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人笑成一团。
夏天的集市很热闹,下车走走逛逛买了好多小玩意,还有上次来时没见得的新鲜果子,桃子小了点,好像刚摘的瞧着很新鲜,嘴巴闲不住的一家人回到车上跃跃欲试洗桃子。
咔嚓,口感清脆,凌宴“嗯”了声,点了点头。
秦笙斜眼:“酸么?”
凌宴正经:“不酸。”
似曾相识的一幕,思及过往的孟浪……秦笙忽然有些脸热,掩饰似得又洗了遍桃子,就拖延这么一会功夫,已经有人类幼崽掉进大人的陷阱。
小凌芷不疑有他,咬了很大一口,从舌尖酸到舌根,脸都皱起来了,“报吃,母亲又骗人!略!”
“哈哈哈!”凌宴忍着满嘴酸涩,笑的上气不接下气,气得小凌芷鼓起腮帮子,“哼,不跟你好了!”
转头去抱秦笙。
死道友不死贫道,凌宴张嘴就要揭秦笙老底,立刻被秦笙眼神喝止:不许挑拨我们娘俩感情。
凌宴歪头看着,扬起的笑意经久不散,忍不住扑了上去,“没门,你俩必须跟我好!”
嬉笑打闹,也不知谁更幼稚一点。
那几个酸桃子去了核都当了马儿的水分补给,马蹄哒哒,车子驶出城外。
一出马车,烈日暴晒的热浪和干燥灰尘挠的一下上来了,一家三口登时汗津津的,马儿喘着粗气,也热够呛。
“好热啊。”长安的夏天比平阳热好多,在外面还不能穿短袖的!小凌芷一脸遭不住,偷偷学小狗吐舌头,“我们好像那个被晒冒油的雪蛤!”
妻妻俩:……
比喻过于形象了宝,俺俩不是很想跟你一起当哈/蟆。
凌宴给崽扣上草帽,“挡一挡。”
小凌芷理了理,还是草帽凉快,嗯,她才不和母亲计较。
入目所及都是田庄,水渠四通八达,而她们需要的是大片树荫,非常迫切!
凌宴拉过娘俩,“走咯。”
二人满头问号,“上哪去啊。”
咱虽说是乡下来的,不至于休假也来农家乐吧,这大热的天,秦笙不理解,尊重也表达的很勉强。
直到看见地里盛开着大片的稻花,秦笙什么都懂了,“你……”
凌宴挠头,笑得一脸讨好,“跟家里的不大一样,将就下。”
百忙之中也要兑现承诺。
她特意让人看着的,她们的小家得用心经营。
就像在那破破烂烂的歇脚处,刚刚喝过清爽的绿豆汤,闻着稻花香,身边是她百般引诱的阿宴,和多年前一样,秦笙再度拥了上去,就在她爱意汹涌想吻上去的时候,衣裙被一双小手抓住,她们的孩子不甘落后,嘟嘟囔囔的扒住她们,“我也要抱。”
小小的电灯泡忽闪忽闪,无比闪亮。
俩人相视一笑,欢欢喜喜搂住小人。
芷儿也是她们感情的结晶和见证吧,秦笙心想。
如今的凌宴自然不会像一穷二白时那么寒酸,长安的田庄甚至可以说比她们见多识广,这里的仆从早为主人的到来做了万全准备,沐浴更衣,树荫下的凉亭里饮子各式各样,花园荷塘各种景致一应俱全,当场开席宴请都不在话下。
不过此行她们只为稻花,也只有稻花。
吊床悠悠晃着,静谧温馨,又莫名深情,忙碌后懈怠令人身心舒畅。
这次秦笙果断拒绝凑上来的女儿,吊床会塌的,她不想妻妻双双摔到尾巴骨,那样真的好傻啊!
笑声在小凌芷噘嘴中不时回荡。
城门关闭前夕,做了一下午贼的一家三口顺利溜回王府。
现在很多事不再需要北安王亲力亲为,但只要她在家,有一样少不了,凌宴给一大一小偷吃的那份投喂好,“开饭咯,去叫你姨姨们。”
“好耶!我要香肠和柿子多多的!”小凌芷欢天喜地跑了出去。
秦笙迫不及待地舔了舔牙尖,很好,终于到她的“偷吃”时间了,延迟许久的浪潮轰然而至。
径直吻了上去。
作者有话说:
第590章 了不起哦[VIP]
秦笙不清楚爱的激情会持续多久, 她们又会在何时趋于平淡,但唇齿间的回应让她无比确定,现在还是涛声依旧。
生怕被人撞见, 凌宴羞耻心大作,心跳噗通噗通。
太刺激了, 可她欲罢不能,半点不想停……
等三人赶来用饭时,秦笙正慢悠悠地泡着陈皮凉茶, 凌宴人模人样招呼大伙,“快来。”
顾沈二人沉默一瞬, 时至今日, 这种感觉她们也懂了——孩子, 一个甜蜜的负担,让人不得不沾染偷感。
选择性忽视俩人红的像刚吃了死孩子的嘴巴,沈青岚献宝似得一手食盒,一手西瓜,“从平阳带来的,还有我刚弄得黑椒牛柳, 嘿,你们尝尝。”
成家多年就是不一样, 早前铲漏大锅的沈青岚也能表演厨艺了,卖相尚可,滋味确实不错。
众人惊喜捧场, “厉害了你!”
