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开局就嘎

大师兄开局就嘎 第39节(1 / 2)

抢到哪儿,杀到哪儿。

杀不杀得死另说。

反正他所过之处,基本是寸草不生,鸡犬不宁。

有人冒死问起原因,他也是认真回答∶“孩子家里穷怕了,出来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

有人信吗?

没人信。

但要说他坏事干尽呢,又不见得。

他对他所见的弱小及身陷困境的人,都是能帮则帮,不计回报。

他在修行之上的领悟总是远在其他人之前,尤其是剑术。

凡是剑法,皆是过目不忘,也习得飞快,而他随手点拨或许就是旁人数十年数百年都无法突破的瓶颈,因此除了拉仇恨之外,他也吸引了一大波在修为上难以进步而向他寻求帮助的铁粉。

他不断地与人结仇,也不断地与人以剑决斗泯恩仇,于他而言,流逝的时间仿佛都只在匆匆谈笑之间。

他的生命中来去过客数不胜数,而他走遍四境天,是声名狼藉,也是名闻遐迩。

“青云剑仙”这个独一无二的称呼,是他与无妄御都的魔祖分身论道之时对方所言∶“此世早已无剑,此世早已无仙,而你,或许就是当世之剑,拂世之仙。”

于是此后,这世上多了一个青云剑仙。

那时尚且年轻气盛时的他,自觉成名不能忘记自己的来处,于是凡是再与人交手,必定先报青云之名。

他告诉所有对他充满好奇的人,他叫晏云山,是青云山的云山,他是青云剑仙,也是青云山的剑仙。

他大约很喜欢这个称呼,于是此后行事逐渐正派起来,他说,青云之名加诸在身,此后就不能给宗门招恨。

那时,他已是元婴。

彼时有无数修士前往青云山与他论道,或是想挟持青云山针对他,却都被他在青云山外所设的剑阵打了个七零八落。

哪怕他不在青云山,也没人能跨进青云半步。

而他呢,境界提升了,喜好也好像有所提升。

从争夺秘境法宝等物变成了制裁那些敢自称金丹元婴化神之下无敌的嚣张份子。

很长一段时间里,但凡某某宗门,某某家族或者某某势力里出了一个敢自诩高手的人物,都会收到来自剑仙的“友谊”赛邀请函。

其中,以修真世家之首的陈家得到的“邀请函”也是最多。

那是他的修炼。

没有目的地,只因沿途都是收获。

荀心也不无感慨,说∶“世间修士无数,谁都在时间的苦海里挣扎,但好像只有他的修炼,不需要时间的额外眷顾。”

没有瓶颈,不需要资源的辅助,修为就能飞速提升……如果没有陨落,或许已经炼虚?

也或许,有望飞升?

相比起荀心的感慨,李恒就自然得多……嗯,他不仅抱怨环境,他还平等地抱怨每一个强者∶“得亏他有个心魔把他玩儿死了,不然,我都怀疑他是什么老天爷追着赏饭吃的上界大人物的转世了。”

修仙,修到最后一步就是飞升。

飞升上界,那就是神的层次。

但是,这四境天,万年以来,可还从来没有过飞升成功的案例。

绝大多数人的修为就只能到化神,厉害点的可以修到炼虚合体,而再往后的渡劫飞升已经是极限……就别提飞升了。

修士只要到了渡劫这一步,那就是一渡一个死,一渡一个不吱声。

所以古往今来的修士,修为到了炼虚合体这一境界,就会压制自己的修为。

上界是什么样子呢?

无人知晓。

荀心听着李恒的话,只能无奈摇头失笑,而师衔羽却是叹了口气。

她对青云剑仙在四境天的所作所为几乎可以称之为一无所知……各类历书上对他的笔墨倒是颇多,但她在看过不少管野不管真的“抽象野史”之后,就再不敢信了。

当然,要是知道大多数与剑仙有关的描述其实都是“只真不野”,而他本人就是有“野史”里,甚至比“野史”还抽象的话,师衔羽的滤镜高低得摔一地。

但那也不重要,因为不管他是什么样的人,他都是青云山的大弟子,她的大师兄不是?

而眼下,她只好奇大师兄的心魔,到底是因何而生的。

是心魔断了他的生路。

若是没有心魔的存在就好了。

那样的话,他依旧是在外累了会回宗休息的闲散大师兄。

她还会在青云山,安安心心地种地,听他回宗说起各地奇景趣事,听他吹响她喜欢的曲子……

只可惜,这个答案,只有大师兄自己才知道。

师衔羽叹了口气,又回头看了一眼云海之下的那座巍峨石雕。