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晴儿姑娘”。
“馨儿,不在家里待着又出来胡闹”。
“公子,小姐也是刚到不久,也碰巧了遇见了晴儿姐姐,他们是来接柳公子和朱公子回府的”。
佩兰见公子出了龙门亦是十分高兴,又怕公子责备小姐忙出声圆场。
朱文昌又回转过来诧异道:
“泽祖兄,馨儿妹妹你们和晴儿认识”?
“见过二次,馨儿还认了晴儿姑娘当姐姐了”。
“哦”!
朱文昌一想到那古灵精怪的小姑奶奶心里就发怵。也不知道林泽祖见过那位小姑奶奶没有。
林泽祖也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下去,便对着柳自如说道。
“自如兄……”
“吾与文昌兄答题甚好”!
“那便是好的,我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了”。
“中规中矩!泽祖兄这个词用的妙极那便是有了”。
“你这厮这一关若过不了便枉费某一片苦心了”
朱文昌也算得了林泽祖的实话便大言不惭道。
“两位兄台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也不是讨论的时候”。
“这都累了一天了,刚才我们夫子还交代,不可外出闲逛不可言论是非”。
“不如各自回去默书答卷再互通有无可否”?
“然也”!
“可”!
林泽相不说累还好,这一说到累,柳自如和朱文昌也顿感身体困乏。
于是三人一一作别各自上了马车打道回府。
林泽祖回到茶语楼后院交代江姐紫苏不可打扰之后,便一刻不停的把自己的答卷凭着记忆一字不落的默写了一遍。
然后让紫苏着人给朱夫子和柳自如各送去一份。
正考第一天下来累倒是不累,就是被拘着有些乏。
正考自己不敢冒进中规中矩,只求通过便可不求一鸣惊人。
苟着才是王道!
小馨儿被江姐撵出了院子去了汗青书坊。
并严令续断把守中门不让任何人进后院。
江姐还给林泽祖端来了参汤亲眼见着林泽祖喝了个干净这才放心。
临走时示意紫苏守着后院这才放心的出了后院。
林泽祖吃过晚饭后思虑着第二场初覆试。
按当朝之规初覆的淘汰人数在百分之四十左右。
如果说第一场正考中规中矩确保通过的话。
那么第二场初覆可是要拼尽全力一搏的了。
初覆题型增加题量加大,就经义来讲是要在四书五经当中取二道经义作答的。
虽然说跑不出大范围,但是四书五经可出题的点太多海了去了。
就拿正考来说,出的是《论语》中耳熟能详的,也是让学子们最难答出彩的。
本次正考出的题光明正大,并非出什么怪题难题。
若按照这个路子那么第二场初覆定也不会偏到哪里去。
反正是三天后的事了,也不急于一时。
索性等发案出了结果之后再温习功课也不迟。
林泽祖捋了捋思路便把这些抛在了脑后。
随手拿起了续断的医书啃了起来,全当是换换脑筋了。
一夜无话。
第二日林泽祖寅时准时起床。即便今日不考试,但是也要保持这个状态不敢懈怠。
一番洗漱之后便拿起《尚书》默读起来。
到了卯时天见了光,林泽祖就在院子里活动拉伸。
因为院子太小跑步也跑不起来,索性就做些力量型运动使自己的身体热起来。
然后又练了近一个时辰的弓箭。
满身大汗之后这才痛痛快快的洗漱了一番,一边吃着早饭,一边看着王继学朱文昌几个人送过来的各自的答卷。
其中
朱柳二人对经义的理解自此不必说了,而且两人行文用词皆偏华丽。
一看就是大世家弟子的做派。
王继学等四人文风依旧。
让林泽祖最为担心的便是谢有生了。
谢有生这次倒没掉链子,立意中肯不偏不颇,行文用词稳如老狗。
看来被朱夫子无情的压榨过后还是很有好处的。
四书五经文解是学子们的看家本领。
怎么立意怎么破题也都不容易出奇招。
那剩下来的便是靠书写和文风取胜了。
文风这一方面林泽祖不敢下结论。
但他们松山镇五人书写的台馆体应在此界同年之中属于上上乘了。
前有车后有辙,从往届试题答卷分析来看,五人过这第一关应该问题不大。
林泽祖在心里也给了自己一个大大的安慰。
吃罢早饭便把这些都抛之脑后。拿起了《春秋》啃了起来。
巳时刚过续断一脸兴奋满头大汗的跑进了后院。
“姑夫人公子中了,还中了内圈前二十”。
当朝考试揭晓,谓之发案。
每次发案皆鸣炮,发案用圆式或日圈取在第五十名以内为第一圈。
圈分还分内外两层。
外层三十名,内层二十名。
位列五十名为一大圈 。
居外层正中提高一字写者为第一名只写坐号不写姓名。
逆时针排写出五十名圈者为出圈或叫出号 。
末场考完后,即将自第一场起当取考生全数拆开弥封用姓名发案,称之“发长案”。
江姐闻言顿时喜笑颜开。
“续断你可看得真切”。
“姑夫人小的看的真切,错不了冬字二十三号”。
“老天保佑!老天保佑!公子中了!公子中了!”
江姐高兴的有些语无伦次跑向书房。
“紫苏公子呢?!公子中了!还中了内圈前二十之列”。
喜欢刚穿越没了爹能科举不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刚穿越没了爹能科举不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