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皇权枯骨

第87章 百姓的力量五(1 / 1)

‘石料选择,石方计算,运输安排,雇工筛选,工钱结算!’

雍庆帝听了都感觉木槿心大,这么重要的公务就交给这样的半大孩子。

看到白色起伏的大地上不时显露出来的枯草,如此景色心中不宽说出来纯属哄人。

‘这是一片盐碱地,也不平整,除了杂草啥也没有。

这些杂草就连羊都不吃,也就是上林苑地多,放在农家早就平整开荒了。

取出来的土会用来平整这片土地,开春耕出来用来种紫花苜蓿。

御马监那里木大人已经在谈价。’

看到雍庆帝眼里的疑惑,半大小子这才解释道。

‘苜蓿是去土地盐碱化最好的作物,就是后期改成良田的时候麻烦了些。

苜蓿扎根太深,不过也不是全无用处。

苜蓿根倒也是一味良药。’

雍庆帝点点头,显然对于这位小主事十分满意。

‘道路建成这样算完成了多少?’

半大小子笑笑,‘这才是第一阶段,随后还要铺一层石料,最后用水泥在铺路面!

真这么容易,也不会让我们几个负责此事了!’

这些臭小子,真是主意大,还藏不住事。

倒也是少年习性,有点好东西根本藏不住。

‘行了,忙你的去吧,话多!’

王宁远刚赶走熊孩子,雍庆帝就迈步走进荒野里。

这位今天的心情明显不错,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

‘爱卿对于教书育人也是颇有心得,这些孩子已经能独挡一面。

汝兄长那里的高才也有下科场的吧,什么时候朕能在奉天殿看到他们!’

这话该怎么回答,‘陛下也太抬举王家了。

一入科场深似海,举人民间都可称老爷,功名岂可如此容易获得!

除了臣的小侄,目前大哥的学舍也只有一位举人。

倒是取得功名后的举人老爷拜访大哥的不少。’

雍庆帝对于王宁远浑水摸鱼的状态明显不满。

‘陛下不怕您笑话,微臣举人功名是实打实的,至于春闱能登榜家父的威名占了多少,微臣实不敢自夸!’

雍庆帝哦了一声,‘难得你还有这份自知之明!

不过爱卿也不必如此妄自菲薄,爱卿春闱文章朕也读过,虽然文采平平,却言之有物,毫无华丽辞藻堆砌的痕迹。

对于政务的剖析更是一针见血,用词偶有粗鄙之处,可处理症结的方法却更符合年轻官员的作风。

其余的各个用词老练,更是高瞻远瞩,几乎各个深谋远虑。

只策论一题,爱卿有不输状元,探花之才。’

这次王宁远是真心对着雍庆帝深深一躬。

雍庆帝哈哈一笑,洒脱的摆摆手。

‘朕初登大宝,群狼环伺,文官争权,武将谨慎,说是乱世也相差无几!

该用重典,却各个成竹在胸,中庸之道齐出。

爱卿一篇文章第一次有让朕透出水面长出一口闷气之感。

朕给了他们机会,贪婪,恋权,如林海般首鼠两端者何其多。

四世列侯,两头下注,这就是求生之道。’

王宁远听到这些,自然的放慢脚步,捧手跟在一步之后。

雍庆帝敞开心扉,可王宁远却感觉到浑身如坠冰窟。

什么叫伴君如伴虎?

这就是!

陛下对以前官员的操守谨记在心,敢说不会秋后算账?

谁敢试,谁敢拿身后一家百口,甚至千口的性命去试探!

‘这个林海既然醉心权力,贪恋财富,照顾宗族之余,游刃有余的在各方势力间游荡,可见是真正的八面玲珑之臣。

扬州离不开他,林爱卿的升迁给朕压下去。’

王宁远哪敢多说一句,‘臣领旨!’

‘父皇有动江南盐税之意,已经在安排巡盐使的接替人。

爱卿替朕给林爱卿写一封信,在朕还没将甑家连根拔起之前,让他安稳的给朕待在扬州。

浮财朕不管,只要他让朕满意,京城的闺女和林家田产,朕保他们无恙。’

王宁远听的后背冰凉一片,林如海你最好挑个好日子死。

不然不光你那闺女,连姑苏林家都别想在出头。

前些年你对林氏宗族的照顾也会成为姑苏林氏的催命符。

王宁远抬头看了一眼雍庆帝的后脑勺,真怀疑林黛玉入京进贾家皇家也是幕后推动者之一。

陛下已经越来越没有耐心,勋贵世家们的鼎盛肉眼都能看到期限。

雍庆帝脚步一慢,‘爱卿这是怎么了?

朕还是喜欢爱卿放荡不羁的样子。’

说着还一脸的微笑,指指远处的草棚和青烟。

‘那里是在清理砖瓦厂的地基吧?’

立于朝堂,心态表情的调整必须迅速,这是基本功。

‘陛下的方位感真是让微臣佩服。’

雍庆帝嫌弃的看了一眼王宁远。

‘不会拍马屁就别拍。

苏培盛,让他们都滚远点,碍眼!’

苏培盛这会哪里还敢劝,只能悄悄的去安排。

附近水泡子不少,能有一个如此干燥的天然大坑还真是造窑的好地。

工部营缮司的主事看到雍庆帝和王宁远就想施礼。

王宁远赶紧摆摆手,示意他们千万别,陛下就想微服私访着看看,分明是不想暴露。

‘张温,难怪呢,你们学堂五公子都来了?’

张温是张穗当初陪嫁过来的庄户之子。

大集体里面难免有小团体,这也算是人类的通病。

‘老爷怎么过来了?

顺叔,就您自己个陪着,万一出点事小心夫人活剥了您!’

张温所率领的学堂五公子算是王家学堂里的头牌。

最让王宁远不爽的是这群孩子更多的围绕在德哥儿身边。

‘哪那么多话,怎么是你们在这?’

张温嘻嘻一笑,‘大田先生去接人,再说这里的工地一直是我们兄弟负责。’

不得不说,十几岁的孩子正是吸取知识最快的时候。

执行能力不说,理解能力也已经到了相当水准。

王家为什么喜欢这些孩子,正是因为他们更想改变命运,更想换一种生活的动力。

雍庆帝对于王宁远和王家学童的相处模式已然有了了解。

呵呵一笑就走到前面的木案边上。

‘嗯,这就是轮窑?’

王宁远当初听田和说要建轮窑时都一愣,如此高效的窑口墨家早就验证过?

喜欢红楼之皇权枯骨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红楼之皇权枯骨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