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嘉靖年间

第一百零二章 掌印镇抚使(1 / 1)

“皇上,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陆炳斟酌着道:“您想想,徐孝先的奏疏是通过东厂递到您这里的。而无论是皇上您还是东厂,如今对马墉都没有任何动作。臣想,马墉此时一定认为,徐孝先还没有找到他贪墨的罪证。

所以朝廷此时才迟迟没有动手。

通过接触王应举,马墉最起码可以掌握两条重要的线索:其一,从北镇抚司得到这件事情的进展。其二,利用从北镇抚司得到的消息,进而决定该如何动作。”

嘉靖不作声地看着陆炳,长长叹口气。

马墉确实精明能干,而且陆炳说的也没错。

这种他自己钦点的朝臣贪墨案,东厂不合适缉捕拿人。

锦衣卫虽合适,但并非他的职能。

何况,从一开始这件案子便是由徐孝先靠着东厂办的,所以若是要缉拿朝臣,便是只有北镇抚司了。

如此一来,马墉通过北镇抚司自然能够得到他想要得到的消息。

“对于徐孝先你怎么看?”

嘉靖岔开话题问道。

“回皇上,臣认为……徐孝先有勇有谋,是个可造之材。无论是仇鸾一案,还是沈丛明一案,徐孝先都表现得极为出彩。若不是皇上您把他借给了东厂,臣在锦衣卫办差上也会多多倚重的。”

“锦衣卫就别想了。”

嘉靖看了一眼陆炳,又看向旁边默默不语的黄锦,道:“东厂也别想了。”

“呃……那皇上的意思是?”

陆炳有些明白嘉靖的想法了。

嘉靖也是有苦难言啊。

东厂、锦衣卫、北镇抚司三者,本该是他这个帝王手里最为锋利的刀。

可这些年来,无论是东厂还是锦衣卫,或者是北镇抚司,其实从未让他满意过。

陆炳虽忠心,且也有一定的才华,可做事向来是瞻前顾后。

即便是有他这个皇上做陆炳的最大靠山。

可这些年来,陆炳在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上,只能说是成绩平平。

老好人的性格决定了陆炳的上限,看看他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谁,就已经一清二楚了。

东厂要比锦衣卫稍微好一些。

但黄锦一来要随侍在自己身边,再分心让东厂做多余的事情,黄锦就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所以这也是为何,随着徐孝先的异军突起后,陆炳跟黄锦为何都很赏识的原因。

毕竟,有这么个一个属下,对直接向皇上负责的他们两个人而言,可谓是极大的一个助力。

陆炳跟仇鸾之间的事情就不用说了。

而他跟马墉之间的矛盾,若是换做旁人,也绝不会把如今的马墉逼迫得跟无头苍蝇似的四处奔波。

甚至陆炳自认为,即便是他亲自上阵,都不见得能把马墉这个堂堂正二品的都察院右都御史,逼迫到眼下这般境地。

但徐孝先却是做到了,而且做得极为漂亮。

使得到如今,从来没有人怀疑,马墉如今的衰落,其实跟自己有着很大的关系。

嘉靖望着面前的两个旧人,微微叹口气。

这些年来东厂、锦衣卫让他算不上满意,但好在两人还能洁身自好,约束好自身。

更未与朝臣同流合污,能一直保持着跟他这个皇帝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而北镇抚司就不同了,一直以来都是他的一块心病。

走马灯似的不知道换了多少个掌印镇抚使了,但没有一个能让自己满意。

要么是被朝臣拉拢腐蚀了,要么就是迷失在权色之中。

就像这新上任的王应举,同样是嘉靖钦点。

可结果呢?

这才几日的时间,已经快把青楼当家,把家当客栈了。

商贾也好、官员也罢,从陆炳递上来的奏疏上就能看出来,天天除了收礼便是应酬加睡青楼女子。

这样的朝臣,嘉靖又怎么敢放心依仗呢?

此时的嘉靖,深吸一口气,原本还想再等等看,再考校徐孝先一段时间,而后再议能否委以重任。

如今看来,等不了了。

陆炳、黄锦都无法离开京师,北镇抚司的王应举……烂泥扶不上墙。

“拟旨,晋锦衣卫中千户所壬字所百户徐孝先正五品千户,即日起掌印北镇抚司,赐飞鱼服、銮带绣春刀、赏金百两……。”

陆炳有些震惊,同时也有些惭愧。

但不管如何,在他看来,这个结果对他而言有利无弊。

毕竟,如今迫在眉睫的马墉一案,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由徐孝先来办了。

而且,这件事情的起因,也只有他跟黄锦以及徐孝先三人知晓。

黄锦愣了愣,旁边的秉笔太监此时也已经拟好了嘉靖的旨意。

嘉靖摆摆手道:“徐孝先如今可在东厂?直接过去传旨给他吧。至于马墉案子该如何办理,北镇抚司全权负责。元日前朕只要一个结果。”

“皇上,徐孝先未在东厂,要不等明日?”

