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珩小手托着下巴,若有所思,片刻后。
他歪着脑袋又抛出一个问题,“皇阿玛,汉武帝既已知道打仗会让百姓受苦,为何一开始还要执意开战呢?
要是一开始就选择和谈,百姓不就不用受苦了吗?”
乾隆轻轻叹了口气,耐心解释道:“永珩啊,这你就有所不知了。
匈奴生性残暴,贪婪无度,若一味求和,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以为大汉软弱可欺,届时,受苦的将是更多的百姓。
为君者,有时不得不权衡利弊,在短期的阵痛与长期的安稳之间抉择。
汉武帝虽让百姓历经战乱之苦,但却换来了长久的边疆和平,从长远来看,亦是无奈之举。”
而后,乾隆提及了宋仁宗赵祯,“宋仁宗可谓仁君典范。
他在位之时,对臣下宽容,对百姓仁慈。
有一次用餐,他吃到一粒沙子,牙齿咯了一下。
可他却并未怪罪御膳房的人,只是悄悄吐了出来,生怕下人因此获罪。
朝堂之上,大臣们畅所欲言,即便言辞激烈,他也能虚心纳谏。
正因如此,大宋文风昌盛,科技发达,百姓生活富足。”
永珩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奇地问道:“皇阿玛,那宋仁宗这么好,为什么大宋没有像大唐一样开疆拓土,变得更强大呢?”
乾隆微微颔首,解答道:“这便是为君者需懂得平衡之道。
宋仁宗以仁治国,换来的是内部的稳定和谐。
但在开疆拓土方面稍显不足,是因为他权衡利弊后,选择优先保障百姓生活,不轻易发动战争。
每个帝王所处时代不同,面临的局势不同,选择的道路也不同。
为君之道,并无定法,需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以顺应时势,造福百姓。”
此刻,烛火摇曳,映照着永珩那张稚嫩却充满智慧的小脸,也照亮了乾隆心底深处对这个幼子的厚望。
乾隆看着永珩,心中满是欣慰。
他深知,今日这一课,已在永珩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为君之道的种子,只待日后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乾隆刚结束与永琰一番推心置腹的长谈,话语间尽是为君之道的谆谆教诲。
那深沉的嗓音仿若携着历史的回响,在这静谧空间中悠悠回荡。
此刻,萧云莲步轻移,她目光温柔地看向,正坐在书桌前若有所思的永珩。
萧云轻声道:“方才听了弘历,教导你的话,我也有几句话想对你说。”
永珩静静坐在那里,“请额娘教诲!”
萧云的目光望向窗外,似是陷入了短暂的回忆,“这世间,做人可比做君王要难上许多。
君王手握大权,可主宰一国兴衰,而凡人处世,却要在这纷繁复杂的,人世间寻得立足之地。”
萧云拿起桌上的一方手帕,轻轻展开,手帕上绣着的素雅花卉栩栩如生,仿佛正散发着清幽的香气。
她指着手帕说道:“就如这手帕,经纬交织,方能成其模样。
人活于世,亦是如此,需与各方交好,如同经纬相汇,方能织就自己的锦绣前程。
你瞧这宫中,人员众多,上至妃嫔太监,下至宫女侍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与难处,你若想安稳度日,便要左右逢源。”
永珩眨巴眨巴大眼睛,虽不能完全领会其中深意,却也认真地点着头。
萧云见他这副模样,微笑着继续说道:“与人相处,要懂得体谅包容。
就说上次你和小太监玩耍,不小心撞翻了花盆,那小太监吓得跪地求饶,你可还记得?”
永珩歪着脑袋想了想,点头道:“我记得,我当时让他起来了,没怪罪他。”
萧云欣慰地笑了,“这就对了,你是阿哥,身份尊贵,但不可恃宠而骄。
对下人体谅一分,他们便会对你忠心一分,往后你遇到难处,他们才会真心帮你。”
永珩小手垂在身侧,微微攥着衣角,稚嫩的脸庞上满是专注,刚才听了萧云一番关于处世的言谈,心中正反复咀嚼着那些话语。
萧云见他如此模样,眼中满是温柔。
她又轻言细语地补了几句,“永珩,你要记得,这宫中乃至世间,与人打交道,定要恩威并施。
你身份尊贵,对人施恩,他们自会感恩图报;
可也切不可过于良善,若一味地迁就、纵容,他们便会欺你年幼,以为你软弱可欺。”
永珩眨巴眨巴大眼睛,小眉头微微皱起,似是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片刻后,他仰起头,脆生生地问道:“额娘,那什么时候该刚,什么时候该柔呢?”
萧云看着永珩这副求知若渴的模样,嘴角轻轻上扬,绽出一抹温婉的笑意。
她伸出手,轻轻握住永珩的小手,柔声道:“这个啊,就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了。
这世间诸事繁杂,每个人所遇情境皆不相同,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路要走。
就如同这宫中的妃嫔,有的靠温婉柔顺获宠。
有的凭果敢刚硬立足,路数各异,却各有各的精彩。”
说着,萧云的目光透过窗棂,望向远方连绵的宫墙,思绪仿若飘远,声音也变得悠远起来,“你的路你也只能自己走。
我与你皇阿玛,只能适时地给你提一些建议。
可真正到了事儿上,这其中的分寸、火候,也就是那个度,还得靠你自己去拿捏、去把握。
唯有刚柔并济,方能走得长远。”
她的眼神里饱含着期许,仿若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照亮着永珩前行的路。
永珩微微点头,小脸上满是郑重。
他松开萧云的手,后退一步,规规矩矩地向萧云行了一礼,奶声奶气却又无比坚定地说道:“多谢额娘教诲,我记住了。”
那挺拔的小身板,仿若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松苗,虽稚嫩,却已初显坚韧。
萧云看着眼前的永珩,心中满是欣慰。
乾隆在一旁静静听着,看着云儿这般悉心教导,眼中满是赞许之色。
他深知,为君之道固然重要,可这处世之法,亦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一课。
喜欢还珠之心心相印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还珠之心心相印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