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第四十二回 以假为真误拿要犯 将差就错巧讯赃金(1 / 1)

赵虎扮成乞丐模样,见身后跟着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突然来了兴致,甩开大步,像一阵风似的狂奔了两三里路。等回头一看,四周已没了人影,他才放慢脚步,慢慢往前挪。起初被众人围着,赵虎还觉得挺得意,可等身边只剩他一个人时,那股兴奋劲儿瞬间消散,只觉阵阵凉风袭来,寒意刺骨。

刚开始,他还能强撑着,可没过多久,就冷得弯下腰,双手紧紧按住胸口。实在扛不住了,又抱肩缩脖,跌跌撞撞地往前跑。偏偏这时夕阳西下,秋风更是无孔不入,赵虎被冻得浑身发抖,只得眼巴巴地四处张望。远远瞧见不远处有座破庙,山门坍塌,殿宇倾颓,只剩下东西两面山墙孤零零地立着。他赶忙跑到山墙下,蹲下身子,想借山墙挡住北风。这时候,赵虎心里直后悔,早知道就该穿件破旧棉衣,不该只图扮得像,把保暖抛在脑后,暗怪自己做事太粗心。

正懊恼着,忽见一个衣衫破烂的人走了过来,怀里夹着一捆干草,径直走到一棵大柳树下,随手把草往里一扔,接着抓住柳枝,身子轻轻一跃,就钻进了树干的窟窿里。赵虎瞧着那人,心里直羡慕,恨不得也钻进去暖和暖和。他忍不住感叹:“人啊,日子过得舒坦时,就忘了饥寒的滋味。我赵虎平日里在开封府,吃得饱、穿得暖,多自在。今天为了私访,受这秋风折腾,才知道冷得有多难受。你看人家,有树洞遮风,还有干草当褥子,说不定比我这六品校尉过得还舒服呢!”这么想着,他身上的寒意更重了,冻得直打哆嗦。

没过一会儿,又走来一个衣衫褴褛的人,怀里同样抱着一捆干草,也朝着这棵枯柳树来了。到了树前,二话不说,把草往里一扔。只听树洞里传来一声“哎哟”,先前进去的人探出头,埋怨道:“你怎么回事?差点把我埋了!”后到的人连忙赔笑:“老兄,对不住!我不知道你在里面。实在没地方去,咱俩挤一挤,暖和,还能唠唠嗑。我正有事儿想跟你说呢。”说着,也抓住柳枝,纵身钻进树洞。就听先前进去的人嘟囔:“我一个人睡得正香,你偏来凑热闹,看来今晚只能坐着睡了。”后到的人笑道:“再大的房子,睡觉也不过占七尺地。咱们虽说穷,可这会儿有干草铺着,又暖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指不定还有人不如咱们呢!”

赵虎在一旁听着,心里直犯嘀咕:“好小子,这不是明摆着说我呢吗?我倒要进去会会你们!”刚走到树下,又听树洞里的人说:“就说开封府那位丞相吧,每天晚上睁着眼睛,根本睡不着觉。你说他缺吃少穿吗?还不是为国家大事操心,日夜焦虑,愁得都没了困意。”赵虎听了,暗暗点头。接着又听另一个人问:“相爷为啥睡不着啊?”那人接着说:“你还不知道?最近皇宫里出事儿了,有人在忠烈祠题诗,还在万寿山杀了人,皇上把这案子交给开封府,让他们彻查。你想,这种没头没脑的事儿,上哪儿查去?”只听这人神秘兮兮地说:“这事儿我知道,可我没胆子去开封府说。万一惹上麻烦,可不是闹着玩的。”另一个人怂恿道:“怕啥?你又没啥可损失的!快告诉我,咱俩一起想办法!”这人压低声音:“前些天,鼓楼大街路北的吉升店来了个人,年纪轻轻,模样俊俏,带着随从,骑着高头大马,把整个店都包下来了。说是等同伴,排场大得很。我悄悄打听了一下,听说这人姓孙,和宫里有交情,说不定就和这案子有关!”

