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鬼村纪事:剃头匠老刀的「剃刀哲学」
黄鬼村的青石板路上,老刀的剃头挑子“咯吱咯吱”响。
挑子一头是铜盆,盛着清水,水面漂着片薄荷叶;一头是木箱,里面摆着剃刀、梳子、磨刀石,最显眼的是块褪色的红布,上面写着“顶上功夫”四个大字。村东头的赵大爷看见他,远远就喊:“老刀!给俺修修鬓角,顺便讲讲城里的新鲜事!”
二、剃头匠的十八般兵器
老刀的剃刀有三把:
- 青龙刀:削发用,刀刃薄如蝉翼,能刮下头皮上的绒毛;
- 白虎刀:修面用,刀柄刻着虎纹,据说是用前朝官兵的佩刀熔铸;
- 朱雀刀:掏耳用,刀尖缠着红绳,老刀说“见红避邪”。
最绝的是他的“太极梳”,梳齿用牛骨磨成,梳头时“簌簌”响,像春风过麦田。狗剩曾摸过这把梳:“老刀叔,这梳能卖不?”
老刀拍开他的手:“这是俺爹的爹传下来的,比你娶媳妇还重要!”
三、剃头摊的江湖八卦
老刀的剃头摊,是黄鬼村的“情报中心”。
王寡妇边让老刀刮脸,边唠嗑:“听说隔壁村的媒婆给你说亲了?”
老刀手一抖,剃刀在王寡妇脸上划了道红印:“再胡说,给你刮成秃瓢!”
赵大爷眯着眼接话:“老刀啊,你都四十了,该找个人暖被窝了。”
老刀哼了声:“剃头匠走南闯北,娶了媳妇也是守活寡。”
四、剃刀下的人生百态
县城来的秀才找老刀剃头,要求“照京城的样式”。老刀端详他半天,用青龙刀削出个“刘海齐眉”的书生头,末了在他后脑勺留了撮毛:“这叫‘独占鳌头’,考试保准中!”
秀才将信将疑,半月后竟真中了举人,特意来送喜糖:“老刀!你这是‘剃刀开光’啊!”
最险的一次,老刀给村西头的疯子剃头。那疯子攥着石头喊“杀头”,老刀却笑着递上块糖:“先吃甜,再剃尖,剃完给你捉知了。”疯子果然安静下来,老刀趁其不备,三下五除二剃成光头,末了在头顶画了个笑脸:“瞧!雷神给你盖章了!”
五、剃刀引发的血案
某天,老刀给捕快头儿刘大刀修面,白虎刀刚碰到脸,刘大刀突然按住他的手:“听说你年轻时杀过人?”
老刀眼神一冷:“你听谁说的?”
“县城的老刽子手,”刘大刀盯着他的剃刀,“他说你曾用这把刀砍过山贼的头。”
老刀笑了:“那是前朝的事了,现在我只剃头,不砍头。”
六、剃头匠的神秘过往
狗剩偶然在老刀的木箱底发现本血书,上面写着“张记刀铺”四个字。老刀发现后,沉默半晌才说:“俺爹是刽子手,这剃刀是用斩头刀改的,杀过人,也救过人。”
原来,老刀年轻时曾用这把刀救过被山贼追杀的孕妇,却因此被山贼报复,砍断了左手小指。如今他的左手总蜷在袖里,只有磨刀时才露出伤疤。
七、剃刀与时代的碰撞
县里来了新政,推行“西洋剪发”,县城开了家“摩登理发店”,门口挂着旋转彩灯。老刀的剃头摊渐渐冷清,年轻人都去县城烫卷发,只剩老人来找他剃光头。
“老刀啊,”赵大爷摸着新剃的头,“俺这脑袋,怕是你最后一个‘独占鳌头’了。”
老刀往刀刃上喷了口酒:“只要有人长头发,就需要剃头匠。”
八、剃头匠的最后一次出手
冬至前,老刀接到笔“大生意”——县太爷要过寿,招他去给府里的姨太太们梳头。老刀带着太极梳去了,回来时却闷闷不乐。
“咋了?”狗剩问。
老刀摸出块金簪:“姨太太让我给她梳‘凤回头’,可这头发烫得跟鸡窝似的,梳断了三根梳齿。”
当晚,老刀在晒谷场上摆起香案,把断齿的太极梳供在中间,又用青龙刀削了堆纸人,烧给祖上的剃头匠们。
九、黄鬼村的剃刀传说
老刀死后,他的剃头挑子被供在村头的土地庙里。有人说,每逢初一十五,能看见挑子上的铜盆自己晃悠,清水里映出老刀的脸;也有人说,曾在县城的摩登理发店看见个老头,用剃刀给年轻人修鬓角,手法跟老刀一模一样。
狗剩写了首打油诗贴在土地庙门口:
剃刀虽小能修面,人心再大别忘本。
青丝落尽江湖远,留得清白在人间。
如今,黄鬼村的年轻人依然会去县城烫头,但路过土地庙时,总会想起老刀的剃刀在阳光下的反光,那光比西洋彩灯柔和得多,像极了老刀给他们剃胎毛时,掌心传来的温暖。
喜欢荒延村破局者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荒延村破局者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