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雪看得怔神,摩挲起簿上墨字,又难以置信地揉搓眼眸。
字未有变,她亦未看错。
「曙云,朝玉宫,天衢乙亥年,荷月十六,辰时三刻诞,凡胎肉/体,取名万俟珏光。」
她看得眼梢滚烫,惶惶往后连翻数页,后边依旧空无一字,独独珏光的生平能为她所见。
红线的另一端,分明就是珏光二字,只是没等她多看一眼,线便徐徐消散缩短,在她掌心处化为乌有。
她是珏光?
濯雪莫名难过,发烫的眼梢洇出泪来,混乱的思绪在此刻终获安宁,仿佛尘埃落定。
她不是百年前宫墙里的猫狗,不是宫女,亦或别的什么,她是珏光。
不论差异有多大,有多匪夷所思,她都是珏光。
珏光的生平只有寥寥几页,几页便书尽她的一生。
命簿上记录着她在何年何月何地有何福灾,什么大灾小病都记录在册,每病上一回,寿数有减无增。
而珏光生平积下的福德,也被粗略地记载着,救路上猫狗算福德,赏赐下人算福德,就连将桌上糕点分给乞儿,也算福德。
只是这些福德加起来,远够不到成仙,莫非珏光能成仙,还得算上前世的福德?
可是珏光生平的第一页,连所谓的序也见不到。
濯雪心觉不应当,再细细一看,有些积德行善的年份相隔甚远,就好似中间生生被人抹去了一截。
兰蕙曾说,黄泉府有一籍命簿惨遭烧毁,定就是这一籍。
阗极等人想方设法隐去的,分明就是珏光多年积攒下来的福德。
可惜别的书页和命簿空空如也,濯雪看不到旁人的生平,也不能在那些与珏光有牵连的人身上,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寥寥几页,当真是命薄如纸。
濯雪翻来翻去,始终不敢细看最后一页。
她魂不守舍,尚不能将珏光完全当作自己,好像魂灵裂作两半,各有各的归宿。
可她没法将自己的魂灵一分为二,连命簿上黑沉沉的字,也在时时刻刻提醒着她。
珏光在旁人口中,是那乐善好施的活神仙,她多才多艺,满腹经纶,凡间百年过去,凡间也仅出了她这么一个人物。
这何止是凤毛麟角,她能被凡人奉为凤麟本身。
濯雪寻思,她与珏光,也只有眉眼像上几分,都是两只眼睛一张嘴。
难怪那日胧明问她会不会弹琴,会不会舞剑,原来真是在她身上看到了珏光的影子。
不知怎的,濯雪心绪又乱,一股道不明的惭愧油然而生,那天仙一样的公主竟与她同是一人,好似有些糟蹋百姓们的仰慕了,还有些靡费珏光多年攒下的福德。
但凡间有句话说得挺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算是天仙一样的公主,万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濯雪一瞬又不惭愧了,一个念头跟着浮上心尖
也不知胧明的惦念会不会忽然幻灭。
胧明你真是惨了,你也有今天。
狐狸一会露笑,一会愁眉苦脸,牙关一咬,索性将最后那行字揽入眼底。
「瘟疫缠身,体衰,天衢丁巳年,兰月二十,于朝玉宫命陨。」
短短一行字,成了锋利的刃,在濯雪心口上划出血淋淋的痕迹。
那些百年前的旧事,遽然化作瓢泼大雨,将她浇得浑身湿透。
濯雪眼角湿润,眼泪沿着面庞流下,这泪是糨糊,将她与珏光二字紧紧粘在一块,令她魂灵上不存在的裂痕彻底泯灭。
她昏昏沉沉地撑住桌案,依稀听到车马喧阗,人声鼎沸。
六月生的珏光恰似晚香玉,她高洁雅致,馨香袭人,如斯纯粹,又如斯热烈,自幼便是人见人爱。
别的花开在白日,唯她在夜里开得绚烂,故而也鲜少有人能见到她的真实一面。
她只叫旁人看到她的好,她日日谨言谨行,临深履薄,饶是些无伤大雅的真性情,也要被她藏至谷底。
那时是在坊间,有人正鞭打着笼里一只鲜血淋漓的白虎,周遭无数人扬声叫好。
那边在做什么?微服私访的珏光低声问身边侍女。
侍女前去打探清楚,回来道:是这孙姓的猎户,昨夜在山中捉到一只白虎,这白虎生性残暴,他正设法鞭打驯驭。
珏光皱眉:那白虎已是奄奄一息,这并非调驯,根本就是施暴。
奴婢这就前去制止。侍女道。
笼中白虎再如何气若游丝,也仍是那嗔怒之态,竟张口咬上铁笼,一口利齿比刀枪还要厉害,硬生生将笼上铁杆咬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