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半书2

第1章(1 / 1)

ee简介:大唐开元盛世,张九龄的学生裴昀进士及第,被天子钦点为探花郎。

ee从朝堂宰相到市井琴师,从温雅进士到冷峻金吾卫,玄妙的草木之物牵绊着各色人心,更隐藏着少年裴昀的身世之谜。

ee之所以取《浮云半书》这么个奇怪的书名,与怪老头郑板桥有关。郑先生将隶书与行楷结合,弄出了一种楷隶之间的字体,因为隶书称为“八分”,这种字体就叫“六分半书”。

ee君子是楷书。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君子的特质,似乎都能在楷书中得以勾画描摹。他方正平直,光华内敛,一笔一划端庄优美。

ee游侠是草书。我行我素的草书,是非对错都不如自由地书写来得重要。

ee帝王将相是隶书。他庄重威严,不动声色,看似钝去了所有的棱角,却如庖丁解牛般清楚知道权力的每一根骨骼,掌握着看得见的高位和看不见的规则。曲直是非难辨,千秋功过难分。

ee那么我们的主角呢?

ee《浮云半书》写到第二卷 ,这一卷所有的篇名,都来自于唐诗。

ee在脍炙人口的《唐诗三百首》里,第一篇是张九龄的《感遇》。

ee草木之心,如有人性;草木本心,恰如人心。美人是否会来攀折?且由他去罢。

ee草木,草木。

ee在汗水与血水一齐流过刀背的盛夏,漠北的胡杨树正在风沙里生长;

ee而冬天来临,离离原上的衰草被一把野火燃烧,四季荣枯,人生宠辱,永不停步。男儿流血的伤口涂抹在哪一树古老虬曲的枝头化成梅花?而最后一滴热血,又落在谁的眉间和心头,点成永世不忘的朱砂?

ee我看到半人高的蓬蒿在仰天长笑,我看到千树万树的梨花倒映着春水,我看到古木参天的苍山雨痕,我看到通往桃源的石阶上落英缤纷;我看到唐时的少年,在灵魂的疆域上耕种,在三月的水边收获——章台的垂柳青青如旧,巴山的夜雨涨满秋池,相思的红豆落地成诗。水流带不走,千年时光也带不走,盛唐华章留给我们的,岂止是一些草木芬芳?

ee那是心上的诗篇。

ee一年时间匆匆过去,与生肖卷一样,草木卷或许仍会与你相逢在金秋。去年《浮云半书》出版之后,得到大家的支持,得以数次加印,这里一并感谢读者们、编辑们与所有工作人员,以及一直来温柔包容我的家人。

ee浮云无形,万物有情。

ee李惟七

ee第2章 琵琶行

ee——唐·白居易《琵琶行》

ee李未闻本来不叫李未闻,叫李五斤。她出生的时候五斤重,爹就给她取了这个名字——顺便说一下,李五斤的爹叫李林甫,时任朝中黄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