赵虎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先前的寒冷和疲惫全抛到了九霄云外,撒腿就往开封府跑。一到府里,他立刻找到包兴,把听到的事儿一五一十禀报给包拯。

包拯觉得这线索不能轻视,当即派了许多差役跟着赵虎,还让马汉、张龙一同前往,众人直奔吉升店。到了店外,先把差役们安排在隐蔽处,随后敲响店门。店里的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赶紧开门。赵虎大步流星冲在前面,大声问:“你们店里是不是住着个姓孙的?”店小二赔着笑脸说:“是啊,前几天刚到的。”赵虎追问:“人在哪儿?”店小二答道:“在上房休息,已经睡下了。”赵虎虎着脸说:“我们是开封府的,奉相爷命令来拿人!要是让他跑了,唯你是问!”店小二一听,慌了手脚。赵虎立刻招呼差役,让店小二守在房门口,假称有同行找。只听屋里传来回应:“是伙计到了?快请进!”随从打开窗户,赵虎一个箭步冲进屋里。随从见势头不对,急忙闪到一边。赵虎上前一把抓住屋内那人,喊道:“好你个贼!终于找到你了!”那人挣扎着问:“你是谁?快放手!有话好说!”赵虎喝道:“放手?放了你不就跑了!实话告诉你,我们是开封府的!”那人一听“开封府”三个字,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赵虎又说:“奉相爷之命来拿你!没查清楚,我们敢动手吗?有话到公堂上再说!”说完,一把将人往外拽,大声喝令:“捆起来!”接着,他又吩咐众人四处搜查,除了一个包袱,没发现别的可疑物品。包袱里有一包书信,赵虎不识字,随手把信扔在一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时,马汉和张龙得知赵虎得手,赶忙进屋,正好看见赵虎把书信扔在地上。张龙拿起灯凑近一瞧,只见信封上写着“内信两封”,中间写着“平安家报”,后面还有年月日,落款是“凤阳府署密封”。张龙一看,就知道事情不对劲,当着众人的面又不好明说,便悄悄把书信揣进怀里,押着那人,一行人返回开封府,打算再做打算。店里的人被这阵势吓得不轻,提心吊胆,不知如何是好。

众人回到开封府,立刻向包拯禀报。包拯马上升堂审案。赵虎上前交差,差役给犯人松了绑。张龙将书信呈给包拯。包拯一看,就明白抓错人了,沉着脸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来京城做什么?从实招来!”两旁衙役齐声呵斥。那人吓得连连磕头,声音发颤:“小人是……凤阳府太守孙……孙珍的家人,叫松……松福,奉老爷之命,押送寿礼给庞太师祝寿。”包拯追问:“什么寿礼?现在在哪儿?”松福答道:“是八盆松景。我有个同伴叫松寿,他押着寿礼还在路上,还没到。我先来打前站,所以在吉升店等着。”包拯听完,确定是误抓了人。可这事儿棘手了,该怎么妥善处理呢?再看赵虎,听了松福的话,满心懊悔,难受得说不出话来。

包拯拿着书信包装反复端详,突然开口问道:“你们运送的寿礼里,你家老爷可有藏什么东西?从实招来!”这突如其来的质问,让松福瞬间吓得浑身发抖,神色慌张不已。包拯目光如炬,怎会放过他这副心虚的模样,猛地一拍惊堂木,厉声喝道:“大胆!还不快说!”

松福吓得连连磕头:“大人息怒,小人全说,全说!”他心里暗自叫苦:“这包大人太厉害了!难怪都说开封府的官司不好打,果然名不虚传。怪不得刚才抓我时,说我犯了事。若不是查得清楚,怎敢轻易拿人?这些事他分明心里有数,我再瞒下去,免不了皮肉之苦。”于是连忙交代:“确实是八盆盆景,里面藏着万两黄金。我们老爷怕路上被人发现,特意埋在花盆里。没想到大人目光如电,一下子就看穿了,小人再不敢隐瞒。大人不信,看看书信便知。”包拯又问:“这里面两封书信,是写给谁的?”松福答道:“一封是我家老爷写给老太爷的,另一封是给庞太师的。我家老爷是庞太师的外孙。”包拯听完点点头,吩咐将松福带下去,好生看管。

