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不语

第133章(1 / 2)

(' 未出三日,大福中榜的事便传得沸沸扬扬,城中不单读书人都晓得了,就是那些商户大户也都得了消息。

大福可忙,先是去参与了县学主持的宴。

县学那头他倒是早已熟悉,只此番宴会还有县府一杆头脸人物,外还有这回中了秀才的考生,好不盛大热闹。

伍教谕此番对大福是满意至极,虽此前指点大福时,便觉出大福能有作为上榜,却也不曾往案首上预测,这般结果,实是意外之喜。

县学中早已传遍了大福是他的门生,这回院试大福一举夺魁,亦是教他面上增光。

如今门生变作了得意门生,他更是不单在书文策论上教,为人处世亦给教了起来,甚是悉心。

引着大福拜见了县公、学政等官爷,又提点他结识友好一番此次同榜的秀才,将来若留在本乡经营,这些便是人脉,将来若有前程走出去,那说不得这里头就能有自个儿的同僚。

大福年纪虽轻,但还是懂得不少经营之道,外在又有伍教谕提点教着,倒更是应对得宜。

这番应酬罢了,又回学塾谢师。

他得了县学录用,定是要过去读书的,往后自不得继续在徐家私塾念书了,虽在徐家未曾念上两年书,可大福深觉自己在这处学到了不少东西,他有今天,必是离不开徐夫子的教导。

作为回馈,谢了师,又还专门与同窗们分享了一番考试心得云云。

徐家两位夫子也为大福高兴,且也自得教授过个出色学生,早知他不是池中之物,不会一直屈居于一方小塘中,今去更广阔的天地,心里倒是少了怅然。

倒是十五,为着往后不能与大福在一处读书了,心头有些难受。

两人自打读书开蒙起,五六年的光景下,都还不曾分开过呢。

大福宽慰了十五一晌,又勉励他明年争取考下童生,早日也得秀才功名,届时就能一同在县学读书了。

十五倒也确受了些鼓舞,虽心知按照大福的步子,他未必还能赶得上,来时还有和幼小时候一样一起读书的机会。

不过停滞不前,那便是永无机会了。

大福忙着应酬,家里也没得闲着,虽有心不那样张扬,可该酬宴还得酬宴,没教人觉着家里不重视大福中了秀才似的,且一波又一波的人要分开来相贺,一会儿是门槛真教踏破了不说,分开接待也忙不开,索性一并宴请了。

这般宴,少不得请个三四回,来的人还多,家里只怕周展不开。

外头倒是消息快,立便有房牙经纪递了帖子来,言说是要借个大宅来与范家免费做宴酬宾客。

周到得很,示好之意再明显不过。

城中各般商户借着七拐八绕的关系递过来的帖子能堆满一匣子。

说甚么铺子开在一条街的缘分呐,与他们范家皆住在朝阳巷呐,二姑大舅又常在他们铺上买东西呐……总之各能找点由头出来。

有不少商户为投诚,递帖子时便夹赠了贺礼,康和晚间得空回去才瞧了一眼,甚么钱银瓷器丝绸,好些康和都没得见过的名贵物品。

“大景,你来瞧这是什么。”

范景听得康和言,走至他身前去,只见他手里拿着一张铺契。

“这有什么稀罕?”

送来的礼中各有巧思,这般地契房契铺子的,最为寻常的一种了。

康和道:“你看清了上头写着的位置,南大街一百八十八号商铺。”

范景闻言眉心动了动,看向康和:“先前看中的那间有地窖预备用来卖菜的铺子?”

“可不就是。”

康和颇有些感慨:“兜兜转转的,往先走门路费了老劲儿也没得的东西,这厢反倒是人巴巴儿的给送上来了。”

这有门路可走固然是好,到底却也是不如自个儿强来得实在。

范景问他道:“这些东西你预备如何处理?”

康和将手里的地契与帖子一并放了回去,把东西规整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