带出来的兵,他身边真正可信的,只有那支人数不多的亲卫。

勤王这等凶险之事,他竟还敢遣心腹来找她!

见她震惊不语,霍一继续道:“小姐,先前您不愿随公子离开,说放心不下长寿郡的黎民百姓。如今他们已经离开长寿郡,留在流云寨也算有了落脚之处,您不必再为之忧心。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今日启程,很快就能追上公子的大军。”

沈京墨张了张嘴,才发觉喉咙干涩难忍。

不等她说些什么,聚义堂另一头突然传来一声刺耳的摔碗声。

第111章

无力 “爹睡了,我来看看你。”……

声音是从陈君迁的方向传来的,沈京墨无心再与霍一说话,急忙从立柱后出去。

原先排队领粥的人们乱作了一团,其中大部分人仓惶地向后退来,背靠在墙角柱下瑟瑟发抖,手中却仍不忘捧着碗,把里面的东西往嘴里倒。

陈君迁与和尚面前蹲着几个男人,其中一个脚边是碎裂的碗和洒了一地的汤,碎陶片上落着些黑乎乎的片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