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祸来了
军统有军中所有高级军官的情况资料,不是档案,而是他们的思想和自身情况,比档案更详细。
那时候流行去日本留学。
张恩龙的父亲是大地主,又开了工厂,家里有钱。
实在安排不了的学生只能停课。
张恩龙大儿子叫张廷湖,十九岁,自小聪明,会日语。
越调查他越惊讶。
但能力很一般,和日本人打过几次,基本上都是败仗,有次见面就跑,差点没被法办。
张廷湖却是自小聪明,他上的是新学,一样读了旧学的私塾,并且十岁便能作诗,而且做的很好,有过神童的美誉。
从档案中来看,张廷湖绝对是个人才,但组长特意提起了他,沈汉文明白,此人是调查的重点。
楚凌云本想看过妹妹,再去看看父母就返回上海,妹妹突然提供了一个情况,迫使楚凌云改变计划。
没有问题最好,有问题,特别是可能和日谍有关的人,和妹妹距离这么近太危险,必须要核实清楚。
勤劳辛苦的农民劳累了一天,大部分坐在村头纳凉休息,一碗井水就是他们最好的解渴工具。
多存点柴火卖到城里,能换回几个窝窝头果腹,关键时刻能够救命。
一个眼神好的突然指向远处,大伙纷纷顺着他的手指看去。
一个老人猛然站起身子,眼中带着惊骇和恐惧。
他是老人,以前见过这东西,这是蝗虫,蝗虫过境,寸草不生,大旱是减产,多少还能收点,不至于饿死,这东西过去,什么吃的全部带走,颗粒无收。
他身边的一个年轻人好奇问道,黄伯伸出手指,指着远处,声音发颤:“蝗,蝗祸。”
蝗祸?
蝗虫来了,一群人疯狂大喊,村里的百姓全都跑了出来,拿着笤帚,盆等东西跑进地里。
一些聪明点的急忙抢收,但一个人又能收走多少,更何况还是没有成熟的粮食?
县长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他倒不是心疼百姓,蝗灾一来,他今年的税赋肯定完不成,这关乎到他的政绩。
“滚”
眼下正在打仗,缺什么也不能缺钱,更不能缺粮。
出现蝗灾的不止这一处,很多地方都有,这次旱情严重,蝗灾更严重。
军统各地都有分支,哪怕偏远一点地方的人也有军统的外围,定期给他们点钱,汇报重要情况。
戴老板把楚凌云叫到办公室,很是高兴。
戴老板快速说道,楚凌云心里一沉,脸上却带着笑容:“太好了,百姓手中存粮不多,我马上安排人送粮,日占区那边我负责,果统区这边我会派人过来,您挂名指挥即可。”
戴老板微笑点头,蝗灾一来,百姓更没了活路,这批粮食绝对能够大赚。
这次是他挂名,肯定会有他的人在现场,他只要知道放出去多少粮,有多少人欠了他们多少钱即可。
死是肯定不能让他们死,但他们活着,以后就要一辈子为自己赚钱,偿还这些债务。
楚凌云离开,去给方士易发报,蝗灾来了,粮食要尽快运转,送到灾区。
运输需要时间,登记发放同样需要时间。
这只是一个月的时间。
一斤粮食能吃几天?
即使如此,楚凌云能帮的人也有限,灾民数量太多,他救不了所有的人。
方士易接到楚凌云的电报,马上命令各分公司开仓出粮,先把粮食运过去。
看着电报,他久久不语。
柯公知道楚凌云的计划,非常不错,不管以后如何,先救人再说,哪怕是毒药,那也是能保命的毒药。
未来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些债自然完全取消。
上次上海的穷人就是
就是这样的奸商,至少救下了上海数十万穷苦底层百姓的命,否则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饿死。
在楚凌云的运作下,上海至少没人饿死,这就是天大的功德。
结果楚凌云来了个粮食分开卖,粗粮赔钱低价稳定上海,细粮特别是大米拼命的涨价,惹的一帮人大骂,但同时更多的百姓有了活命的机会。
楚凌云是他见过最聪明的人。
他派的是绝对心腹,齐秘书。
果然,商人逐利,毫无底线。
还有得罪过石原商行的那些人。
这些人有日本人,但更多的是中国人。
但是大钱从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