包拯为何能猜到寿礼中有夹带?原来他看到书信包装上写着“密封”二字,心想其中必有不便让人知晓的秘密,由此推断寿礼中藏有其他东西。这正是包拯才智过人、心思缜密之处。

包拯回到书房,立刻让公孙策撰写奏折,将书信一并封好。第二天上朝,他向皇帝奏明此事。皇帝考虑到这是包拯参奏的案件,为避嫌不便交由开封府审讯,于是下令让大理寺文彦博负责审问。包拯便把松福的供词和松福本人都移交到大理寺。

文彦博审讯后,发现口供与包拯所述一致,随即派人截获凤阳太守的寿礼,防止落入他人之手。寿礼被抬到公堂,众人将八盆松景从木箱中取出,只见这些盆景是用松针精心扎成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八个大字,工艺十分精巧。此刻众人顾不上欣赏盆景,先将“福”字盆景拔出查看,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并无黄金。接着逐字检查,其他盆景也都是空的。唯有“山”字盆景内,有一块象牙牌子,上面刻着字,一面写着“无义之财”,另一面写着“有意查收”。文彦博见状,意识到此事另有隐情,立刻传松寿上堂,询问他路上遇到过什么人。

松寿回禀道:“路上遇到四个人,带着五六个随从。我们一同住宿,相谈甚欢,还同桌吃饭喝酒。不知怎么的,我就醉得不省人事,醒来后发现金子都被他们偷走了。”文彦博问清情况后,连同象牙牌子一起向皇帝奏报。皇帝于是将此案交给包拯彻查,同时传旨内阁公布:“凤阳府知府孙珍年轻无知,不称职,即刻解职进京。松福、松寿无罪释放,不再追究。”庞太师和他女婿孙荣得知此事,不得不上奏请罪,皇帝一概赦免。

这下,包拯又多了一桩棘手的案子,要暗中查访谈何容易。赵虎虽然误抓了人,但意外查出寿礼藏金之事,也算是削弱了庞太师的势力。

庞太师果然因为此事心烦意乱,到了生辰那天,不愿见客,独自躲在花园的先月楼。所有来访宾客,都交由女婿孙荣招待。庞太师在园中无心赏花观景,只是不停地唉声叹气,暗自埋怨:“这个包拯真是我的克星!好好一件事,被他搅得黄金丢失,还连累我外孙丢了官职。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查出真相,实在是气人!”

正暗自恼怒时,一个小童上楼禀报:“两位姨奶奶特意来给太师祝寿。”庞太师一听,脸上立刻堆满笑容,忙问:“她们在哪里?”小童说:“我刚才在楼下看到,她们刚过莲花浦的小桥。”庞太师吩咐:“等她们到了,就请上楼来。”小童下楼后,庞太师凭栏远望,果然看见两个爱妾,姹紫嫣红,各有丫鬟搀扶。两人打扮得婀娜多姿、端庄秀丽,再加上满园繁花似锦,更显得千娇百媚。庞太师看得心花怒放,手舞足蹈,之前的愁绪瞬间烟消云散。

不一会儿,两位姨奶奶来到楼下,在丫鬟搀扶下,踩着楼梯缓缓而上。一路上,两人叽叽喳喳,你一言我一语,“你踩了我的裙子”“你碰了我的花儿”,好不容易才上得楼来,个个娇喘连连。她们先向庞太师万福行礼,娇嗔道:“老爷倒是会躲清闲,我们找了好半天!让我们先歇口气,再给您行礼吧。”庞太师哈哈大笑:“你们能来我就高兴,何必多礼!”姹紫说道:“老爷寿辰,哪有不行礼的道理?”嫣红也附和:“不行礼,显得我们不够诚心啦!”说话间,丫鬟已铺好红毡,两人郑重行礼。起身后,又娇声说道:“今晚我们在水晶楼备了酒菜,专门给老爷祝寿。您可一定要赏脸,别辜负我们的一片心意呀!”庞太师笑道:“又让你们费心,我一定去!”见庞太师答应赴宴,两人这才心满意足地在他身边坐下,说说笑笑,气氛热闹。庞太师被哄得眉开眼笑,丑态毕露。

众人正欢乐时,楼下突然传来小童的咳嗽声,紧接着楼梯上传来脚步声。 不知小童此番又来禀报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古典白话合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