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不语

第58章(2 / 2)

范爹盘计了一番,拿了一石的谷又添上五担子的肥,收拾了些家里弄着卖的小吃食,去同隔村的马石匠定了一台石碾子。

家里多是吃米,只谷脱壳成米不是件轻巧事,原先吃米要么就是他跟陈氏上晒谷场那边的公用石碾子碾个二三十斤出来吃一阵儿,一弄就得弄个大半日。

有时候地里忙,没得空去碾米出来放着,就只能手舂,这靠手舂就更费劲儿,家里人口多,一舂就得舂上一两个时辰才够一顿的,胳膊都给人累得抬不起。

比起手舂,那定还是石碾子来的快。

这东西就跟水井一般,晒谷场那头有一台公用的,可又不似水井,打水嘛,再慢也不过一刻钟的功夫,碾米一碾,那就得半日,为此得排日子。

今儿谁家去,明儿又是谁家,不是你米缸里没有米了,端着谷子想去碾就能得碾的。

有时候张家说了这日去碾米,结果到了日子,李家的不讲理占了人的位置,两家就得吵吵,那头时常都热闹的很。

前头陈雨顺刚上任的时候还前去调解,这厢谁还管。

以前范家去晒谷场那头碾米,专是教人盯着占位置,就是瞧范家好欺。

范爹老实巴交的,不会骂人,干是着急,两句辩驳的话,在嘴里跟炒菜似的,翻来滚去,就是不出锅。

每回都是陈三芳插着腰跟人骂,回来得气上好几日。

这范爹就劝着人说,等日子好了,家里头自打一台碾子,到时候再不怕谁占位置了。

陈三芳看着家里头穷得十天半月不得顿肉吃的,要打石碾子,不晓得要到哪辈子去了,只觉心头更发酸。

家里头听了范爹的意思,也欢喜弄上一台,等马石匠那边说把碾子打好时,康和上徐扬家里头去借了车子,套在驴儿身上,去把石碾子给拉回了家。

范家没挨着村大道,车子不能直通进院儿里,石碾子给下在大道上,一家子全出动,抬着搬着才将快三百斤的石碾子给弄回了院子里。

累得大伙儿都淌了汗,可心头却劲儿大,赶着弄了些新米出来,把碾子套在驴身上,试了试,当真是好使。

家里头有牲口使力拖动碾子,那便更省力了,可比以前范爹跟陈氏两个人拖碾子要便利得多。

这日,落了些雨,天气又有些转凉了。

康和在屋里头把收进箱笼里的秋衣裳给整理了出来,预备洗洗晒晒,等多落几场雨下来,天气冷下来又能穿了。

夏月里的衣裳也收拾着得慢慢收进箱笼里了。

陈三芳打城里头回来,幸得是出门时捎了一把伞,不是还得挨雨淋。

天气不好,她却多欢喜,同康和说那烛火铺子的邹夫郎,亲自上摊子前来买了两斤蒻头粉丝,又送了四对好烛,说是想喊康和去一趟铺子里头。

翌日里,范景要出去杀猪,整好他与人一道出门。

邹夫郎见了康和来,蒸了一壶好茶,又端了一碟子桂花糯米藕,又一碟咸炸酥豆子,教康和吃。

“恁客气,邹夫郎有事,尽管说便是,咱也老交情了。”

“我不瞒你说,上回你与我弄的那些药烛,多得贵人的喜爱,再三的遣人来问,还想买得去送人用。

我虽与人言了这物珍惜难得,可人诚心诚意的要,没法子,只得来寻着你。”

康和估摸着便是为着这事来寻他的,前阵儿里秋收忙,又还为着大房那头弄私塾的事情费脑筋,可他夜里头还是挤着些时间出来又做了些药烛给放着。

本也是想趁着天冷前再卖上一回的,这艾草烛,夏月里效果最是好,冷月里,当也只那些爱咳嗽,腰腿痛要使艾的才肯用。

邹夫郎来自开口来要,总比他张口与人巴巴儿送去的强。

“听着药烛有去处我便安心了,这样的贵物,我虽出了手,若砸在夫郎的手上,我心头也是过意不去。”

康和道:“只这东西实是不好得,一时我也不好弄啊。”

“你且与我想想法子罢,只要与我弄了来,不管是少不得你的好。”

康和又假意为难了几句,在邹夫郎几番央下,这才答应了下来,说过些日子与他送了来。

邹夫郎好是欢喜,言有多少都要。

回去时,康和把屋子里存着的烛收出来,点了点,先前剩下的三斤蜂蜡,前前后后,做了三十二对烛出来。

他手法日渐熟练,损得蜂蜡便愈发少了,糟蹋的少,出的成品便能更多些。

范景回来时,见着人正在倒腾烛,问他:“邹夫郎又同你要烛了?”

“东西好卖,他得了好,自是还惦记着。”

康和放下烛,走到范景跟前去:“今儿累不累?”

范景摇了摇头。

康和抬起袖子与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打桌子上取了两包点心出来:“邹夫郎招待我吃的桂花糯米糕,尝着味道好吃,与你也带了一包回来,尝尝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