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每天都想害我

第142章(2 / 2)

屋内,小凌芷睡得四仰八叉,很是香甜,秦笙坐起身子朝外看了看,然后又躺了回去,搂着女儿继续睡去。

脸没洗牙也没刷就出门,凌宴十分不自在,那男青年全程跟着她没去叫别人,应该是那老匹夫授意来盯梢的,这家伙看着就不怎么聪明,李文生还没怀疑到她身上。

受过刘家恩惠的人不少,但有能力促成此事的人不多,取交集就可得出重点怀疑对象,莽夫来村里的时候刘家早没了,根本不在嫌疑名单里,但她那身本领太惹眼,保不准李文生会不会派个厉害的亲信过去探底。

凌宴刻意叮嘱过对方,少说少错,和往常一样,只管摆臭脸就好,那家伙只是没脑子,不是真的蠢,问题应该不大。

至于正偷偷打量她努力完成任务的青年,目光让凌宴不自在更甚,就当没看见,偷摸扣净眼屎往议事堂走。

靠近村落中心,依稀可见村民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身影,都刚醒没多久,哈欠连天的,莫名又茫然得前进,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事情始末很快会添油加醋的传遍整个村子。

凌宴觉得不出半天就会闹得人尽皆知,事实上她还是小看了大家的八卦能力,等她到时议事堂,人里三层外三层,围在中间的几间茅草亭旁。

发挥天乾的身高优势,凌宴垫脚往里看,几个主位全部空着,村长和德高望重的长辈们都没来,应该在看案发现场,还得好长时间。

原身不关心村中事务,正好她没刷牙不想说话,凌宴便遵循人设缩在外围打瞌睡,同时,竖起耳朵听聚起来的村民们讨论李家夜半闹鬼。

靠天吃饭的农人多敬鬼神,闹鬼一说可在丰乡村炸开了锅,村民心有惴惴,纷纷嘀咕:悬案多年未破,正值寒食清明时分,横死冤魂作祟,难道怪罪到村里,所以来找村长帮忙?

好些人连呼先祖各路神仙庇佑,有的则希望大家一起出钱请个道士,做法式安抚冤魂,种种言论伴随着恐慌在人群中传播开来,凌宴听得一清二楚,这是村长那派在引导舆论。

人们未必没想到冤魂索命,只是李文生根基颇深,就算想到也不敢说。

说来惭愧,凌宴自己也不敢吭声就是了。

惨案发生后,官府的确有过大量摸查走访,但关键人证、原身她娘被李文生按了下来,加上古代刑侦水平受限、人证缺失,官府没能寻得真凶。

一晃十多年过去,惨案重提,过了最初的惊吓,一些声音在暗处冒了出来,“这不是冤魂索命是什么,说的怪好听,我看啊人就是他杀的,要不怎么不找别人呢。”

空气静默一瞬,声音不大,伤害拉满。

人们都装没听见,继续自说自话,紧接着,不知谁人感叹,“李家儿媳吓出毛病来了,满口胡话,说自己姓刘不姓李,可怜见的哟。”

不知说者有没有心,但听者一定有意。

一个离谱曲折的故事刻入村民脑海:这么说,李家买的儿媳是刘家后人,冤魂见不得后人给仇人孕育子嗣,这才集体到阳间寻仇索命来了?

如此劲爆、离奇的解释迅速占据了人们的思绪,讨论的声音小了很多,细细听来,剩下的多是与村长交好的人家。

不论村民惧怕、又或是事不关己不愿出头,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称。

人群窃窃私语。

这盆屎结结实实扣在李家脑袋上,当舆论甚嚣尘上,李文生为了坐稳村长的位子只能高喊清者自清,硬着头皮去县衙请命重新调查刘家灭门惨案。

所以接下来……她该尽快拿到卷宗,凌宴正为接下来的计划的头疼,此时,村长与一众长辈姗姗来迟,只顾婆婆一读书人气定神闲,其余几人脸色都很难看,想必都吓到了。

以及搀扶着顾婆婆的顾景之,相隔甚远,只对视一眼,那双淡漠的眸子触之及离。

军师来了,凌宴自然而然转移目光,心情复杂。

王婶亲弟、李文生的妻弟,也是他的左膀右臂——王乾上前耳语,李文生胡须微动,半晌,他高抬双手示意众人安静,“各位乡亲父老……”

简短道明原委,接下来开门见山地偷换概念,跟大家商量一起请道士做法,以安众心。

跑这众筹来了,给凌宴差点整乐了。

刚过完冬又要春耕,正是勒紧裤腰带的时候,李文生惹出来的破事,谁都不愿意掏自己腰包给他擦屁股,高呼“我不同意,我不怕”的吵嚷声此起彼伏。

七嘴八舌吵了好久,凌宴听得无聊,随意一扫,正好看见一袭青衣从中央退到人群边缘,秀才正略带审视地看着自己。

好似自己的把戏已被对方看穿……凌宴莫名心虚,趁人不注意,她挪腾到秀才旁边,正大光明的凑上去,低声道,“景之姐行行好,就给我家小凌芷启蒙吧,我一定不欠束脩!”

顾景之定定看了她两眼,躲瘟神似得后退一步,“我学识浅薄,阿宴还是寻旁人去吧。”

教小凌芷读书,是就差闹到撕破脸的凌顾两家唯一合理的来往理由。

她们说话自然打扰到附近村民看热闹,凌宴挨了好几记白眼,她不甘示弱,痞里痞气地一一回敬,村民们敢怒不敢言,纷纷离二人远些。

凌宴死气白赖的逼近,顾景之则心有灵犀,恪守礼节不慌不忙地躲避,没过多久,二人一进一退地远离人群。

顾景之见周围无人,还是不敢放心,“你莫要纠缠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