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每天都想害我

第720章(2 / 2)

新生命的诞生总是令人欣喜,她对这个孩子充满无限希望,恰逢铁路建成,各地铁路工程也开启规划陆续开工,洛阳、苏杭,天下四通八达。

这么具有意义的重要时刻,阿淼很想亲自为长女取名,然而宗室捧着族谱叽叽歪歪,非说这代沿用“承”字辈,不让她随意发挥。

宫内私宴,阿淼痛心疾首的跟凌宴吐槽,“洛铁成,铁路建成,健壮坚强、生铁成钢,有寓意又有祝福,阿淼也说合八字,这名字多好啊!”

凌宴一口老酒差点没喷出来,秦笙掩唇轻咳,这取名水平咋还不如她跟阿宴。

倒不是女名男名的问题,就是不大符合她们对皇家风范的预期,总之挺难绷的。

秦笙想了想,“陛下可是忘了需得规避名讳。”

真叫铁成,往后铁路怎么搞,叫钢路?这还有的转圜,门怎么办呐。

阿淼不悦抿酒,“要不怎说愚昧思想耽误事情,可恶!”

帝王尊贵不假,可若因名讳而影响诸多,反倒得不偿失。

怎么说呢,凌宴感觉阿淼思想进步非常快,感觉已经领先好多个世纪了。

作者有话说:

第597章最佳提壶[vip]

两地都是同样的强权压制, 而朝廷无法效仿平阳等郡大刀阔斧的改革,便将平阳为试点,总结经验教训。

只是为世女选伴读既能引起惊涛骇浪, 那么皇女、乃至皇太女呢……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案例,阿淼回味了很久, 越想越觉有趣。

平阳地方官府也分割出各个部门,户籍土地,税收, 刑罚,护卫, 各司其职, 地方大事小情都能得到精细、规范的处理, 如小朝廷一般。

如此,能大大减少县令昏庸无能累及百姓的糟心事,而监察院对官吏前所未有的严格,维护官府形象,更加深得民心,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

阿淼对这些很感兴趣, 每次打来电话都能跟凌宴聊上很久,说政策、说工农、聊发展, 吸取经验用来改进自己国家的政策。

削弱世家收回土地,疏通河道大兴建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 她乐得接受新鲜事物,不被礼教束缚, 也不会唯我独尊,翻遍史书, 能比她开明的帝王少之又少。

有这样一位君主,实乃当世百姓之福。

只不过她这份开明对那襁褓中的女婴来说就有那么一点点小难绷了。

凌宴忍俊不禁,皇家血脉尊贵无比,不兴取贱名,“若是喜欢当个小名叫也未尝不可,不知大殿下名讳如何。”

说起这个,阿淼一改郁气,满是提及女儿的兴奋,“叫承祐,衣右的祐。”

这个祐和保佑的佑同义,但更指天、神的庇佑,可见疼惜,加上那个承字……聪明人一听便知,那十有八/九是未来的皇太女了。

二人连忙道喜。

阿淼喜不自胜,不禁关心二人境况,“你们呢,怎还没动静?”

堪称最佳提壶手——哪壶不开提哪壶。

“不及陛下洪福,我俩缘分还没到吧。”凌宴讪笑回道。

阿淼哈哈大笑,拍了拍凌宴肩膀,“朕把福气分你些,快加把劲儿啊。”

说着,还拉过凌宴小声分享一大堆“经验之谈”,凌宴又不能不听,努力端正身子虚心受教。

宴席上多了颗明晃晃的红灯,脸一定很烫吧,秦笙笑得不行,还是说开了好啊,不然她都笑不出来。

做好最后的护理,二人携手踏上回家的路,看她们全须全尾的平阳百姓跟着松了口气,随着陛下后继有人的喜讯传来,人们大多猜出她们此行的缘由,定是北安后亲自前往为陛下长女接生了。

众所周知,陛下铁了心一生一世一双人,子嗣上但凡有个三长两短……竟敢让北安王后为长女护航?这份信任实在令人咋舌,太不得了了。

收到消息的栗特里眼珠一转,麻溜送信汇报西疆改革进程,努力证明自己认真处理政务,顺便问候请安,“井渠输水之法解西疆缺水大难,耕种用地大幅提升,感佩殿下宽仁,赐予西疆种子、耕种经验,农人无不争先耕作安稳生活,现西疆郡粮食嚼用产量几近自足;

敬惠殿下恩泽,我西疆之特产棉花、辣椒、瓜果及阿月浑子等物得以运至各地,广受朝廷、境内各地喜爱,贸易便宜税收喜人,惠及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