黄锦微笑道:“今日徐孝先请假了,陪着他嫂子去给他嫂子的祖母拜寿去了。”

“他跟着凑什么热闹?他嫂子一人去还不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嘉靖有些不满,想撕了刚刚拟好的旨意。

这东西也靠不住啊感觉。

“是这样的。”

随即黄锦替徐孝先解释了起来。

“皇上,这普通百姓的人家就是如此,捧高踩低那是常事。

徐孝先跟他嫂子,为了给他大哥看病,那边娘家人是一点儿忙也没有帮过,要不然怎么会把徐孝先急得鼓捣出那霜糖呢?

现如今两人的日子虽好些了,但那程家如今也算是有名望的大户人家,他嫂子若是独自一人去了,少不得受人白眼跟讥讽,因而徐孝先不放心,才跟着过去的。”

“他一个小小的正六品百户,去了又能怎样?”

“总比不去强吧。”

黄锦呵呵笑着道:“徐孝先虽不会仗势欺人,但多少还是有几分硬骨气的,要不然也就不会债台高筑了,只要向程家低个头,哪里就还需要鼓捣霜糖还债了。”

嘉靖吃吃笑着,也不知道脑海里想什么,视线则是看向陆炳。

陆炳想了下道:“依臣这段时间的观察,确实不曾发现徐孝先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到如今明玉楼就去过一次,还是为了查案,至于其他一些酒楼等等也不曾去过,也没有人请他。人际关系很是简单。”

“对了,倒是前些时日那程家去徐孝先家闹过一次,好像是徐孝先在给他大哥祭奠回来的路上,跟程家正好撞见,起了点小冲突。

后来那程家就找了大兴县丞秦方去带人去拿人,最后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嘉靖听的津津有味,问道:“那后来徐孝先就没有找程家,或者是大兴县丞的麻烦?”

“没有。”

黄锦摇头说道。

嘉靖对两人于徐孝先的说辞颇为满意,缓缓靠向身后的椅背,端着茶杯在手,若有所思的想了想,随即嘴角露出一抹笑意,道:“那朕就成全他一次吧,给他这个北镇抚司的镇抚使也涨涨面子。黄大伴亲自直接过去一趟传旨吧。”

“这……合适吗皇上?”

黄锦有些犹豫。

“朕若是给程家那老寿星贺礼,你觉得她承受得起吗?朕只是给朕的镇抚使涨脸,于旁人无关。还有,看在那霜糖方子上,赏金改为千两,传旨吧。”

“皇上,徐孝先那小子不得乐得合不拢嘴啊,恨不得马上进宫叩谢皇上。”

黄锦接过圣旨,那边也已经开始安排其他赏赐去了。

“告诉他,马墉一案虽牵涉甚广,但元日前若是办不好差,朕还让他滚回锦衣中所做个小百户去。”

“是,奴婢一定把圣谕传到。”

黄锦说道。

……

程家、中庭院。

戏台上依旧是唱着热闹的戏,十几桌的亲朋好友也依然在推杯换盏。

但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这股喧嚣与热闹是多么的脆弱跟虚假。

谁都知道,刚刚程家子女们之间的嘲讽跟争吵,以及后来对对联时,程家嫡长子颜面扫地的影响,其实依然还在不断的扩大跟加深。

因而使得众人,如今不得不小心翼翼的维持着眼前这份虚假喧嚣与热闹。

程知章坐在那里阴沉着脸,一言不发,手里的酒盅一杯接一杯地往肚子里倒。

其妻子方慧不由有些担心,本想安慰几句,但是却被喝得满面通红的程知章反过来呵斥了几句。

程福海需要挨桌敬酒,自然无暇顾及。

方正祖神色平静,虽注意到了程知章那边的情形,但他并没有维护甚至是安慰的意思。

在他看来,身为一名进士,若是连这点儿挫折跟失败都接受不了的话,那么往后真到了官场,早晚有一天也会被人踩在脚下,成为别人升迁的踏板。

程婉儿等人虽依旧看程兰不顺眼,时不时的还会拿话扎一下程兰。

但这些年早已经习惯的程兰,如今对于他们这点儿幼稚的杀伤力根本不在乎。

何况,如今她心里比谁都高兴,比任何人都得意。

毕竟,刚刚徐孝先可是出尽了风头。

而她与徐孝先两人,竟然就这么轻轻松松的压倒了他们。

也算是报了多年来一直被他们兄弟姐妹打压的积怨。

所以如今的眉眼之间带着轻松与写意,对于贺氏时不时投来的目光,程兰如今已经懒得理会。

就是有点儿心疼自己刻意准备的十八两银锞子孝心。

早知道会如此的话,还不如给多尔衮买骨头啃。

好歹多尔衮吃了自己买的骨头,还会围着自己讨好地叫几声。

喜欢奋斗在嘉靖年间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奋斗在嘉靖年间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