沈青岚搭上凌宴肩膀,得意又谦虚, “这才哪到哪,跟你比我还有的学呢。”
凌宴笑道, “我再教你给宝狸奴做辅食。”
说起这个,沈青岚嘴歪到平阳老家去,“你教的啥啊,那玩意怪得很,我明明弄得都是好东西,结果宝狸奴边吃边吐,看得婆婆直撇嘴,也就狗子不嫌弃了,白费功夫,我还不如给她刮点苹果来得实在!”
这古怪吃法学不了一点。
小凌芷一脸严肃,她跟青岚姨姨尝过,“是报吃,还是学些别的吧。”
报吃都是好听的,小婴儿吃不得咸,辅食啥味没有,该是难以下咽才对,小凌芷从来没这么嫌弃过食物。
凌宴故作叹息,“猫饭落到狗嘴里,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沈青岚白眼上天,顿时塑料,“你搁着装模作样!”
宝狸奴的辅食可不就是猫饭么。
秦笙和顾景之看她们耍宝,笑得不行。
冷面清爽,黑椒味重但不相冲,搭配起来别有一番滋味,一顿晚餐吃得舒心惬意。
时光流逝,关系却从未变质,身份地位变了,人也还是那些人,两个诸葛亮加一个崽,和多年前的农家小院一样,她们毫无顾忌的吃吃喝喝,插科打诨欢喜嬉闹。
不远的将来,小凌芷会变成大人模样,会有长成稚童的宝狸奴跟她们一起上桌用饭,或许还有秦笙心心念念的二崽……
光是想想就让人心头熨帖,一片滚烫。
北安王府与顾府之间了道小门,这里的热闹旁人无从知晓。
但顾文和,建和帝从平阳带来的官员,寂寂无名的闲官摇身一变成为朝中新贵——吏部侍郎,文官任免调动都要经她手,只在尚书一人之下,早被人们看在眼里。
本身手握权柄,又与北安王交好,很多人循着味就去了,然而新晋吏部侍郎也是个让人一言难尽的,聊天吧,她总能把气氛弄得很尴尬,明说吧,她一脸淡然如菊,要么表示自己效忠陛下,要么表示自己无法左右王上决断,明里暗里的让人另谋他路。
和那北安王一样,不管怎么讨好都是一句:“陛下不会亏待忠心之人”之类的车轱辘话,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谁家都有个病弱的长辈亲朋,求北安后看诊更加难于上青天,简直难搞极了!
你们平阳怎么回事?
如今陛下外出微服私访的大好时机,正常来讲凌宴一个驻守地方的异姓王不是应该拉拢权贵,占据朝堂一席之地,朝中有人好办事,往后吃了瓜捞也有人说好话,你们都不受贿,不是,结交朝臣的么?
要不要这么另类啊?!
好了好了,知道你们君臣私交密切了,得陛下信重就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本事大了不起哦?
哦,确实了不起。
今年浙东大旱,代为监国的北安王立刻派钦差前往赈灾,车辆运送粮草,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各地灾粮数量与支出广而告之层层上报,胆敢盘剥,经手官员全部下狱……
重压之下钱粮全部到位,北安王又一个甜枣发下去,给清正廉洁工作负责的官员分发赏银,这钱拿的舒坦也安心,名声还好听。
朝廷前所未有的认真作为,让百信也能安心做事,以工代赈新修了条官道出来,明明是灾区,却一片欣欣向荣,少有暴乱,百姓无不称颂君王爱民如子治理有方,给地方官的高帽也戴上了,以后再敢贪?
羊毛出在羊身上,说白了那些赏银不还是从赈灾银子里出的,就是比贪污少了点呗。
论赈灾,北安王是专业的,可放到以前朝廷能有这般效率?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通天纬地、雷霆手段,这样的人,确实不必把他们放在眼里,再不满也只得捏鼻子认了。
时间在高门权贵酸溜溜的心思中一天天过去,北安王的惊喜又来了,帝后寝宫建成。
又搞妖法是吧……声音在人们脑内自主嘀咕上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