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知府摆摆手,仍旧将她往里请。
徐复祯因离得近,是以听到了那司吏的话,进门时便瞥了他一眼。
这些人该不会把她当作成王的人,所以才这么防范她吧。
她一边往里走,一边回想衙署里的戒严,不禁追问前面引路的人:“夏知府,转运使的情况究竟怎样了?”
夏承蕴半皱起了眉头:“当胸的那道箭伤虽然凶险,却还算控制住了。只是这几日接连高烧,他成日地昏睡着,我看着有点不好。”
徐复祯却微微放下心来。她这回是抱着见最后一面的决心来的,高烧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那夏承蕴又道:“徐尚书怎么突然过来了?介陵要是知道你来,恐怕不会高兴。”
徐复祯听了这话,心中先是不悦,又听他语气熟稔,不由道:“你认得我?”
他轻笑一声,道:“我跟介陵是知交,怎么会不认得嫂夫人?”
她还是头一回被人这样称呼,脸上倏然飞起红云,面色却是一沉:“少跟我套近乎,他是我什么人?”
“是在下唐突了。”夏承蕴忙给她道歉,又笑道,“既然不是什么人,那徐尚书何以千里迢迢赶过来?”
徐复祯面色窘然,又不好跟他生气,只得悄悄剜了他的背影一眼。
霍巡的朋友怎么跟他本人一样可恶!
夏承蕴走在前面,见后头寂静无声,转过连廊时便用余光瞥了一眼,见她皱着眉毛绷着脸,显见是生气了。
他想起霍巡说她脸皮薄,逗一下就要气鼓鼓,今日见了果然所言不虚。
他心中暗自好笑,不敢再打趣她,便一路无言引着她来到后院的一间厢房门口。
“介陵喝过药刚睡了半个时辰,徐尚书进去看看吧。”他伸手推开了门。
徐复祯跨步入内,屋子里弥漫着幽淡的草药气息,临窗的帘子拉下来,里头一片寂暗。这里的床不像京城的架子床,像一张加长加阔的矮榻,却悬着高高的纱帐。
一个婢女半跪在床头的脚踏上,正在冰盆里拧着一张帕子。见到有人进来,她连忙站起身来。
徐复祯走上前去对她道:“你先退下吧。”
那婢女犹豫道:“奴婢要给大人敷冰帕子降温,不然烧起来很厉害的。”
徐复祯从她手中接过帕子,轻声道:“我来吧。”
夏承蕴站在门口,见那婢女这么没有眼色,忙招手将她带离了屋子,还贴心地关上了门。
徐复祯慢慢走到床边,探头往帐子里望去,霍巡就躺在竹簟上,身上盖着一张薄衾。屋子里昏昏沉沉的,他脸上也覆着一层绰绰的阴影。
她挨着床沿坐下去,细细端详他的脸庞。
他是瘦了些,因此脸上多了几许薄锋,平添了一丝落拓的气质。只是面上没有什么血色,浓眉紧蹙着,可见病中也不好受。
徐复祯见他这副模样,先前百般的牵愁惹恨也尽数消散,只剩下满心疼惜。
她伸手抚上他的面庞,只觉触手微微地发热,忙拿起手边的冰帕子敷在他的额头上。
那帕子敷了一会儿微微温热起来,她放进冰盆里重新拧干,又顺着他的额头直擦到后颈。她一边擦拭,一边恨恨地想:让你一意孤行,活该受罪!
那薄衾被她往下拉了一点,徐复祯才注意到他上身没穿衣服,只是胸前绕过左肩缠着好几圈白绫,想来是他的伤处。
她小心翼翼地不敢压到那伤处,眼神却忍不住在他身上打转。
上一回看到他赤裸的上身,还是刚重生那会儿见他的第一面呢。她那时把他后背摸了个遍,却什么感觉也没有。
这回才瞟了一眼就开始脸红心跳起来。
徐复祯莫名有种做贼一样的心虚,忙拉起衾被给他盖上,又忍不住戳了一下他的臂膀。
好硬实。感觉能抵她两条胳膊。
她想起先前几个月在京城的时候,霍巡竟然一直不肯给她近身。这下好了,她就是再怎么动手动脚,难道他还能反抗不成?
她低头轻轻吻上那苍白的唇,想要渡点血色过去。他的唇烫得惊人,伴着一点刮擦的干涩,那吮出来的血色几乎转瞬即逝。
她轻轻俯身将脸贴在他的脸上,心中升起异样的满足感。
他还活着,他们又在一起了,这方天地之间只有她和他,那么近。
外面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密匝匝地落在檐瓦砖墙上。
萧萧庭院黄昏雨,阴森的天色压得人心头沉重,然而因为这屋里本就昏暗,是以那雨声落在徐复祯耳朵里,倒成了有点欢快的配乐。
夏承蕴来请她出去用晚膳。
徐复祯用过膳,问了他一些如今蜀中的情况。待夏承蕴答完,她又佯装漫不经心地问道:“下午那个姑娘是平时伺候他的人吗?”
夏承蕴看着她那扭扭捏捏的模样,想逗她又怕她生气,便如实道:“是衙署的婢子,我在介陵病中派来照顾他的。”
徐复祯“哦”了声,过了一会儿又问道:“那晚上也要在那里伺候吗?”
夏承蕴正色道:“他这几日烧得厉害,晚上更离不了人了。”
徐复祯瞥了他一眼,幽幽道:“怎么能让人姑娘家彻夜不休?这种累活应该派个小厮来做。”
“如今内忧外患,衙署里人手有限,嫂……徐尚书请见谅。”他故意漏了个口误。
徐复祯却很认真地说道:“他又不是什么很娇贵的人,你们有这么多兵吏,随便派一个过去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