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未婚夫的门客(重生)

攻略未婚夫的门客(重生) 第135节(1 / 2)

徐复祯犹豫了一下。她和霍巡在一张床上抱着睡过,那算肌肤之亲么?可她那时睡得沉,什么感觉都忘了。

这一犹豫落在沈芙容眼里却是坐实了她的猜测。她还担心徐复祯不开窍呢,看来属实是多虑了。

她的话便直白了一些:“既然不是很中看,那一定很中用喽?”

徐复祯震惊地看了她一眼。这种话,也是好拿出来说的么……

而且,沈芙容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她忙分辩:“你误会了,我们还没有到那一步呢。”

沈芙容攒起眉心,有些不相信道:“不是吧,三年了,你们还没到那一步么?”

她压低了声音:“那你们亲吻的时候,他就没什么反应?”

“有啊。”徐复祯羞涩地说道,“他的神情跟平时会有点不同,耳朵还会发红呢。”

有什么不同她也说不上来,但是她能感觉到他的脸庞氤氲着一层缱绻的柔情,而这情动全是为了她,因此她特别喜欢他那种迷离的神色。

“这算什么反应?没别的了?”

“还有什么?”徐复祯不解。

沈芙容啧了一声,附耳上去低声对她说了些话。

她越听脸上越热,简直要蒸起红霞来。听到后面,她忍不住推了沈芙容一把,嗔道:“你也太不正经了!”

“什么不正经?”沈芙容正色道,“我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不传之秘呀!反正你又不打算嫁人,没必要守着那点贞节当宝贝。这男人好用就留着,不好用就换掉。”

徐复祯抿唇不语。她现在是不太在乎什么礼教,可是看霍巡好像都没那个意思,要她主动……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

沈芙容见她一脸为难,又附耳上去对她说了一些话。

徐复祯听了,神色渐渐松动起来,可脸上仍是烧得厉害。最后,她抬手拧了一下沈芙容的脸颊,嗔道:“瞧你这口无遮拦的样子!”

沈芙容反手掐她的腰肢,笑道:“什么口无遮拦,这叫闺房之乐。不信你去找秦家那个表妹,她还能教你更多东西。”

徐复祯“呸”了一声:“谁要听这些!”

两人笑闹了一会儿,眼见月上中天,又让人去抱了雪团过来守岁。

雪团白日里被鞭炮吓得睡不着,如今已经乖乖地睡了过去。

沈芙容一边抱着女儿轻摇,一边又道:“不过我们女人就吃亏在要生儿育女。你要是这几年不想嫁人,那玩玩就好了,只是千万别弄出小孩子来,不然就遭罪了!”

徐复祯又红了脸,沈芙容怎么把她当成文康公主那号人物了。她明明很专情的。

夜里睡觉的时候,她忍不住琢磨起沈芙容的话。

她这才意识到他们每次耳鬓厮磨,他腰部以下都会离她很远,所以她根本没发觉他有什么反应。其实,她偶尔也能感受到,只是没有多想……

她双颊发烫,干脆将脸埋进柔滑的衾被里,微凉的缎面既降不下脸上的温度,也降不下微弯的唇角。

烛光透过琉璃灯罩投下青绿透彩的辉光,映照着团花地毯,映照在烟罗纱帐,映照进她的眼睛里,像置身于一场斑驳陆离的梦境中。

可如果是梦境,怎么会只有她一个人呢?她现在就想贴进他的怀里。

他在干什么呢?他今夜也失眠么?他也在想她么?

他会像沈芙容说的那般,想着她,那样吗?

第121章

正月里接连传来河东军的捷报,京城各坊争相庆祝,烟火爆竹燃放个不停,所有人都默契地不提国丧,建兴二年的春节倒比往年还要热闹许多。

过了十五,朝廷已经开始筹备春闱事宜,彭相亲自出任主考官。

徐复祯知道他这是要培植门生,毕竟这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场春闱,自然是万众瞩目,各方卯足了劲要将新科进士归拢到自己门下。

当然这不关她的事,毕竟她只是个内廷女官。可徐复祯还是吩咐锦英:“从现在到殿试结束,凡是持解状的士子到咱们手下的商行店铺,一律供他们免费吃用。”

锦英不无郁闷:“小姐!生意不是这么做的。来参加省试

的没有一万也有大几千,最后就登科三四百人,这回报太低了,咱们得亏死。”

徐复祯斜了她一眼:“登科的三四百人和我有什么关系?那落第的大几千人才是士族的大盘。这么多人三年才齐聚京师一回,花你几个银子给我赚点吆喝怎么了?”

她现在最缺的就是士族中的知名度。她要站稳脚跟,就要人家先认识她。从大名府决堤到新法再到河东的战事,她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凭什么总是要被别人抢功劳呢。

锦英笑道:“是。奴婢起早贪黑赚这么多钱,还不是为了给小姐花?小姐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徐复祯微微笑。她没有一大家子仆人要养,也没有礼尚往来的支出,更没有声色犬马的开销,她的钱真的是闲钱。

到正月底,河东与秦凤两军左右夹击,一路势如破竹地攻下了北狄的陪都,还俘虏了北狄王的另一位胞弟逐弈王。

北狄终于坐不住了,再次请求停战议和。

河东军先派人跟北狄的使者交涉,初步议定了赔偿的款项:

除去赔款八十万两白银,另有战马五千匹战马、皮毛一万张,以及北狄所产的青盐、珠宝、沙金、药材、毡布等物资,再送匠师、乐伎数十人入关。

林林总总加起来的总额比三百万两还要多,就算再派人去也恐怕也谈不下比这更大的数额了,因此朝廷立马同意了和谈。

徐复祯心想:能让北狄这么大出血,河东军派出去和谈的人该不会是霍巡吧?她不禁与有荣焉起来。

河东军鸣金收兵后,朝廷便开始拟议这场大捷的封赏。军功战报尚未传回京师,因此先拟定了京官的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